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渔民投身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 以前“靠海吃海” 现在“护海养海”
□江门日报记者/梁佳欣
通讯员/刘伟
在电影《美人鱼》中,人类为建设填海项目用声呐驱赶海洋生物,美人鱼遭到无情捕杀,被迫离开家园。现实生活里,人类生产活动破坏海洋生态、威胁海洋物种生存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台山市大襟岛周边海域,生活着素有“海上大熊猫”和“美人鱼”之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生存和活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威胁,改善当地海洋生态环境,2003年,江门市在这片海域划设了面积为107.477平方公里的江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008年成立保护区专职管护机构——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展常态化巡航观测和海豚保护救护工作。
“自己家乡能有这样的"国宝",非常难得,希望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出一份力。”钟锦泽是中华白海豚的守护者之一。从“靠海吃海”的渔民转变为保护区工作人员“护海养海”,他参与并见证了江门市在保护海洋生物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点滴,也折射出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近日午后,微风沿着海岸线拂过,海浪徐徐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台山市赤溪镇一片安静祥和。正值南海休渔期,许多渔船静静停靠在码头边上,远处的海运航道上,不时有船只经过。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赤溪镇,距离位于大襟岛的保护区海域航程约3海里。
据管理处工作人员冯抗抗介绍,随着江门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保护区附近的人类经济生产活动也相对频繁,除了有渔民在此捕鱼,上游有围垦、养殖外,当地还有一些涉海产业。“中华白海豚并不局限在人为划定的保护区内活动,在离陆地较近、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海域,如赤溪镇近岸海域,上、下川岛周边海域,都能时常见到中华白海豚的身影。”冯抗抗说。
为此,管理处工作人员每周都要到保护区海域常态化巡航,拍照并记录海豚出现的坐标和行为特点,开展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调查。同时,联合渔政部门开展执法工作,严厉查处在保护区海域违法违规生产渔船和违法捕捞行为,确保人类活动不影响当地海洋生态和海豚活动,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渔民变身保护区“船长”
“泽哥(钟锦泽)是我们的"船长",每次出海巡航都由他来掌舵。”冯抗抗说。
钟锦泽是土生土长的赤溪人。过去,很多本地人都靠捕鱼“揾食”,钟锦泽从20岁开始出海捕鱼,对周边海域十分熟悉。
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江海声来到这里,想在大襟岛建一座观测站用来观察中华白海豚,便找到钟锦泽,雇了他的渔船运送材料。两人的合作让钟锦泽了解到,原来自己常在海上见到的中华白海豚如此珍贵,急需保护。这段经历,让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多思考。2011年5月,钟锦泽毅然选择到保护区工作,做一名普通的巡护员。“当时想着收入虽然可能不如捕鱼多,但工作更稳定,还能为家乡环境保护作贡献,很有意义。”钟锦泽说。
在保护区管理处工作近10年,这位“船长”凭借良好的技术和水性,保障一次次巡航管护、科研活动顺利进行。近年来大大小小的中华白海豚救护行动,都有他的身影。
今年5月3日上午,一头中华白海豚在广海镇烽火角往白宵围方向浅水区搁浅。接到当地派出所通报后,保护区工作人员马不停蹄赶往现场救护。烈日下,钟锦泽连续在海水中浸泡数个小时,用双手托起海豚的头部保证海豚能够正常呼吸,其他工作人员分工合作,有的脱下衣服敷在海豚背部,并不停地往海豚身上淋水,保持海豚皮肤的湿润;有的挖空海豚身体下方的淤泥,减轻海豚自身体重带来的压力;有的撑起遮阳伞,减轻阳光对海豚造成的伤害……经过近7小时的持续救护,这头海豚最终顺利回归大海。
公众环保意识增强
“管理处工作大致可分为宣传教育、巡航管护、科研合作、海豚救护四个方面。”冯抗抗告诉记者,近年来管理处不断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力度,在保护区及周边海域多次开展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和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考调查。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在保护区海域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增加海洋鱼虾种群数量,维持水域生态平衡。
管理处每年组织开展的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海域海洋环境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基本实现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前,保护区及周边海域观测到的中华白海豚数量达300多头,相比保护区成立之初有所增加,而且年轻个体比例较高、年龄结构健康合理。
“我们在开展各项宣教活动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更多的人认识并关注中华白海豚。”冯抗抗说,近年来管理处联合社会各界开展科普夏令营、海豚保护培训班、“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等活动,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宣传效果也越来越好。此外,在多次中华白海豚救护行动中,现场都有大批热心群众参与帮助。
什么是小康?在钟锦泽看来,家乡的路宽了,景美了,发展好了是小康;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改善,能安稳地陪在孩子身边是小康;坚持做一份有意义的事,保护家乡环境,看到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进来,更是小康。
新闻推荐
民警搭起遮阳棚,挖开“蓄水池”,陪伴受困白海豚等待涨潮。通讯员供图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任龙通讯员/刘晓菲)7月18日,一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