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里的自行车

江门日报 2020-09-19 08:03

魏台平

2019年重阳节那天,单位组织我们20多人前往台山市四九镇桥头村参观“广东第一家农信社展馆”,从中接受一次爱国爱社、弘扬革命传统、不忘艰苦奋斗精神的再教育。

来到一辆双杠自行车面前时,女讲解员娓娓道来:“现在的展馆是1951年12月13日广东第一家农信社成立的所在地,这辆自行车是一位员工于20世纪70年代用于下乡派送侨汇的专用车。那时,国外的华侨汇款回来家乡,都是由当地信用社的员工骑着自行车(以前是步行)亲自送到侨眷的家中,自行车和信用社员工,成为架起国外华侨与国内侨眷桥梁的一只鸿雁。如今,作为历史与华侨文化的重要见证,这辆自行车弥足珍贵,被列入"镇馆之宝"。”

展馆中这辆锈迹斑驳、饱含沧桑、见证历史的双杠自行车,似带着我穿越岁月的时空隧道,重返20世纪70年代家乡的生活情景。

那时,我生活的台山县海宴镇,自行车是一件稀罕之物。说它稀罕,是它价值高,购一辆自行车需要100多元,一名工人当时的工资也就10多元,不吃不喝也需要工作约1年时间才能买得起。其次需要公社(如今的镇政府)批条或者侨汇票(华侨寄回侨汇,国家按金额配发相应的票证)。因此,那时的自行车极其珍贵,一辆自行车相当于现在的一辆豪车。拥有一辆自行车,那个年代是身份的象征,家庭富裕的标配,颇觉体面与自豪。

那时,交通工具并不发达,汽车运行班次极少,乡民普遍乘车难。因此,自行车在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交通工具。为解决乡民乘车难,镇里成立了自行车运输队,乡民若赶搭不上汽车,就到运输队乘自行车。师傅打开车后铁架上的两边木板,两边各坐一人,近的到10多公里的目的地,远的则从乡镇到县城75公里。最辛苦莫过于师傅,冒烈日顶风雨,每天全身衣服湿透。乘客也好不到哪里去,几个小时坐在自行车后的窄小硬木板上,屁股酸痛,腰肢发硬,汗流浃背。学生时代我也曾与母亲坐过2次这样的自行车,其中一次是到10公里远的乡村走亲友,师傅身穿背心、短裤,肩上搭一条毛巾,黝黑的皮肤,气喘吁吁地载着我俩,自行车行进在泥沙的公路、凹凸不平的乡道上,颠簸不堪,回来后腰骨散了架。

那年代手扶拖拉机还未面世,这些自行车还充当起手扶拖拉机载货的功能,乡民建房屋,都雇请这些师傅或拥有自行车的村民载运砖瓦等建筑材料,这些人身怀高超的骑行绝技,一次可运载100多块砖头,总重量在五六百斤,从约10公里远的山边砖窑厂运到居民家,一趟又一趟。农闲时节,经常可见到10至20辆自行车组成的运输大队运输砖瓦的壮观景象,车架后叠起高过人头的砖瓦,车辆摇摇欲坠,车把晃晃荡荡,见后让人胆战心惊,避之不及。在今天认为不可思议,超高、超宽、超重不准上路的违规载运事情,在那时却是经常遇到的真实见闻,真不知那时这些“超人”,其骑行技术、勇气与毅力是如何铸就出来的?

每当农忙时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村民,都用它载秧苗、肥料、农药、蔬菜作物等。水稻收割季节,村民在自行车后面载着用长长的禾束(两头削尖的硬竹竿)穿起的两大捆百多斤重的稻禾回家脱粒。两造的收获季节,每天晚上,在粮所的仓库门前,时常可见到排着长队、用自行车运输稻谷、踊跃交公粮的群众。

历经近50年,如今,自行车依然兴旺不衰,与城乡居民密不可分,须臾不离,有的家庭甚至拥有几辆自行车。但是,如今的自行车与20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改变了性质与用途。自行车过去是谋生的主要工具,现在是用作运动、健身、养生、家庭休闲出游、各种比赛项目的玩具、器材和消遣物品;在款式上,向着轻便、简约、折叠、多彩的方向发展;价钱也便宜,一个月工资可买到几辆自行车。时代在日益进步,自行车的性能、作用也与时俱进。展馆的这辆自行车,何尝不是为它勃发新生的弟妹而高兴呢?

新闻推荐

吓出冷汗!货车满载危化品街头“裸奔”

执法人员拦截车辆。晶报讯(记者谢丽雯通讯员包宇峰/文、图)大胆司机开着无证货车满载危化品一路狂奔……幸亏市交通运输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