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学校党支部旧址 红色建筑见证抗日救亡运动

江门日报 2021-04-06 08:34

独醒学校党支部旧址。 独醒中学里的一副对联昭示了该校成立的初衷。

三月的春风吹过书声琅琅的校园,在恩平市君堂镇独醒中学有一栋红色建筑,它的历史一直被铭记。1939年,独醒学校党支部在这里建立。这里是郑锦波、郑鼎诺、郑玛等恩平革命领导人进行革命斗争的地方,多次作为抗战时期中共恩平县委开会和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能穿越时光隧道,重温那一段厚重的历史,坚持不忘初心,自觉担起神圣使命。”独醒中学办公室主任梁杰超带领记者探访这栋红色建筑时感慨地说。

探访

红色遗址成为学校宝贵财富

步入独醒中学,很容易被一栋明黄色的建筑吸引。走近一看,大门上方“独醒学校”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两旁的对联“独运匠心锐育英才登泰岳醒抒慧眼耿怀国是兴神州”格外醒目,水泥雕刻的校徽依然隐约可见——金黄色的雄狮,脚踏一个“地球”,意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据悉,这栋建筑先后被用作学校的课室、宿舍和图书馆。如今它已没有被使用,而是作为红色遗址保留在校园里。

据独醒中学校长莫国才介绍,这栋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楼,基本保留原建筑特征,只有正面的外墙重新进行了粉刷。“我们非常谨慎,经多番咨询历届校友后,才选定黄色作为外墙的颜色。2017年,逢独醒中学90周年校庆,校友们回来后,都称外墙的颜色选得好,基本上维持了大楼的原貌。”莫国才说。

梁杰超告诉记者,他的初中和高中时光都在独醒中学度过,从教后就在独醒中学教学,至今已有26年。“我初中的时候就住在这栋大楼里,当时宿舍在二楼,一楼是图书馆。大楼的建筑风格和君堂镇的碉楼相像,设计非常特别,我们都很喜欢这栋大楼。”梁杰超回忆说。

关于这栋大楼的红色历史,梁杰超在学生时期就有所耳闻。“随着学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这栋大楼在独醒师生心中的形象更高大了。”梁杰超说。

这栋大楼里,有独醒中学的简介、校歌、校训、校徽介绍等内容。梁杰超介绍,由该校第一任校长郑芷腴填词的独醒校歌,字里行间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教学报国的决心:集民族之精英,树国家之栋梁,勉旃吾辈青年,务为独醒争光!

“在近百年的办校史中,这首校歌一直伴随学校每一位师生,"一切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和革命初心一路传承。”一位青年教师重温独醒校歌后,发出感慨。

印记

一批批师生为抗日救亡运动前赴后继

独醒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老校,解放前是恩平县共产党人活动的中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批师生为抗日救亡运动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曾任广东省省长的刘田夫在独醒中学活动过;独醒中学校友、恩平革命领导人郑鼎诺曾任恩平县解放后的第一任县长,郑鼎诺同校友郑锦波、郑工召、唐克玲等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功勋。

据《独醒中学90周年校庆大事记》记载,1927年11月2日,君堂郑氏高等小学迁址扩建成私立独醒学校,郑芷腴任该校第一任校长。1928年,郑锦波、郑鼎诺、郑玛、吴枫、唐克玲、郑永恒、郑稳等先后以独醒学校为根据地,进行革命活动。抗战时期,郑芷腴积极支持革命,他的儿女和儿孙媳妇10多人皆投身革命。他还同意安插共产党员到学校任教,并秘密掩护他们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独醒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活动据点。

据了解,1936年,在郑鼎诺、郑铮等校友的支持下,郑芷腴在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9年,独醒学校提出“教书、读书不忘救国”,成为恩平最早的抗日救国活动中心之一。1941年,学校开始秘密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3年,独醒学子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分成各个支队,到各地宣传抗日救亡运动,该校不少学生成为党组织的通讯员。

1946年秋季,独醒学校开始设立初中部,独醒学校升格为独醒中学。后该校经历过几次更名,1981年复名为独醒中学。

启示

扎实开展校园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年,郑锦波、郑芷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撒下了革命的种子。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将以这栋红色建筑代表的革命精神为引领,在学校扎实开展党建工作,让师生发扬先辈的革命精神,继续奋勇向前。”莫国才说,该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好一代又一代“爱全严勤朴”的学子,跑好历史的“接力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图张安怡谭锦波

新闻推荐

爱决策、爱旅游、爱赏花……“她经济”展现女性独特魅力

□信息时报记者叶佳茵随着女性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同步提升,“她经济”越来越受关注,女性在各个细分领域的经济影响力快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