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蟹共生、鱼菜共养、鸭稻共育……江门市多地创新种养模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生态循环种养的“江门实践”
种养结合,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源,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加快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是提高江门市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
《江门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2019—2025年)》将全市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布局为东部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区、中部现代高效种养生态循环区、西部生态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片区”,其中,西部生态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范围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台山的“禾蟹共生”项目,海水稻让“青蟹之家”更生态优质;开平的“鱼菜共养”项目,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恩平的“鸭稻共育”项目首造水稻喜获丰收,“以蛇治鼠”项目生物链治理鼠害新模式收到实效……日前,记者对台山、开平、恩平探索生态种养项目、发展循环农业进行了实地探访。
策划/统筹黄鹏
文/陈方欢敖转优周晓营毕松杰
布局
打响地方特优农产品生态品牌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粮食、蔬菜产量分别占珠三角的1/5、1/3,为实施生态循环种养奠定了重要的产业基础。同时,江门市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有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和梯次发展新格局,助力农业产业在区域尺度上实现种养生态大循环。
强有力的品牌建设,助推农业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升,有利于发展江门特色品牌种养循环农业。目前,江门市累计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95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区域公用品牌48个,位居广东省前列。此外,江门市农业经营主体富有活力,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4家、省重点龙头企业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78家、家庭农场76家,强大的农户带动能力有利于推广和发展种养循环农业。
今年上半年出台的《江门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力争2025年全市基本构建完成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高效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种养业新型产业体系。《规划》将全市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布局为东部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区、中部现代高效种养生态循环区、西部生态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片区”。其中,西部生态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范围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将全面实施推广畜禽养殖污染物减量工程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积极推进规模场、养殖小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因地制宜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依托开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平市家禽现代农业产业园、恩平市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园区,建设一批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园、特色畜禽健康养殖示范园和生态循环设施农业示范园等,推进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打响地方特优农产品生态品牌,实现种养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
禾蟹共生
一半种水稻一半养青蟹
七八月是丰收的季节,进入台山,醉人的稻香扑鼻而来。烈日下,在台山中国农业公园里,万亩良田宛如铺上金黄色的地毯,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哗啦啦”流入路旁的运粮车厢,奏响了悦耳动听的丰收乐章。
而在稻田附近的滩涂地,刚刚完成蟹塘改造的蟹农王剑锋却开始育秧备耕。“我们一年只种一造水稻。”王剑锋说的水稻,指的是海水稻。
从2016年开始,王剑锋开始尝试不同种养品种的共生共存,不过,之前的种养模式探索均以失败告终。
2018年,王剑锋申请了一个项目,与另一名蟹农一起尝试“禾蟹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他们将水稻种在以前的“蟹岛”上,一半种植水稻,一半养殖青蟹。这一模式,得到海水稻专家陈日胜,以及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在当地形成了项目示范。该项目同时得到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执行院长王春琳的青睐,其多次带队前来台山交流。
2019年,“禾蟹共生”生态种养模式获得成功,选用的水稻为海水稻。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据初步调查,江门全市海洋滩涂可垦复水田种植海水稻近5万亩。
“海水稻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使青蟹养殖的生态条件更加优质。”据王剑峰介绍,海水稻稻梗粗壮,稻叶细长至1米有余,可以帮助青蟹防害遮阴;收割后的水稻头可以调水至肥沃程度,还可以使青蟹的口味更佳,产量增加5%。
“禾蟹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成功,让王剑锋看到发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前景。今年,他引进了立体生态混养模式,让虾、青蟹在稻田里混养。
鱼菜共养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炎炎夏日,在开平市“鱼菜共养”循环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嫩绿的蔬菜夺人眼球。这些蔬菜是水培的,涓涓细流通过循环系统,在水池与管槽间流转。往水池抛下一把干蝇蛆,一群草鱼跃出水面,争相进食。
据悉,“鱼菜共养”项目团队由3名“90后”青年组成。2016年,他们来到开平,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免费获得面积400平方米大棚作为基地,将“鱼菜共养”技术与气雾栽培技术结合,填补了华南地区“鱼菜共养”基础应用数据的空白。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鱼菜共养"是一个循环农业项目。”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利用立体栽培模式对蔬菜进行气雾栽培,既提高了产量,也降低了种植成本。经实验,蔬菜年亩产为16吨,鱼类工厂化集约式养殖密度可达80公斤每立方米。
