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坛”字

揭阳日报 2019-11-27 10:40

我的家乡普宁市,这里有好多个含有“坛”字的村寨。如莲坛、新坛、后坛、交丙坛等。这个“坛”字,潮音与“芸”字相同,这里的人都理直气壮地读做“芸”。这些村寨的办公地方、学校、路标、牌匾等也都堂而皇之用镏金大字写作“坛”。这已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

可是一查潮州音字典,却没有“坛”读做“芸”的潮音。我一直查了新中国出版的所有六部潮州字典都如此,这些字典都在“坛”字头下只注两个潮音:单5、谈。这就不禁使人感到遗憾和叹惋了!因为这样下去,必将使我们在潮语的运用上带来了不少麻烦:其一是文字运用上的混乱。如1988年出版的《普宁地名志》,对上面这些含有“坛”字的地名的写法除了“新坛”的“坛”字写作“坛”外,其它“莲坛、后坛、交丙坛”的“坛”字则都写作“耘”;1993年出版的《普宁县志》里面的“普宁地图”中的地名和文中涉及这些地名的也都做这样的处理,实在使人莫衷一是。其二是怕久而久之,后人受汉语规范化教育,不知道“坛”字这种方言用法,反而认为是前人用错,这岂不冤枉啊!

“坛”字在潮州音字典中虽无觅到潮语的第三个读音,但在其它一些字书中却有潮音的踪影。如旧时出版的、在国内外潮人中显有盛誉的《雅俗通十五音》就把“坛”字归入“君”部,“英温”切,第5声;编写过《普宁方言志》的陈竞飞先生在他的《潮汕方言同音字词》中则把“坛”字归入“温”韵,“蚝温”切,第5声,释义是:水坛(水陂),溪坛。这说明此字的地方方言用法是有来由的,是早就有了的。但为什么潮州音字典却没有这种用法的一席之地呢?这实在是令人费解了。现在看来,《雅俗通十五音》新中国成立后已绝版,《潮汕方言同音字词》也未作专著单独出版,只是含在《陈竞飞散文集》一书中,故知道的人甚少。因此,我建议应该把“坛”字的这种用法编入潮州音字典。一方面是这种用法在潮人中已约定俗成;另一方面这个字有一义项是“用泥土以阻水”,故符合汉字的造字规律,属形声字,所以,在字典上给此字的方言用法一席之地是应该的,合理的。这样,也就有了法律依据,因为“典者,法也”。这才真正对这个字理直气壮、堂而皇之地用和读。

可能有人要说,现在搞汉语规范化,何必多此一举。但我们必须知道,汉语规范化不是要消灭方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州音字典先后出版了六部就是一个明证,相信今后仍会出版或再版。况潮汕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它保留了许多古音古义,是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这是学界所公认的,所以保护潮汕方言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我们潮汕人有不少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很多人至今仍说潮语,也有一些侨胞回来时要找潮语《十五音》和潮曲唱本,他们深深懂得:“留住方言留住根”(潮籍语言学家詹伯慧教授语)。所以,潮人便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也有一个潮汕”之说,可见潮汕话是不容易消失的。潮州音字典给“坛”字标上第三个读音和意义也应是理所当然的,合情合理的!

现将“坛”字第三个读音及意义编入潮州音字典的体例提供参考:

坛:③ [ung5,芸,温5,匀]①用泥土以阻水,水坛(水陂),溪坛。②地名。如莲坛,新坛。

(③表示第三个潮语读音, 表示方言用法。)

苏章豪

新闻推荐

人行千里心系家乡,大长陇美德祖房族合力修谱 让家族优秀文化代代相传

图1:陈成明(右一)兴奋地和房亲一起阅读新编修的家谱,畅述乡音乡情。图2:美德祖派海内外子孙参加家谱发布仪式。张声金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