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分类实践、加强宣传…… 侨乡少年的垃圾分类“大作战”
要说最近在各大校园里,什么最时尚?垃圾分类一定榜上有名。乘着江门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东风,各校也将这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张贴宣传海报、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点、主题班会、主题宣讲……各校行动起来,集思广益,用孩子们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日,记者走访了江门市部分学校,看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开启垃圾分类“大作战”,让垃圾分类成为校园“新时尚”的。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翠玲
营造氛围
环保意识蔚然成风
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走进江门市各校,垃圾分类科普知识随处可见。
在紫茶中学,宣传栏、电子滚动屏幕、墙壁等处都是垃圾分类的相关宣传标语、海报,学生在校园各处都能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知识。
本学期开学当天,棠下镇实验小学不仅在垃圾分类收集点处设置了4个分类垃圾桶,并在每个分类垃圾桶上方张贴了分类小贴士,还制作了卡通化的宣传展板,供学生学习,有效、有趣地宣传了垃圾分类知识。
此外,垃圾分类的宣传氛围还延伸到了校园之外。今年6月,江门一职艺术专业的师生与东风社区综合党委委员义工一起,组成了彩绘义工队,在蓬江区胜利北路一带完成了4幅墙绘画,这也是江门市首面“党建+”垃圾分类手绘墙。
多方渗透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
学校是垃圾分类教育的重要阵地,各校各出“奇招”,通过主题教育这一渠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垃圾分类,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
五邑大学的同学们近期在新会大泽田金村开展了“垃圾分类”活动,将自己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带给更多的人,帮助村民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
江门一中的同学们披上“红马甲”,参加白沙街道启华社区的入户创文工作,向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等知识,受到居民的欢迎和工作人员的点赞。
农林双朗小学把每班垃圾分类的情况纳入卫生评比中,旨在让学生形成习惯。“比如每周的文明班评比,垃圾分类情况就是其中的标准。”农林双朗小学五(3)班学生李玥璋说。“不仅如此,老师还会在班上不定期对同学们抽查垃圾分类的知识。”同班学生陈家杰说,“自从学校推行了垃圾分类,校园明显整洁了很多。”
北苑小学联合蓬江区乐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开展“环保分类,你我同行”垃圾分类教学活动,以“点外卖”“吃快餐”这些贴近生活的行为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丰泰小学和美景小学则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开展亲子义工活动。他们走进社区,向周边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美景小学的亲子义工还设置了环保知识有奖问答、垃圾分类投放游戏等摊位游戏,获得居民的欢迎和认可。
与此同时,各校还开展了包括阅读垃圾分类教育手册、主题班会、主题队会、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绘制手抄报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垃圾分类内植于心、外践于行。
做“行动派”
垃圾分类成为习惯
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渗透到各所学校当中。
“上午正好收集了一袋可回收垃圾,我现在放去分类收集点。”记者进校采访当天,轮到紫茶中学八(1)班学生梅景轩丢垃圾,他快速准确地将班上的垃圾投放到分类垃圾桶,而后在收集点旁的洗手池认真清洗双手。“我们每班每天分两次将垃圾投放到收集点,并且每班的卫生委员都会对同学们进行督促和劝导,确保垃圾分类有效推行。”梅景轩说。
像紫茶中学这样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的学校还有很多。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已在学生宿舍区域建成校园垃圾分类站15个,分别设置在宿舍楼下的固定区域。据了解,该校会不定时对学生宿舍的垃圾分类进行抽查和督导,并每天分时段收集和处理校园垃圾分类站的垃圾。
紫茶小学则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并明确负责管理的工作部门,以及分类投放、收集等各环节相关负责人和保洁人员。该校设置了多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厨余垃圾收集点。在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区域,该校也因地制宜,设置了至少包含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
在新会圭峰小学的“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家中、街道上的垃圾分类行为用照片记录下来,并在全校进行分享。
记者了解到,江门市大部分学校都在各班、楼道处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并设有一个固定的垃圾分类收集点。此外,如市实验小学、农林双朗小学等学校还在每班设置了废旧口罩回收垃圾桶,对垃圾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区分。
在全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浪潮中,校园内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让侨乡少年在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垃圾分类也从一项“任务”,变成了同学们都喜爱的生活元素。
新闻推荐
全市现有255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绝大部分是政府兜底” 居家养老如何市场化运作?
老人们在银华长者中心快乐游戏。据市民政局提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江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有85.53万人,占户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