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把惠民生办实事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

南方日报 2021-03-25 03:56

近年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建成一批颇具特色的公共文体项目。图为城央绿廊西江外滩。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

“我们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惠民生、办实事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近日,江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该区持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和民生投入,城市品质提升连续两年全市考核第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接下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将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全区中心工作统筹安排,以国家高新区的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高”“新”上狠下功夫,加快打造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使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董有逸郑锡威梁云峰

社区、街巷颜值大幅提升

南方日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哪些成效和亮点?

彭章瑞:我们牢固树立文明创建“为民、利民、惠民”理念,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不断提高文明城市管理水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老旧小区华丽变身。投入1.2亿元强力推进老旧社区改造,对最实用、与居民生活最密切的地方一一进行改造,深入实施社区“微改造大提升”行动,不断完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是农贸市场提质升级。以“菜篮子”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农贸市场向超市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共筹措投入1500万元,全面完成区内15个市场的提质改造。开展常态化监督管理,全区农贸市场内外环境焕然一新、整洁有序,受到市民点赞。

三是基础设施更新有力。大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共维修社区消防设施5000多处,粉刷楼道墙面近25万平方米,修补道路坑洼2000多处,更新市民公约6500块,全区社区、街巷颜值大幅提升。

四是文明停车规范有序。针对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停车泊位规划工作,充分利用主次干道、新建楼盘、农贸市场周边等空间施划车位35000多个,大力推行顺向同向停车,还通过共享机关车位等方式缓解停车难问题。

五是全民参与全域共创。积极策划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50多场次,建立志愿服务队281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30多场次,组建群众监督队26支,鼓励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劝导等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六是公益宣传深入民心。进一步挖掘侨乡、江海文化特色内涵,推出了一批高水平、有特色、景观化的公益广告;全面更新建筑工地围挡公益广告;充分利用公交车、公共阅报栏等宣传报道文明创建亮点和成效,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七是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通过文明创建,全区环境焕然一新,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现在的江海,集贸市场更整洁、市民停车更有序、文明礼让更主动、道路交通更通畅、市容市貌更美丽,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江海这个地方活力四射、文明气息弥漫,幸福感油然而生。

标本兼治构建常态化长效机制

南方日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彭章瑞:我们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着力构建常态化长效机制,主要采取了以下重点措施:

一是高位推进上下联动,提升创文督导实效。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创文提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执行组长,分管区领导各司其职、分头负责,定期到基层一线督导,协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个街道严格落实“一单一表一书”(即问题清单、推进时间表、责任书)领导负责制,把责任压实到村(社区)一级,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岗到人。

我们还通过强化网格化管理,把创文工作与城市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推动全区41个区直机关单位与村(社区)一一结对,每天派出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社区)网格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自开展结对共建以来,协助基层完成创文整改问题超过1.2万条。

二是全面发力多点开花,提升市民满意度。全面落实《高新区(江海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市容环境整治、公共秩序整治、农贸市场提升等工作。全区深入实施老旧社区环境改造、“三点一线”环境卫生整治、“牛皮癣”整治等21项创文提质措施,对症下药,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创文提质攻坚行动。

三是加强统筹深化改革,提升城乡保洁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实施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统筹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工作,破解此前存在多年的多头管理、真空地带等老大难问题,实现辖区城乡全域“一把扫帚扫到边”目标,保洁内容全覆盖、保洁区域更全面、城乡统筹齐推进,辖区环卫保洁水平全面提升。

城市品质提升连续两年全市考核第一

南方日报:近年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如何通过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彭章瑞:近年来,我们精心组织实施了一批高标准的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城市品质提升连续两年全市考核第一。

一是规划先行,谋定而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大胆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以功能区为引领,谋划了江海版“三区并进”发展格局,科学编制了《高新(江海区)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依托辖区山水脉络、人文资源等独特风光,统筹做好城建项目的布局,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是创新模式,补齐短板。加快补齐优质教育短板,近几年新建7所高标准学校,新增1万多个公办优质学位;加快补齐优质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建成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公园和体育公园等大型公益性场馆,打造“十分钟文化生活圈”;加快补齐城市优质商业配套短板,积极发挥高新区金融中心作用,形成金融服务集聚区,打造区域金融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实施交通大会战项目46个,新建和改扩建道路38条。

三是以点带面,有序实施。老城区聚力出新出彩、焕发新活力,近五年累计完成城市提质工程163项,总投资约121亿元。产城人融合发展区聚焦做大做强、提升城市能级,城市中央商务区加快形成,产业新城建设初见成效,成为引领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的高地。都市农业生态区积极打造集科技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和江门城市后花园,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和6.4公里乡村绿廊已在年前建成开放。

四是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坚持项目建设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导向,按照“经营城市”理念和“共建共享”开发模式,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多方参与、协调推进,实现城市共建共享。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南方日报:在让百姓共享文明建设成果方面,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有哪些重点成效?

彭章瑞: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和民生投入,努力使文明建设成果更大程度惠及全体市民。

一是聚力解决黑点、难点、堵点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高位推动下沙公园建设,让200多户曾居住于此的下沙居民从“水上”搬到电梯洋房,获得市民高度评价。深入开展黑臭水体综合整治,致力把污染的“臭水河”变成“景观河”,麻园河、龙溪河、马鬃沙河、礼乐中心河实现“河清岸绿景美”。全力推进江门纸厂、油湾等老旧片区的更新改造,建成一批“口袋绿地”“口袋公园”,推动市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显著改善。

二是打造优质公共文化设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对标大湾区标准,大手笔、高品质建设公益性优质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城央绿廊、白水带体育公园、江海云道等一批特色公共文体项目。同时,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供公共服务,全市首创启动“文体超市”,将过去公共文体服务的政府“配菜”变为群众“点单”。

三是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提升民生福祉。我们坚持把惠民生、办实事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在全国首创公园里开设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全面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动老旧社区进行全要素升级改造。全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在街道服务网点即可办理完成,基层办事提交证明量减少90%,企业和市民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新闻推荐

江门市有了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晋级三甲,技术水平、综合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跃居全省先进行列

江门日报讯(记者/邓榕通讯员/伍卓坚马佩婷)经过考核、评估、公示等环节,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下发通知,认定江门市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