“"鱼菜共养"项目,是在温室内通过水循环系统,将集约式养鱼产生的富营养水体,转化成为蔬菜可吸收的营养,从而种植有机水培蔬菜。”上述负责人介绍,水循环系统的过滤池里放着陶粒,底下养着蚯蚓,经陶粒和蚯蚓处理过的水通过管道流到蔬菜区。每一棵菜苗生长在一块小海绵上,根部透过海绵吸收管道里的水。水在管道里不断流动,又回流到鱼池中。
据悉,在节水方面,“鱼菜共养”项目长期无需换水,仅需补充蔬菜吸收和自然蒸发的水分。经实验,每亩蔬菜种植每月用水15吨,仅相当于一个三人家庭的生活用水量;在节能方面,相对于同业生产,省去了多种耗能设备;在节肥方面,蔬菜所需的营养均来自养殖水体。
据统计,该基地坚持基础科学研究,连续实验4年,采集水质数据超过1万组,实验培育蔬菜品种超过220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成为国内研究时间最长、科研成果最丰富、知识产权完全自主的“鱼菜共养”项目之一。
据悉,“鱼菜共养”项目团队已成立广东天菜农业有限公司运营项目,具备了资金和渠道,将于今年底在粤港澳线上线下销售有机蔬菜。
鸭稻共育
稻在水中长鸭在水里游
稻在水中长,鸭在水里游,这样动静结合的画面,是恩平市“鸭稻共育”生态种养模式的生动写照。
今年春耕,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在沙湖镇那梨村50亩水稻田投放50只水鸭,首度尝试“鸭稻共育”生态种养模式。“从早造收割情况来看,每亩产量大约300公斤,效果不错。”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说。
所谓“鸭稻共育”,是指在秧苗栽插后,将幼鸭全天24小时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时再收回鸭子,是一项种养结合、安全生态的综合技术,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
近日,水稻收割的同时,水鸭也长大,恰好适合投入市场。谢国良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并邀请亲朋好友试吃全鸭宴,50只水鸭在一个星期内被抢购一空。水鸭好卖,50亩“鸭稻共育”试验稻也一早被“识货之人”提前预定完毕。“市场反应不错,完全不用担心销路,试验稻比其他水稻更受青睐,价格也更高。”谢国良说。
据恩平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介绍,“鸭稻共育”最大的好处,是实现了绿色种植。除了虫子和田螺,水鸭还喜欢吃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和水面浮生杂草,因此,稻田不能使用农药,对土质、水质不会造成污染。“水鸭好比是田间的管理员,在田间游走的时候,把水稻周边的杂草幼苗也踩死了,大大减少了杂草的产生,使稻田透光率增加,促进水温提升,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上述农技人员同时表示,鸭群在田中施放粪尿,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
以蛇治鼠
一条长标蛇管好五亩田
今年早造水稻迎来丰收,连日来,恩平市恩城街道谭冲村的种植大户冯水生忙于加工稻谷。近年来,随着水稻产量攀升,长期困扰当地种植户的鼠害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今年早造种了50亩水稻,因鼠害损耗的有1亩左右,相比前几年50%的鼠害损耗,好转了许多。”冯水生告诉记者,过去,他尝试过许多治理鼠害的方式,比如下毒药、放老鼠夹,但收效甚微,还增加了成本。
2017年,恩平市农业农村局因地制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办公室的支持,大胆地制定了“以蛇治鼠”项目方案。
“人们见到蛇一般是避而远之。”恩城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梁玩广说,经过农技人员的推广和解释,以及村委会干部做通思想工作,石青、石联和锦岗村委会八成以上农户同意实施“以蛇治鼠”项目。
同年10月,恩平市正式实施“以蛇治鼠”项目,在石青村委会投放了首批100条长标蛇。项目实施近3年,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一条长标蛇,管好五亩田。”村民们都说,老鼠越来越少,农作物收成也翻了番。
“以蛇治鼠是一种生物防治手法,能有效减少田间防治老鼠的毒药用量,达到环保要求,是一种治理鼠害的新途径。”梁玩广说,经过多年经验累积,“以蛇治鼠”彰显了功效。
今年,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计划继续对恩城街道的耕地范围投放750条长标蛇,巩固“以蛇治鼠”项目的生物治理效果。
方向
生态种养模式值得推广
在作为西部生态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一个个生态种养的“奇思妙想”让人赞叹,绿色、低碳、可持续等成为亮眼的关键词。
尝试“禾蟹共生”生态种养模式获得成功的台山蟹农王剑锋说:“我们为了保证青蟹的生长,海水稻种得比较稀疏,所以每亩产量只有100多公斤,陈教授那边的产量比我们高。”王剑锋说的陈教授是陈日胜,他在海宴镇种了5000多亩海水稻,如今迎来了收割。
“受疫情影响,我们早造插秧的时间推迟了,所以收割的时间也相应推迟。不过,按照时间推算,不会耽误晚造种植。”陈日胜表示,稻田里的海水稻长势良好,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
在等待海水稻收割的同时,陈日胜在微信朋友圈卖起了虾。“水稻的利润不是很高,开展虾蟹稻共作的生态种养才能提高利润,更好地推广海水稻。”陈日胜表示,目前他销售的虾都是在种植海水稻的稻田里养大的。“海水稻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在稻田里养虾不用担心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他告诉记者,台山市农业部门十分关注虾蟹稻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未来有机会大范围推广。
在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谭健龙介绍,“鱼菜共养”项目全过程不添加农药、化肥、激素和抗生素,防止了传统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的污染。鱼的排泄物及饲料残渣是蔬菜生长的天然养料,经蔬菜吸收过滤后,水又能为鱼所用,循环往复,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的低碳生产模式。
“生态种养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鱼菜共养"就是很好的例子,鱼、菜能在标准化环境里种养,而且尽可能地模仿自然环境。”开平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科技交流股股长杨国威表示,这一立体化种养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及管理成本,可复制推广。
在谭健龙和杨国威看来,这种可循环的生产模式既符合国家鼓励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了消费者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而恩平市正将生态元素有效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做到绿色、生态、环保,提升农业产业品牌内涵的附加值。近年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在生态种养上尝鲜,探究更多“生态+农业”发展可能性。
新闻推荐
状元大热门!江门小伙将征战CBA选秀区俊炫身高2.1米,有美国NCAA联赛经历
区俊炫(扣篮者)2年前代表江门队参加广东省篮球联赛时多次上演扣篮好戏江门篮协供图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谭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