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白沙烟艇”林亮坤
上周末,我与孙女聪聪前往白沙探访曾经共事多年的好友李君。李君退休后因思乡心切,便与老伴回到曲江区白土镇管辖的白沙圩大村家乡颐养天年。
当我们祖孙到达大村,李君和老伴已在村口的老榕树下等候多时,我们足有5年未见面,喜见他们夫妇身体尚健,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据李君介绍,我们刚才经过的白沙圩是个新圩,大村东面约500米是白沙古圩的遗址,也正是笔者心驰神往的旧曲江24景中的“白沙烟艇”。于是,笔者迫不及待地要求李君带领我们先去观赏“白沙烟艇”景观,之后再进村到他家。李君一口答应,与老伴一起带我们步行去北江河岸。
据《曲江县文物志》记载,1982年文物普查时,在大村东约500米的北江河畔,发现白沙古圩的遗址。白沙古圩出土了大量文物,考证其中发现有不少是宋代的文物。另据《曲江县志》记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已有白沙之名,因北江流经此地,河道弯曲,水流缓慢,西岸河套沉积沙滩在太阳光照射下,白光耀眼,故得此名。”史志的记载和文物的考证,都说明白沙古圩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坪镇。
《韶关府志》《韶关市志》都记载了白沙古圩,虽然简略,但可知古代陆地运输单靠马车,甚至人力,载量有限又不便利,主要是靠河道商船运输货物。因而,历代的曲江县官府都在白沙古圩对岸的濛浬(今东岸的濛浬村)设立“濛浬司”(河道稽查站兼税务所),司管来往商船都要停泊其间,需要排队等候该司官员检查货物和缴纳了进出口货物税之后才放行。这样,由于来往商船早晚汇聚云集于此,且此处水流缓慢,河床暖和,故此产鱼特别多,引来众多渔艇在江中日夜穿梭捕鱼,不时还能听到年轻男女渔民对唱表达爱情的渔歌,构成一幅烟波浩渺、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文人墨客题名为“白沙烟艇”,并列入旧曲江24景。
白沙古圩自从有了“白沙烟艇”名胜之后,停泊在河道商船的商人纷纷上岸观光、用膳、购买土产山货或是住宿,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也络绎不绝。曲江县城和邻近圩镇一些颇有经济头脑的商人,看到白沙古圩是块“生财”的风水宝地,都到白沙古圩建铺做生意,酒楼、客栈、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白沙古圩成为繁华热闹、昼夜不分的“不夜圩”。
靖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攻打曲江(今韶关)县城,路经白沙古圩,捣毁了“濛浬司”,以后再没有恢复此关卡,来往商船畅通无阻,很少再有商船停泊在白沙古圩的河道,白沙古圩逐渐冷落萧条。白沙古圩的居民相继向北迁移谋生,没多久就构建成新的白沙圩。
我观察发现,白沙古圩遗址是一片高出河床3米多的平坦开阔台地,范围沿河呈长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已开辟为农作物区。东岸的濛浬村落清晰可见,河道中偶有一二条船艇来往,在平静如镜的河面划出一道道涟漪。
时近中午,我们一行四人回村去,村口那株老榕树高大苍劲、枝繁叶茂,宛如一把张开的巨大的伞。李君介绍说,他们李氏祖先在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从祖籍江西迁徒到此落户时就有这株老榕树,也是近年发现白沙“新八景”之一的“古榕苍劲”景观。接着,李君环指四周山岭,一口气说出其他七景:“雄鹰耸立”“笔山献瑞”“仪凤呈祥”“莲花映水”“中州浮江”“鹤山独秀”“龙皇吼声”。他所说的“新八景”,有部分太远看不到,在附近能看到的确实形象生动、逼真传神。
来到李君家,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这里的打日本鬼子的故事。1945年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曲江,派了一个20多人的小分队驻扎在白沙圩。日军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残暴行为激起了白沙热血青年的愤慨,纷纷踊跃参加曲江县武江西岸抗日自卫队。自卫队多次袭击日军,致使日军天一黑就龟缩在营房。最后一次袭击是在同年7月的一天晚上,抗日自卫队英勇神速地冲进日军营房,朝日军猛烈开火,日军小分队被歼灭。自此之后,日军再不敢涉足白沙圩。
李君讲完后,又拿出韶关诗社创办的《韶音》诗刊给我看。我一翻开就看到曾在白沙卫生院行医多年,现已去世的著名中医师、诗人刘俊仁老先生所写的《咏白沙八景》抒怀诗篇:
白沙八景首狮头,
千载古榕碧绿稠。
宝殿奇峰朝宇下,
曲江秀水绕中州。
东安宝寨雄鹰立,
帽峰莲花仪凤楼。
从此文人多蔚起,
遥瞻英俊尽风流。
“白沙烟艇”,渐成众人的记忆。
新闻推荐
鹤山市自然资源局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推动自然资源领域行业治理见成效
“土能生白玉,地可长黄金”,土地矿产资源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