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纯烈士短暂而战斗不息的一生,留下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铁骨铮铮 丰碑长在
马士纯烈士光荣纪念证
马士纯烈士
□ 欧创皋
马士纯,原名马大宁(曾用名马应宣、马亭、马伯元等)。1910年11月26日出生于潮阳县和平区里美乡一户农家。小时因家庭困难,一面在乡小学读书,一面帮助家庭务农种田,他学习勤奋,成绩优良。1927年肄业于潮阳铜盂初级中学。同年考入汕头鮀光中学,1928年转学汕头市立一中读书。在学时喜欢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进步活动和宣传工作。在汕头一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两次被捕备受折磨坚贞不屈
1929年春,潮阳县委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决定在白区的和平乡开展群众工作,县委领导机关也从大南山迁移到和平乡来。马士纯为了配合开展群众运动,总是利用时间回家乡参加革命活动,组织家乡进步青年,积极宣传革命道理,举办暑期补习学校,秘密组织“励学社”(后改名“流荧社”)。还办了农民夜校,免费提供课本和文具给贫苦农民,扩大党的外围影响,提高农民大众的思想觉悟。
1930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准备在大南山区召开工农兵学代表大会,马士纯作为汕头学生代表和另两名学生代表张声久(汕头大中中学学生)、周仁岱(汕头友联中学学生)等三人赴会,绕道普宁前往大南山,准备出席在下厝仔召开的工、农、兵、学代表大会。到普宁县九区三乡时,因四处风传敌人正在“围剿”,便转道揭阳,不幸在榕城码头被国民党的水警逮捕,被囚禁在揭阳伪县政府。
当局对他们严刑拷打,马士纯始终没有透露半点党的消息。后因周仁岱经不起拷打和考验,暴露了自己,敌人盯住了马士纯,他勇敢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敌人残暴的折磨下,他坚贞不屈,守住党的秘密。敌人没从他口中得到什么,便把他解押到汕头监禁、审判。在汕头法庭上,马士纯严守党的机密,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硬骨。审问不出结果,敌人对他施加酷刑,灌辣椒水,使他的身体,特别是气管、肺部受到严重伤害。经组织多方营救,最终法院将他判刑1年6个月。
1932年,马士纯刑满出狱。在家人和党组织的支持下,化名马应宣,远赴上海求学。在上海,他继续参加革命活动,并以笔名梦樵在进步刊物发表革命文章。同年,他和同学郑宝成(潮阳沙陇人)等7人因散发传单、张贴欢迎法国共产党人牛兰夫妇宣传标语被法国巡捕逮捕,并引渡给国民党反动当局。在监狱中,他又一次备受酷刑,身体再度严重损伤。因组织及时通知,他迅速将家中所藏的党的文件和资料转移,敌人抄家时搜寻不到证据,又经党组织和亲友多方设法营救,国民党当局只得将他释放。
以兴文中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
出狱后,马士纯前往泰国从事革命教育工作。不久和进步华侨教师许宜陶、邱秉经、黄声等共同创办崇实学校,继续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与邱秉经主编《崇实》副刊,发表文章,宣传爱国进步思想,团结进步师生,组织“苏联之友社”,时刻准备回国参加革命斗争。
1935年,马士纯应早先回国并担任普宁兴文中学校长的许宜陶之聘到该校任职。他一面教书,一面开展革命活动。以兴文中学为据点,秘密领导潮、普一带群众开展对敌斗争。1936年,共产党人陈勉之受上级派遣找到马士纯,共商在普宁组建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工作。陈勉之、马士纯发展了邱秉经等人入团,又在兴文中学、泥沟村等地吸收一批团员,建立了团支部。1936年10月,中共南方临时工委派李平到潮汕恢复党组织活动。1937年3月,中共韩江工作委员会成立,正式恢复潮汕党的工作,直接受闽粤边特委的领导。马士纯是当时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他在学校积极开展活动,先后发展进步教师邱秉经、余天选、王琴等人入党,在兴文中学建立起教职工党支部,还在学生中组织“青年读书会”,学习进步书刊,宣传党的宗旨、理想和策略,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
