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认真学习新教材,不断探讨新教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会区王张瑞霞小学梁小宁
2019年9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全面使用,作为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新教材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愿学、乐学、学有所得呢?
研读教材的“新”
新教材的课文在选编上既保留了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许多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下面一起来研读教材的“新”:
1、对阅读要求的提升,课外阅读量加大。课外阅读量加大,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单元对阅读的要求提升,如三年级是预测,四年级是提问,五年级是阅读速度,六年级是有目的地阅读,可以看到对阅读能力提出要求。
2、增设了“快乐读书吧”,拓大阅读量。新教材增设了“快乐读书吧”,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采用不同的形式推荐书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拓大阅读量。
3、古诗文增多,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加。整个小学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这可以显现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加。
探索实用可行的教法
面对新教材,它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阅读为要,让学生广泛、大量地阅读,涉猎各种题材、各种文体,进行大量阅读,这样就会更好地体会到文字的美,语文的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注重阅读方法的迁移。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多,在教学中,我逐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五年级的上册阅读要求是提升阅读的速度意识。根据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训练的重点不同,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如《搭石》一课,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将相和》要求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抓住关键句提高阅读速度;《冀中的地道战》训练带着问题来读,从而提高读书的效率。我要求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创立“红领巾”图书角。为鼓励学生多阅读,我在班内发动每个同学捐两本以上的课外书,创立“红领巾”图书角,同学们可以借阅这些书,这样就达到资源共享,学生的阅读量也随之增大;成立读书小组,结对子,带动人人阅读。我利用每周一、周三下午上课前的半小时,作为阅读课。这样保证了阅读的时间,也渲染了读书的气氛;交流分享,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演讲、表演等形式进行创意交流与分享,通过语言的肯定、赞许的眼神、表扬的手势、奖励小红花等鼓励学生多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改革古诗词的教学模式。据了解,许多老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都会逐个字逐个词解释,再把词意串起来就是句意,接着就是让学生背。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怎样才能教好古诗词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指导按节奏读,品味出音律美。在教学《村晚》这首五言律诗时,引导学生按照“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抓住两个“满”字、“衔、浸、横”字反复读,读出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启发想象,感受画面美。在教学《山居秋暝》这首五言律诗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重点字,想象画面,比如:读完第一句,引导学生想象下雨后清新如洗,明月高照,清泉流淌,这一静一动山间傍晚情景,该是多么惬意的画面。“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引导想象出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动态,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美。
我认为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让学生能够真正感觉到或者想象到诗中意境的美妙。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新教材,不断探讨新教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闻推荐
“侨”资源力量不断汇聚 科创项目引进稳步推进 新会“侨梦苑”已具雏形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奕维)7月15日,新会区召开江门“侨梦苑”新会园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当天会议审议了“侨梦苑”创新产业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