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银信博物馆 广集华侨银信 弘扬华侨精神
位于台山市四九镇五四村委会儒笏村的三益银信博物馆,吸引了不少大学教授、大学生、研究生、银信收藏者、银信研究者和华侨文化学者前来参观,这里究竟珍藏着什么秘密?
儒笏村村口的两幢碉楼,绿树翠竹环绕。“这两幢碉楼,坐西向东的那幢由我外公黎广饶堂兄弟三房人于1921年合资兴建,取名"三益碉楼";坐北向南的那幢由黎华富、黎华贵、黎华国兄弟三人于1930年合资兴建,取名"三兄碉楼"。三益银信博物馆就是利用这两幢委托给我保管的碉楼创办起来的。”李柏达告诉记者。
李柏达是台山市集邮协会副会长,是江门市最早的银信收藏者和研究者之一。他由集邮接触到银信之后,深知银信是五邑侨乡的文化瑰宝,于是悉心收集、整理、研究、收藏。他说,一封封泛黄的银信,刻录着越洋鸿雁曲折的海外邮路,记载着海外华侨艰难的奋斗史,诉说着异乡游子的思念之情,见证着侨乡社会的历史变迁,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侨史、邮政史、金融史、家族史、侨乡社会史的印记。2013年6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为了原汁原味地保留碉楼的建筑文化符号,从清理垃圾到修旧如旧,李柏达亲力亲为。银信的收集、整理、修复、研究、收藏、陈列,他事必躬亲。为了办这个银信博物馆,李柏达用尽了多年的积蓄。为了准确解读每一封银信,他熬过了数不清的日夜。为了修复碉楼的每一道裂缝,他付出了无数的汗水。
目前,三益银信博物馆以三益碉楼传承人李柏达的家族银信及华侨文物为基础,广集省内和江门五邑地区的华侨银信,挖掘碉楼和每封家书背后的故事,重现五邑华侨艰苦创业的历史,展现海外游子的家国情怀,弘扬了“自立自强、开拓开放、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
李柏达说:“让三益银信博物馆有朝一日成为国家级侨文化研究基地,是我的梦想。”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
新闻推荐
江门台山望岗村通过启动民宿项目带来巨大变化碉楼里办起民宿 小村变旅游热点
望岗碉楼民宿采访对象供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谭耀广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江门台山市四九镇上南望岗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