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经典,让学生吸取精神滋养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站在圣贤文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诵读经典,活用经典。 江海区滘北小学 郑晓华
读《论语》,我们懂得儒家“仁”的教育原则和思想观念;读《老子》,我们学习了道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治国理念;读《孙子兵法》,我们明白了用兵谋略的大智慧;读《本草纲目》,我们知道治病用药的良方和禁忌……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和国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何让学生继承国学经典文化和培养学生运用国学经典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了解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扎根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底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辉煌的中华文明史。国学经典涵盖了先秦经典及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古典文学、琴棋书画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渗透了不少国学内容,如:《草船借箭》《红楼梦》《论语》《将相和》《唐诗宋词》……学生可以在文本学习中认识经典人物、了解时代背景、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升华和思想的启迪。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由点到面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化,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我会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在学习汉字书写时,我会给学生注入书法审美意识,学习王羲之的《入木三分》、颜真卿的《黄泥习字》等小故事,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书法文化历史,坚定文化自信。
诵读经典,品味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古诗文75篇。同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不同学段让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并进行学期检测。第一学段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第二学段学生诵读《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第三学段学生诵读《孝经》《颜氏家训》《大学》等。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强调的是积累和感悟,老师不必要对诵读的内容做过多的解释和说明。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国学课题研究情况,每学年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挑选诵读的内容,配上古典音乐、舞蹈和服装,声情并茂进行展演。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经典的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储备文化能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味文化自信。
活用经典,传承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要通过语文实践有着重、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学习经典文化,是语文课程必要组成部分。老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和运用经典诗文、典故的能力。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下笔”就可以延伸到说和写。
活用经典是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类收集经典诗句和典故,有思乡的、有爱国的、有勉励的、有感恩的……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运用我们收集到的经典诗句和典故,如:在表达爱国情怀时,我们可以引用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表达同学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时,我们可以引用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表达思乡怀远时,我们可以引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站在圣贤文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诵读经典,活用经典,增强文化自信,把传统文化的基因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的清香飘满天下。
新闻推荐
“反家暴+关爱未成年人” 专题系列活动举办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叶青通讯员/黄妙姿)近日,江海区人民法院联合该区各部门举办“反家暴+关爱未成年人”专题系列活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