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学院“数字快线”教使用微信、教电脑操作…… 助长者跨越“数字鸿沟”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
通讯员/谭佩珊
数字支付、网上预约挂号、扫码点餐、健康码登记、缴纳水电费……智能技术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却又存在着挑战。人口结构越来越“老”,而智能技术越来越“新”,在这样的矛盾和冲击下,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便出现了。为了跨越这条“鸿沟”,乐龄学院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带领长者乘坐“数字快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娱乐、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的服务场景,努力解决他们遇到的智能技术方面的困难。
由江门社区大学与江门市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构建的“乐龄学院”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教学点积极行动了起来。他们开展了电脑学习班、手机学习班、微信学习班等智能课程,带领乘坐“数字快线”的长者跨越“数字鸿沟”!
乐龄学院“数字快线”与其他快线一样,也有乘务员。社工就是这条“数字快线”的乘务员。他们运用社会学习理论作为支撑,注重长者知识学习与生活情景的关联,使知识能活学活用。社工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实行积分奖励制度,提高长者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社工还重视榜样的作用,推动互学互进。为了动员社会参与,开启“数字反哺”,社工积极链接人力资源,邀请五邑大学学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长者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手把手”的教学。
信息时代,为长者提供周全、贴心、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努力缩小“新”“老”差距,是社会前进的方向!
老年人同样能成“网红”
刘伯今年84岁高龄,自手机学习班开课以来他从未缺席,每次上课都会带上笔记本(小学生的田字格本)。课上刘伯“竖起”双耳倾听,并认真做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还会举手提问。以前,手机对他来说只是个接听电话的工具,现在,他认为手机就是个“神器”:在黑漆漆的夜晚能当电筒照明,在脑子不好使时记录重要事宜,在买菜之时可充当计算器。此外,刘伯还学会了设置网络、字体、亮度、飞行模式和手机壁纸等。
凤姨与其丈夫均为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年的会员,她表示电脑班让她学习到如何下载软件、搜索喜欢的音乐、播放养生视频等。“虽然我学得慢,而且经常容易忘记,要反复学习,但是学到的知识样样都有用。”她笑着说。凤姨还参加了微信学习班、太极拳学习班、气功养生学习班、怀旧电影活动、义工服务等等,成为中心的“网红达人”。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华炽通讯员/刘婷婷)“我们社区现在可漂亮了。”昨日,蓬江区五福社区居民江小姐向记者夸赞自己的社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