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历史的记忆 开平碉楼
连排碉楼。
花园中的碉楼。
老粮仓。
晨曦下的碉楼。
碉楼环绕的新农村。
碉楼绕荷塘。
前不久,我们一行摄友慕名到了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所在地开平市摄影采风。
许多年来,我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广东的古村镇经常看到碉楼这种形式的历史建筑,但是像开平碉楼这样融入那么多西洋建筑元素的还是第一次见。为什么碉楼在开平这么特别?
历史上开平这个地方社会治安混乱、土匪猖獗、洪涝灾害经常发生,民众靠不了政府,只能建碉楼自保,防匪又防涝。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到北美等地谋生。作为传统的中国人,赚钱要做的三件大事就是“盖房子、娶老婆、生孩子”。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衣锦还乡,被当地人羡慕地称之为“金山伯”(美国旧金山旧时译作“金山”,少壮出国到美洲等地做工,老大回来的华侨为“金山伯”)。但在当时的动荡社会环境下,有钱归侨的返乡也成了土匪作案的目标。为了抵御匪患,这时建起的碉楼,建筑结构重点放在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归侨学习了欧洲人建城堡的做法,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它们有的散落在村庄里,有的伫立在农田间。开平碉楼的独特在于它呈现出毫无规则的中西合璧风格。碉楼下面是坚实的碉堡,但到上部便开始变得花哨起来了。哥特式、罗马式……各种西式风格的建筑元素都毫无顾忌地运用其中,设计者似乎并没有过多考虑协调之美,天马行空的设计在当时或许是胡乱堆砌,但在今天看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开平碉楼已经成为侨乡建筑界的瑰宝,这种风格独特、中西合璧的建筑不仅承载着华侨艰辛的历史,还成为可供欣赏的建筑艺术品。吴子俊 文/图
新闻推荐
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走航监测车发挥了大作用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林立竣通讯员/江晓峰)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