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捉“爬蝲”
陈焕标
台山市镇海湾周边的汶村、海宴、北陡镇等沿海一带盛产“扁蟹仔”,当地人俗称“爬蝲”。那里有一道“紫苏豆豉清蒸爬蝲”的海鲜菜,远近闻名,风味独特。
光阴似箭,弹指瞬间,阔别故土50余载。然而,儿时在故乡捉“爬蝲”的往事至今难以忘怀。
我的家乡在台山市汶村镇沿海地区。老家门前不远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泥冲积而成的稻田和咸围。这里有一种独有的“爬蝲”。这种小型螃蟹与江蟹、蟛蜞蟹有所区别,与大闸蟹类似,但体形相对较小。“爬蝲”生长在咸淡水交汇之处,形扁壳薄,两只蟹螯比蟹腿大一些,两边各4条较幼细的蟹腿。盛夏时节,“爬蝲”肥美,每只有一两左右重。每年三四月份,“爬蝲”在靠近海边有咸水的地方交配,然后成群结队爬过围基或通过窦口(咸淡水的水闸口),千方百计返回有淡水的水稻田、水渠、水塘中产蟹仔。这些蟹仔既有蟹公也有蟹乸,蟹公底部的掩壳尖小,蟹乸底部的掩壳略圆稍大。蟹乸长大后,壳内有蟹膏,味道鲜美甘香。
家乡沿海稻田灌溉和排涝的水渠纵横交错,其中有一条位于中间地带比较宽的排涝水渠直通大海,在靠近出海口处设置一座水闸,当地人称之为窦口。涨潮或退潮时落升闸门,防止海水倒灌。“爬蝲”适宜在这样咸淡水的环境里生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质污染较少。这种扁蟹仔在沿海的稻田和排涝的水渠里繁殖比较多。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刚上初中。每逢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季节,学校放农忙暑假,村中几位年龄近似的男孩便相约到附近的沿海稻田和河沟里捉“爬蝲”。
夏日当午,艳阳高照,天气炎热,稻田水浅,被太阳晒得很热。“爬蝲”就会逃到田埂的杂草避暑。此时,我们几位孩童头上戴一顶草帽,身上背着一个用竹子编成的小渔笠,各自分开,沿着田埂捉“爬蝲”,捉到“爬蝲”放进小渔笠时,心里就会很高兴。下午四五点钟,在返回家的路上,我们几个孩童会看谁捉得多、捉的个头大。大家嘻嘻笑笑,愉快地过着少年时期的快乐生活。
回到家里,家人看见捉到的“爬蝲”,喜笑颜开,赶快帮忙把“爬蝲”洗干净,剥开壳,将壳里的膏黄刮出来放在蟹肉表面,去掉蟹的螯和腿,用紫苏、豆豉、葱花等配料均匀地撒在上面,再添加酱油和花生油清蒸。这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每当吃着自己捉的“爬蝲”时,我就会感到满满的收获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儿时捉“爬蝲”有多种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垂钓式、装鱼笼式、捕捞式等等。“爬蝲”喜欢在河沟里的水草觅食、繁衍,也喜欢在河边挖泥洞居息。依据“爬蝲”这些习性,我们三五知己到河沟里摸捉,手脚常常被“爬蝲”的螯钳伤,有时也会被水中的蚂蟥叮咬流血,甚至被藏在水草里的水蛇咬伤。在泥洞里捉“爬蝲”时,也会被钳伤手指。只要能够捉到“爬蝲”,我们虽年少,却也不害怕。
儿时捉“爬蝲”的经历,从某个侧面培养了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还锻炼了胆量,历练了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在人生成长道路上受益匪浅。
如今,进入了新时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爬蝲”的数量越来越少,“爬蝲”的个头也比儿时那会小了许多。村里的小孩,已不去捉“爬蝲”了。
我们这一代人自小捉“爬蝲”,既是物资匮乏年代的家庭生活所需,也是少年时期快乐童心的彰显。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家乡的村貌和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如此,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优良传统和独立向上的精神与本领依然需要年青一代人大力传承与弘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目标。
新闻推荐
台山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多项新举措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助力台山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今年以来,台山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