人物简介 曾毅:哪个病毒危险,我就研究哪个

梅州日报 2020-03-07 08:47

曾毅,1929年3月8日生于广东揭西五经富,客家人。我国著名病毒学家。1946年毕业于广东梅县东山中学,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3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1956年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从1984年起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并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199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首位获此称号的中国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获英国Barry-Martin基金会艾滋病防治贡献奖,201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

一心学医,加入地下党

曾毅,原名曾汉忠。其出生地五经富是揭西客家人文名镇。据传,曾氏先祖曾启溪(字弘基)于1358年从长乐县(今梅州五华县)河口村迁至此。曾毅的父亲经营油盐铺和织布厂。曾毅5岁启蒙,成绩优异,深得父亲嘉许。1943年1月,曾毅从五经富道济中学堂(也是揭东客家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母校,后来改名为北山中学)初中毕业,考入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读高中。每逢开学,曾毅就要从五经富步行三天到校。

高中毕业后,曾毅选择学医。1946年夏,17岁的曾毅从汕头乘坐货轮前往上海参加考试,但当他赶到时,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入学考试已经结束。他只能先考到复旦大学统计专业。

1946年6月底,曾毅受揭西老乡、地下党员领导人邹剑秋(后为复旦大学副校长)的影响,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因此被特务盯上。1947年夏,曾毅考取了上海医学院,随后加入地下党组织枫林社。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曾毅被特务逮捕,国民党特种镇暴队“飞行堡垒”准备在当晚将包括他在内的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全部枪决。次日解放军到沪,飞行堡垒大队警员闻讯起义,曾毅趁机逃脱。

研究最危险的病毒

1952年大学毕业,响应国家培养基础医学人才的号召,曾毅选择了病毒学,成为同班同学里唯一选择微生物领域的学生。在他看来,伤寒、霍乱、小儿麻痹这些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而研究微生物可以找到这些病的解决办法。毕业后他和同学李泽琳结婚,两人从此成为互相支持的科学伉俪,风雨相伴。

1953年,曾毅和李泽琳选择了当时最艰苦的地方——海南岛,以一所茅草结构的中级卫生学校为基础,筹建海南医专。然而不到3个月,一场12级的强台风将校舍摧毁,华南党委决定暂停办学,曾毅、李泽琳和其他10位同事被分配到当时的华南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前身)继续教书。

曾毅被分到微生物教研室任助教,开始了钩端螺旋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等的研究工作,李泽琳则在药理系。1955年,李泽琳被选拔到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进修,后被留在了北京。1956年,曾毅也调到了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系病毒室从事病毒研究,师从著名病毒学家黄祯祥院士。

20世纪50年代,曾毅开始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肠道病毒。在1957年至1959年间,曾毅和同事们首次在国内各地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别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不同城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分离与鉴定,后来又参与顾方舟教授组关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工作,取得了成功。

1959年,曾毅原本受国家委派准备去苏联学习肿瘤病毒学,后虽因中苏交恶没去成,不过他想要研究肿瘤病毒的方向保留了下来。

1960年,曾毅选择了对人类伤害最大、最致命的肿瘤病毒作为毕生的研究方向,是国内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他说:“我一直都在跟危险性颇高的病毒打交道,哪个危险我就做(研究)哪个。任何病毒工作我都不怕,这是我的职业。我能做的就是防护好,不被感染。”

国际上称他“鼻咽癌曾”

世界上一提到鼻咽癌和EB病毒研究,就不得不提到中国EB病毒和鼻咽癌研究奠基人曾毅——国际上称他“鼻咽癌曾”。

1973年,在“文革”中备受打击的曾毅坚持研究,决定主攻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并将其作为阐明人类癌症的病毒病因的突破口。从1973年开始,曾毅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成立了EB病毒与鼻咽癌研究组。1976年,曾毅实验室在国际上建立了第一株鼻咽癌高分化癌细胞株 (CNE-1);1980年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低分化癌细胞株 (CNE-2)。1987年又从裸鼠的鼻咽移植癌建立了转移鼻咽癌细胞株 (CNE-3)。曾毅实验室证实了这些细胞株都有EB病毒DNA存在,找到了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并建立了研究鼻咽癌病因多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曾毅实验室建立了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免疫酶法,替代了昂贵的进口EB病毒免疫球蛋白A抗体(IgA)的免疫荧光法。诊断效果与免疫荧光法相似,但成本低廉得多。应用曾毅研发的免疫酶法,可以在发病前18年—20年预测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使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1977年,在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曾毅成立了广西鼻咽癌防治研究协作组。他还携手自治区人民医院、苍梧县鼻咽癌防治所和梧州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研究所,在广西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鼻咽癌防治研究现场,在苍梧县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鼻咽癌现场研究基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曾毅实验室开始开展用DNA疫苗防治EB病毒相关的肿瘤研究工作。目前,鼻咽癌疫苗的相关工作已经做完一期临床试验,二期即将启动。如果二期、三期临床试验成功,鼻咽癌疫苗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首创,在世界范围内,这也将成为继宫颈癌疫苗之后第二种能够对癌症实现预防的疫苗。

第一个分离出艾滋病

病毒的中国人

艾滋病最初是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的5个青年人身上发现的。1982年9月,这个病症被美国CDC首次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1983年5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吕克·蒙塔格尼博士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份报告称,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这是导致艾滋病的病毒,即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各国人员的往来不断增加,曾毅得知美国报道的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种严重的传染病迟早会传入中国,关键要加强防范,以免成灾。他一方面注视着国外的发展动向,做积极的知识与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警惕艾滋病的传入。

1986年,一名美国艾滋病患者在云南死亡,得到消息后,曾毅立即赶赴昆明,采来了血样,并准备进行病毒分离工作。当时,艾滋病病毒的分离原本应在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进行,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这种实验室,曾毅就在P2实验室进行分离。当时在这种条件下,其他人都不敢做这个分离实验,曾毅就和妻子李泽琳一起合作,进行艾滋病病毒分离。

1987年,曾毅分离出我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HIV-1AC株),确认了早期我国艾滋病病毒属于B型。随后,他又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做出了快速诊断试剂,这使我国在早期就拥有了自己的诊断试剂。1995年初,应用此法在国内一些省市的单采血浆献血者中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

曾毅等研制的快速蛋白印记诊断试剂,对短时间内及时了解单血浆污染造成艾滋病传播的范围、掌握和控制艾滋病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全国举办了多个培训班,培养我国检测艾滋病感染的队伍。随后又开展了艾滋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并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后来曾毅担任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会长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曾牵头组织其他院士和国内专家撰写“关于呈报"关于迅速遏制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呼吁"的报告”“关于全面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建议”等,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

9旬老人壮心不已

“我的计划是做出鼻咽癌疫苗,包括后续的免疫范围等,也都在我的计划之中。我今年91岁了,最近一年多来因为肾病一直在透析,希望身体能允许我完成自己的计划。”曾毅始终关心目前在开展的HIV疫苗以及EB病毒的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并不忘抽时间批改博士论文,阅读世界医学前沿资讯。

(明诚子 全球客家名人堂)

新闻推荐

揭东区工作会议提出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讯(记者许佳曼特约记者谢泽博通讯员邱晓敏)近日,揭东区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全区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