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走进校园,培养小小传承人 弘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锵——锵——咚咚咚!”12月4日,丝弦锣鼓之声在紫茶小学报告厅响起,同学们兴趣盎然,沉醉其中。当天,“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紫茶小学,粤剧大师们给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戏曲盛宴。
“别看古代的灯长得像个灯笼,做起来还挺复杂的呢。”在蓬江区棠下镇沙富小学,五年级学生周博文上了一节特殊的手工课。10月28日,蓬江区2020年“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棠下镇沙富小学,上百名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体验非遗魅力。
表演粤剧、制作东艺宫灯、习蔡李佛拳、制作白沙茅龙笔、学习新会葵艺……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江门市非遗保护工作循序渐进,从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到开展“非遗在校园”特色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成为非遗文化的小小传承人。
文/江门日报记者梁丽琴
图/梁丽琴学校提供
戏曲进校园“小粉丝”学得有模有样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10月30日,江海区新民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市粤剧传习所的演员老师们表演了《帝女花之香夭》传统粤剧折子戏,并现场教授粤剧基本功。
11月5日,启明小学携手市粤剧传习所开展“红豆飘香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和体验粤剧的魅力;11月19日,来自广东粤剧院的多位表演艺术家来到江门一中,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场粤剧的视听盛宴……
作为“非遗进校园”的项目之一,戏曲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丰富多变的嗓音、惟妙惟肖的肢体动作、色彩鲜明的妆容服饰……粤剧演员们展示了精湛的基本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粤剧的强大魅力,秒变粤剧“小粉丝”。在台下欣赏不过瘾,同学们还换上粤剧的行头,手拿红缨枪,登上舞台,跟着老师学唱戏曲,举手投足间,学得有模有样。
启明小学学生刘诗娴说:“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粤剧,现在在现场看,感觉更加真实、有趣。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该将粤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试试表演粤剧里面的旦角。”
新民小学学生张雨彤则表示:“粤剧大师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学校粤曲社的一员,我以后要更加认真学好粤剧表演。”
非遗学习体验
拉近学生与非遗的距离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10月28日,蓬江区2020年“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棠下镇沙富小学。当天,同学们学习了制作东艺宫灯、罗氏柑普茶、江门蛋雕等技艺,并在校长的带领下,展示了周家拳的风采。
近年来,蓬江区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导荷塘纱龙、东艺宫灯制作技艺、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周家拳、江门蛋雕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保护单位,与辖区中小学校和课外公益培训机构的合作,开设非遗学习体验活动,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教育与普及。
“相比往年,今年我们邀请了多个非遗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推进蓬江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蓬江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荷塘篁湾中心小学以荷塘纱龙为特色,开展兴趣培养教学,拉近学生与非遗的距离。
“茅龙笔的侧锋也很有力,用它画的树干苍劲挺拔……”11月19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冈州画院院长张瑞亨在培英高中分享茅龙笔制作及绘画技巧,并手把手地教学生用茅龙笔写字、作画。当天,该校为张瑞亨颁发了《白沙茅龙笔非遗制作技艺传承大师》聘书。这是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打造的“非遗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之一,聘请非遗文化传承人在校园教学授艺。“不仅如此,我们还联合培英高中打造了陶艺及新会葵艺非遗工作坊,开展兴趣班让学生来免费学习,调动他们参与非遗项目的积极性。”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蔡晓敏这样说。
打造“百校百遗”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截至今年7月,江门市共有国家、省、市及区县级非遗项目164项,其中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荷塘纱龙、蔡李佛拳、新会葵艺、台山浮石飘色等7项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蔡晓敏表示,自今年8月开始,市非遗保护中心致力打造“非遗大师面对面”及“侨乡非遗少年说”两大品牌项目。接下来,还将开展更多“非遗在校园”活动,根据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让不同的非遗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造“百校百遗”。
据悉,“非遗少年说”是2020年省“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同时被纳入省“云上非遗项目”。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召集最美非遗“代言人”,全省共评出入围奖400名,其中江门市入围达90多名,市非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由省文旅厅、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反映了江门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
在沙富小学,该校通过编发“周家拳”特色读本、在校内广播体操中融入周家拳元素等,大力传承周家拳文化;在新民小学,“戏曲进校园”丰富了课堂内容,进而将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下来……截至目前,蔡李佛拳、新会葵艺、台山浮石飘色、鹤山咏春拳等均在学校开展特色教育,如鹤山各校将咏春拳操作为课间操,在校学生习练人数超过6万人。
“弘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不让它失传就是最好的传承。”蔡晓敏坦言,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接下来的“非遗在校园”活动,让非遗传承人在校园教学授艺,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欢的非遗项目,成为小小传承人。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林立竣通讯员/孟庆雷)近日,广东省普法办公室公布全省“七五”普法工作示范项目评选情况,鹤山普法中心获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