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消息忆当年
2009年11月27日,为期5天的广东省第六届群众戏曲花会落下帷幕,阳江代表队创作表演的山歌剧《珍珠慈菇》获得银奖。随后,《阳江日报》刊发了获奖消息;事隔5年的2014年2月11日,《阳江日报》百花园版又刊发了配有剧照的山歌剧《珍珠慈菇》入选《广东客家山歌大典》并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消息。
《广东客家山歌大典》收录了全省各地优秀剧目100本,集中了1949年至2009年整整60年间的客家山歌戏曲精品,为客家山歌的传承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广东客家山歌大典》与先期出版的《粤剧大典》《潮剧大典》合称岭南文化三大精品工程,《珍珠慈菇》能够跻身其中是何等艰辛与荣耀。
《珍珠慈菇》是我的舞台作品第四次代表阳江市参加全省三年一届的戏曲盛会,也是我的戏剧作品第一次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而《阳江日报》为同一件作品两度刊发消息,体现了主流媒体对一名基层作者的关注与爱护,这使我无法以言辞来形容心中的兴奋。
作为阳江市委机关报的《阳江日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自1986年创刊至今的35年间,一直坚持立足本地,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全方位地传播知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彰显正能量,推动阳江各项建设。阳江日报社还通过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以及各种类型的座谈会、交流会,寄送样报,按时发放稿费,与读者作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更是设立交流平台,让读者作者从不认识到成为文友、好友。于此,我有着深深的体会。
1986年,我在基层工作时,就是《阳江报》(《阳江日报》前身)的通讯员,并且参与《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三套集成》(广东省阳江卷)的搜集整理工作,走访了很多村寨,特别是沿海渔村,去得最多。
我曾经在翻阅《阳江县志》时发现,阳江这块土地有过客家人活动的记载。就想,既然阳东有条客家村,自然也应该有丰富的客家山歌流传。于是,我不顾交通的困难,10次造访新洲镇禾叉坳客家村。然而,这客家村里并没有客家人,哪来的客家山歌?故此,当时的阳江资料卷便缺了客家山歌这一大块。后来我将此事跟当时的阳江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学超说起,他笑着说:“你还没深入采访吧?”
2007年5月,广东省文化厅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搜集整理客家山歌。接到通知后,我怀着下去走走看看交差了事的想法再一次去到客家村。可村里80多岁的老人都不会说客家话,又一次使我大失所望。
这时,李社长那句“你还没有深入采访吧”的话语再次敲打了我。或者,我是真的不够深入。于是,我组织了一支小型采访队伍,到阳春的八甲、三甲,再到与恩平、台山比邻的上六、下六山村等地,与村民倾谈,了解各地客家人的生活。
在新洲、东平两镇政府文化人员帮助下,我来到了史载客家人曾经活动过的大湴沙坪。当时,我有意在村前唱起了半生不熟的客家山歌:“妹子唱歌似金鸡,隔山唱来哦哦啼。今年唱歌系厓妹,来年唱歌系厓妻。”
“唔系咁唱的。”也许,好久没有听到客家山歌了,正在屋里闲聊的一位农民闻声走了出来,告诉我唱客家山歌要去斑鸠石,并且向我推荐住在斑鸠石的刘道雄、曾玉莲(客家妹子)夫妇。当我找到刘道雄老人时,却见他身体欠佳,只好作罢。此后几次,我本是专程去看望他,偏偏谎称路过,只字不提客家山歌的事情。刘道雄因为过大的劳动量致使腿脚生出毛病,生活困难,我心中不忍,便多次前往慰问,甚至为他把脉,了解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建议他看中医,吃中药。后来,他把家里的电话告诉了我,我就时不时给他打一个电话,问问他的腿脚问题。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专程去看望他,还特意给他带了一件军大衣。感于我的诚意,老人家终于跟我唱起客家山歌。后来,我把搜集到的40首客家山歌送呈省文化厅,被省文化厅采纳了,阳江市的黄东溪、刘超光、刘道雄三人也被省文化厅列为全省优秀客家山歌手。
在与刘道雄老人交流的几年间,我被他所唱的“扁柴烧火炭(叹)无圆(缘)”“厓愿变成金纽扣,时时扣住妹胸前”等山歌所吸引,为客家山歌那些比喻、双关、直叙、夸张、对比、排比、对偶、顶真、拆字等修辞美所惊叹,被那丰富的曲调,优美的旋律所折服。篇幅较长的《采茶山歌》:“正月采茶是新年,齐齐姐妹落茶园……”反映出客家人的生活、生产和内心情感,流露健康之美。
“无山不住客,无客不唱歌。”客家人在山野间艰苦劳动中建立的情感都反映在山歌中。 如:“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借树和藤比喻男女双方的情怀和意志。如:“郎系石灰妹系水,石灰见水心花开。”借石灰遇水而化的化学反应来比喻情人相遇的激动心情。多美的诗意哦。
那些日子,我共收集整理了500多首流传在阳江地区的客家山歌,编印成小册子,为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并送全国非遗馆展览。带着“客家山歌为什么会在阳江地区保存流传”的疑问,我专门撰写了论文《客家山歌何以在非客家地区流传?》,撰写了《漫谈阳东客家围屋与客家山歌》,并在《阳江日报》刊发;创作了客家山歌剧《珍珠慈菇》,由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特聘教授陈小明执导,阳江市业余演员苏秋欢、梁秋莉分别饰演剧中人物牛汉和珍珠,参加省六届戏曲花会获奖。后来,阳东县政府颁布《 关于公布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东府[2008]2号文),将客家山歌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阳江市非遗名录,同时作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一切,都得益于《阳江日报》的支持鼓励,还有当年李社长的那一句——“你还没深入采访吧”。
新闻推荐
耄耋老人花两年多时间 编订《台山话概要》 收录英译, 帮助华侨后代 更好地学习台山话
一位耄耋老人花两年多时间编订了《台山话概要》,收录台山话与普通话、英语对照的词语4850条,并联系出版社出版,他就是该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