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开平看碉楼
熊正红
在广东,每年有两个时节气候特别宜人。一是春暖花开时,二是深秋初冬交接时,前者花团锦簇,后者遍野流金。在这两个时段去江门看开平碉楼,都会让人有特别的感受。在自然绚烂色彩的映衬下,沉重厚实的历史与轻盈明丽的生活和谐共在,一起谱写着岁月奔流之歌。
是的,地处引世人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被称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广东省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有值得人观看、停留的理由。
历史,对有心人而言,它从来不曾远去。历史就在身边。
开平碉楼,是当地民众以华侨为主,为防洪涝灾害、保家守业、防范盗贼土匪而建。它们是多变世态、百年沧桑的最好见证者。每座碉楼都有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
鼎盛时期,开平曾有3000多座碉楼,现存碉楼仍有1833座,它们矗立在田间地头,静默忠诚,成为开平乡间最独特的风景。
开平碉楼是以前开平华侨闯荡世界后对故土的回报,最典型地代表了华侨文化的特质,因为华侨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外国文化进入中国的引领者。无疑,昔日开平华侨建造的碉楼,是中外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产物。
透过开平碉楼,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所刻写的老百姓命运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道光十九年(1839年),开平塘口镇农民谢社德在香港当“苦力”,被带到北美洲,开始了开平人异国闯荡的历史。当时有不少开平人纷纷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大洋洲、中美洲和北美洲等地从事开采锡矿、金矿和建筑铁路、开荒种植等工作。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在异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苦难之歌。这一座座碉楼,就是这些开平华工节衣缩食、不怕苦累地积攒钱财之后汇回或带回家乡兴建起来的。
透过开平碉楼,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建筑风格的艺术之美。“粗看以为千篇一律,细瞅却是千变万化。”在开平乡间田头,如城堡般耸立的开平碉楼,承载着“金山客”们思乡恋土的深情。遍布田间村中的碉楼,处处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古希腊式、古罗马式、伊斯兰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多种风格,以及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和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等。碉楼上方又设中式亭阁,或嵌匾额、挂楹联;用岭南灰塑技术雕塑的壁画,还有龙凤等大量的中国传统元素。
透过开平碉楼,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方土地上人们的豁达胸襟。一两百年前那些在异国他乡辛苦打拼的开平华侨,他们用开拓进取的心态吸收着国外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并将之带回故园。眼前一座座开平碉楼,就是一个个华侨主动吸取外国先进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心态的淋漓体现。他们把所见所闻,加上各自的审美情趣,投入碉楼的建造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不同风姿。从建筑美学到实用技术,取其精华为己所用,这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味的创举。
透过开平碉楼,我们可以感受到过去开平人保卫家园的赤子之心。他们不惧土匪盗贼,不惧侵国日寇,眼前弹孔仍存的南楼就是他们昔日英勇抗敌的佐证。仔细端详,仿佛耳边传来100年前的枪炮声。一个多世纪以来开平华侨的不屈不挠与风雨沧桑,令人震撼。
透过开平碉楼,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对幸福安宁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在碉楼内部,极富西洋特色的天花板、地板砖、彩色玻璃、壁炉,当时的“舶来物”如浴缸、沙发、电话、黑胶唱片等也是寻常可见,它们为主人构造了安逸舒适的远洋西式生活,是当地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象征。
透过开平碉楼,我们可以感受到异国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后的和谐之美。田园风光的景致、小溪荷塘的清幽,与众多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马降龙碉楼群由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组成,像一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修竹古林间;几十户民居掩映在竹林之中的锦江里碉楼群,环境清幽静美;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3座碉楼坐落在村后,守卫着村落家园。而由华侨谢维立家族历时10年兴建的立园则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之美,世人称之为“华侨园林一绝”。
信步乡间田边小道,只见一栋栋造型别致、独特的碉楼,如卫士忠诚地静立在沃野中,与绿树黄穗、白云蓝天,一起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画卷。难怪有人赞美开平碉楼既是兵荒马乱的投影,又是荣华富贵的证明;既是颠沛流离的符号,又是氏族凝聚的丰碑。它向世人展示了开平百姓在过去岁月巍然傲立的雄姿,也高歌了开平人民在今时潮流中大步跨越的凯歌。
(作者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江门市江海区作家协会主席,江门诗社社长,广东省第十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时代湾区”专栏特邀作者)
新闻推荐
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市民利用“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获取服务。在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可以获得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