参与创办西山公学(南侨中学)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救亡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7月中共普宁特别支部在梅峰中学成立,陈初明任书记,马士纯任组织委员。由于抗日形势的发展,党组织在工农群众和知识界中不断发展壮大。8月,在特支的基础上组建中共普宁县工作委员会,马士纯任组织部长。1938年4月,马士纯接任普宁县工委会书记,同年6月调任中共潮汕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后再调回普宁县工委任宣传部长。
1938年7月,为适应潮汕抗日斗争形势,在中共潮汕中心县委的支持下,马士纯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从普宁县兴文中学转至今揭西县金和镇石牛埔,借用当地的义亨公祠创办西山公学。开始学校命名为“西山公学”, 以延安“抗大”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为目标,旨在仿效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的模式,要把学校办成潮汕地方党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和乡村骨干的阵地,因此西山公学(后改为南侨中学)有“潮汕小抗大”的称誉。
西山公学的创办,马士纯不仅代表党组织参加了学校的建立和领导工作,还亲自任课,担任班主任。他一边教课,一边为革命奔忙。1938年7月,学校始建,就举办暑期训练班,招收海外回国参加抗日的华侨青年和各地爱国进步青年240人入学训练,学校开设专科、中学、附小三部,以文专部为重点。马士纯担任文专高级甲班班主任,亲自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课程。西山公学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在海内外的影响很大,很快惊动国民党地方当局。为取得合法地位,潮汕中心县委指示把西山公学改名“南侨中学”。南侨中学很快成为潮汕地区实施抗战教育的一面光辉旗帜,成为党唤醒民众抗日救亡的战斗集体。
随着形势发展需要,为更好地开辟农村抗日基地,推动全地区抗战教育的蓬勃发展,1939年春,南侨中学在揭阳水流埔增设南侨二校,由邱秉经任校务主任。马士纯到潮阳县和平区里美乡上埠村创办南侨三校,并担任校务主任。这段时间属于南侨中学全盛时期,学校共设20个班,学生总数达1055人。
1939年6月汕头沦陷前后,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严峻,南侨中学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抽调部分师生组成随军工作队,输送部分学生参加“汕头战地服务团”。马士纯带领学校一批骨干走上前线,参加独九旅抗战部队随军工作队,随军参与对日军的战斗。多次深入抗战前线发动群众支前抗敌,救护伤员。在困难复杂的环境中,有时露宿荒山,忍饥受饿,带病工作,有时遇上敌机低飞扫射和轰炸,几次历险。
身在病榻心在疆场
1940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潮汕地下党组织有计划地将一批容易暴露的党员干部转移隐蔽。1940年12月,马士纯被选为闽粤边区潮梅特委委员,后又调任梅县中心县委书记。这段时间,马士纯身体状况很差,工作繁重,环境恶劣,他的肺病进一步恶化,经请示潮梅特委同意,马士纯于1941年2月离开梅县,辗转到揭阳养病。党组织把他安排到党的地下秘密联络站——榕城八社围美宫郑英略家中治疗调养。
马士纯身在病榻,心在疆场。他密切注视着政治风云的变幻,关心革命形势的发展,与战友一起分析革命的战略策略,鼓励同志们对前途要充满信心。他十分体谅组织的困难,劝大家不要为他的病多花钱。马士纯在围美宫村住了几个月,不久病情进一步恶化。1941年11月11日,马士纯,这位党的忠诚儿子、潮汕人民尊敬的革命战士,终于带着对胜利的祈盼和对亲人同志的关怀离开了人间,英年31岁。
1957年,马士纯的家属领到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马士纯同志的一生,是短促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他留下了一个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他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与青山同在,与大地永存。
新闻推荐
小车翻落山坡 被困司机获救 揭西县多部门联合处置一宗交通事故
本报讯(记者林伟初杨浩杰)近日,揭西县交警、消防、交通等多部门联合处置一宗小汽车翻落山坡事故,成功解救1名被困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