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侨刊》里的桑梓情 这本双月刊跨越62年,助力海外侨胞从反哺家乡到互惠共赢

南方日报 2020-10-27 06:55

《新会侨刊》社长、总编辑徐锡琨每天要在案头工作近10小时。李霭莹摄

近期出版的《新会侨刊》。李霭莹摄

在地方报社副社长的位置退休后,徐锡琨的工作似乎更忙碌些。每两个月出版一期48页的期刊,每周供稿《加拿大商报》“新会新闻”专版、泰国华人头条网站“侨乡新会”专栏、《芝加哥华语论坛》“新会新闻”专版,每天10时更新4条以上微信公众号文章……担任《新会侨刊》社长、总编辑以来,徐锡琨和团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我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徐锡琨感慨,侨刊是一份“集体家书”,它满载着浓浓的乡情,跨越万水千山,将家乡的情况传递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万海外乡亲的手上,以慰他们日夜对故土的思念。

改革开放后,新会籍海外侨胞回乡捐赠医院、学校等推动公益事业发展,让更多家乡人民能看病、上学。如今,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新会为侨胞搭建了更开阔、优质的投资平台,让他们享受到更多家乡发展的红利……翻开这本跨越62年的期刊,侨胞从反哺家乡到互惠共赢的脉络清晰可见。

●南方日报记者李霭莹

热心公益

从兴学办医到齐心抗疫

《新会侨刊》第124期开设“全面展开抗疫防控阻击战”专栏,一篇《海外乡亲:驰援家乡抗击疫情桑梓情怀让人动容》记录了四海侨胞一呼百应,给家乡筹措防疫物资的故事。

1月31日,一批从泰国寄来的防疫物资到达新会,寄件人是泰中侨商联合会。那是中国疫情最吃紧的时候,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4日新会区侨联主席汤美合日夜忙碌,给不同时区的侨胞发布家乡抗疫的情况。得知新会防疫物资紧缺,泰中侨商联合会会长邝锦荣当即成立物资筹集工作小组,四处筹措各类防疫物资。不到一周后,第一批价值2250美元的物资寄达新会,为一线抗疫人员送来及时雨。

“给家乡送防疫物资去!”这样的号召陆续在同乡会群里响起,乡亲们争分夺秒行动起来。

在批发渠道,侨胞们买下大批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即使口罩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只四五十元。在零售渠道,因为药店限购,侨胞们便相约到药店排队,一人一盒,从白天排到黑夜。

在机场,侨胞们马不停蹄地将筹集到的物资深夜入仓、办理报关手续,确保第一时间将医疗物资送回祖国和家乡。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的侨胞甚至变身跨国快递员,乘坐20多个小时飞机将防疫物资背回,为抗疫争取了更多时间。

据新会侨联统计,截至2月25日,全球共2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海外社团、众多名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参与了新会的抗疫捐赠行动,捐赠物资价值超过220万元,善款超过240万元。

侨胞这样不顾一切、奋身报国的举动,与改革开放后回乡修桥筑路、兴学办医如出一辙。

新会区荣誉市民马观适是热心公益的代表人物。1987年,回乡祭祖的马观适发现村里的小学校舍破旧、桌椅残缺,随即提出要捐资修建龙泉小学。此后,他又陆续捐资参与建设了龙泉康乐中心、龙马大桥、新会中医院门诊大楼、新会体育中心等。据不完全统计,马观适伉俪已在新会捐资超过5200万元。

陈瑞琪、冯平山、黄球、马观适、陈经纶……在一批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下,新会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人们对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日子有了新盼头,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如今,新冠肺炎病毒在海外持续蔓延,防疫物资迅速“回血”的新会正源源不断驰援海外侨胞。一来一回间,血浓于水的乡情化为抗疫路上的守望相助。

投资实业

从饮水思源到以侨引资

“以前我们又穷又落后,侨胞为什么愿意回来投资?因为这是家呀!”通过采访,徐锡琨结识了很多侨胞代表,在他们的创业故事中,家乡有着无法比拟的投资吸引力。“以前侨胞回来投资实业,大多带有公益味,建设家乡的情感因素大于这片土地的投资价值。”

《新会侨刊》荣誉社长李文达将李锦记的生产基地设在新会七堡便是典型例子。

1888年新会七堡人李锦裳创立了李锦记,1932年李锦记总部迁至香港,1972年现任集团主席李文达成为第三代接班人。6年后,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李锦记的产品通过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途径进入内地市场。看到了内地市场的光明前景,上世纪90年代初,李文达在广州成立李锦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决定在家乡新会七堡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当时,七堡还是一片荒凉的孤岛,出入全靠半小时一班的轮渡。建厂之初,这里基础设施落后,没有路灯,交通不便,遍地是半人高的芦苇草。然而,李锦记还是坚定选择了这片土地,一是因为地理位置和环境适合建设食品行业的工厂,二是因为这是李锦记家族的故乡。

饮水思源,新会七堡成为李锦记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有力推动了家乡的经济建设,也帮助解决了当地人口就业问题。资料显示,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目前约有员工2800多人,其中约九成是当地人。

回乡设厂25年,李锦记成为了新会的纳税大户,也见证了新会从一个小城镇成长为江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李锦记相关负责人说:“新会是粤港澳大湾区极具潜力的发展宝地,这座城市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

家乡营商环境的变化,徐锡琨都写在稿子里,他希望海外侨胞看到文章之后,能更有信心回来投资。“过去靠的是乡土情结,如今更多是政策红利驱动。”

今年6月,《新会侨刊》刊登《新会“黄金十条”奖励兑付助力经济全面复苏》《新会区出台“效益十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介绍了“黄金十条”“效益十条”对促进企业达产、增产,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统侨动态”栏目,徐锡琨还报导了“检侨联络站”成立、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的新闻,将新会重视维护侨胞权益的信息传递到海外,引领侨胞积极回乡投资创业,共谋发展。

维系乡情

从留住乡愁到寻找乡愁

《新会侨刊》创刊于1958年,经营模式是自负盈亏。徐锡琨说,如果没有侨胞们的鼎力支持,这份“集体家书”难以走到今天。在侨刊杂志社不大的编辑部里,三面墙都有着侨胞的痕迹:右边是新会荣誉市民黄球为报社题的刊名,正面是6位荣誉社长和荣誉支持社团的风采,左边窗户底下还放着加拿大《北美时报》赠送的墨宝——携手共进。

“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侨刊带在身上,只能借给老乡看,舍不得送人。”徐锡琨说,侨胞们生活在英文环境中,能拿到一份华文期刊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相比于全国、全省的新闻,聚焦家乡本土新鲜事的侨刊更加亲切。常常有回乡探亲的侨胞跟他描述,每次收到一本新出的侨刊,自己都要随身携带,去喝茶、去朋友家做客时拿出来分享,让大家都看看家乡的变化。

一本薄薄的双月刊成为了侨胞维系乡愁的重要载体。为了让杂志社正常运行下去,保持与家乡的联系,一批侨胞在过去几十年坚持给侨刊捐资,即使在今年疫情时期也并未中断。

新会是著名侨乡,类似的侨刊乡讯在区、镇(街)、村三级皆有开办。今年4月,新会设立了首个“侨刊乡讯阅览中心”,集中展示全区的侨刊乡讯杂志。同时将港澳社团、海外侨团的刊物进行收集展示,让市民看到世界各地新会乡亲的近况。

“老一辈侨胞在新会出生、成长,血脉相连让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徐锡琨说,在帮老一辈留住乡愁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年轻一代侨胞爱国爱乡情怀成为了新的议题。

为了让青年侨胞找到这份乡愁,徐锡琨紧跟移动传播的步伐,开设了侨刊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家乡的最新动态,记录侨乡记忆的文化报道、聚焦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经济新闻、传递“侨梦苑”建设进展的统侨动态……徐锡琨期待,他们看了推送后能多回来走走,找到自己的根。

10月17日,“澳门青年中华文化交流基地”在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揭牌,为澳门青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开展爱国教育、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澳门爱国教育青年协会理事长简浩贤说:“青年人应该了解过去、认识历史,两地青年要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怀家国,做有担当的青年人。”

新闻推荐

新会区建成全市首个食品安全主题公园 融入地域元素 科普食品安全知识

市民积极参与“你送我检”食用农产品免费检测活动。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张奕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