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施工标段投入近250人争分夺秒修建钢栈桥 助力黄茅海跨海通道拔“海”而起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工以来施工顺利,钢栈桥正在建设中。 周华东 摄
□文/毕松杰
黄茅海岸,迎风而立。近日,记者乘坐交通艇,来到先行施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T2合同段项目施工现场。碧波万顷的海面上,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硕大的桩管依次深扎海底,一座10米宽的全新钢栈桥正向海上延伸。未来,黄茅海跨海通道将沿着钢栈桥拔“海”而起。
“钢栈桥是运输材料和调配人员的主要通道,是大桥海上作业的基础和保障。先行施工标段从6月6日正式开始施工,主要工作内容是搭设8.36公里长的钢栈桥。为了加快进度,我们把任务拆分到4个施工点共同进行,投入作业人员近250人,实行标准化、工厂化施工等策略,力争10月底交付到后续施工主体手中。”项目江门侧施工的保利长大黄茅海跨海通道T2合同段项目副经理高骏说。据了解,在这些员工当中,近半施工人员参建过港珠澳大桥。
面朝大海埋头苦干
从2018年底谋划项目建设,到筹建前期工作,再到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仅用一年半时间,创造了重大跨海工程建设的新速度。这样的速度,在T2合同段项目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3号施工点负责人林志杰介绍:“我们在两头都装上了液压式履带起重机,搭配打桩船作业,每天大约能完成8—10根桩,目前钢栈桥3号施工点已完成120米,起始平台基本搭建完毕,宿舍、厨房、淡水区等陆续投入使用。”而此时,距离先行标项目打下第一根钢管桩,仅过去6天时间。
记者了解到,1号和4号施工点也全面投入建设,2号施工点正在疏浚,预计7月加入建设队列。这背后,一方面离不开施工方的提前部署和精心谋划,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合理优化技术方案;另一方面在于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近半数施工人员拥有参建港珠澳大桥的经验。“海上作业和陆地不同,突发状况更多,应对能力要求更高,有了参建港珠澳大桥的经验,处理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从港珠澳大桥项目“毕业”的施工人员刘东辉说。
据介绍,在各个施工点上,最年轻的施工人员也有四五年从业经历,长的达二三十年,他们各司其职忙个不停,有的在起重机的协助下装卸材料,有的专注于钢板焊接作业,有的在贝雷桁架上“飞檐走壁”,个个精神饱满。此外,两艘大船“包围”着钢栈桥,一侧装满了预制拼装好的桩管,一边装满了贝雷、工字钢、钢板等材料,源源不断为建设“输血”。
“海上施工几乎是顶着烈日,脚踏钢板,吹着海风,嗅着咸水。”说起施工的艰苦,3号施工点作业队负责人陈刚如此形容。他说,虽然现在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可是在烈日暴晒之下,作业平台上的钢板温度会比室内温度高出许多。“别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面朝大海埋头苦干,都是为了推进项目建设。”他的工友补充说。
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项跨海通道工程。项目起于珠海市高栏港区,东连港珠澳大桥,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台山市斗山镇。路线全长约30.87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
值得一提的是,黄茅海跨海通道设置700米级超大斜拉桥2座。其中高栏港大桥拟采用钢箱梁双塔单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00米;黄茅海大桥拟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项目从设计阶段就融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建设要求,确保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可抗17级台风。施工过程中还将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机械化施工、装配式安装等现代建造技术,减少海上作业工序、时间及人员。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将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强化和推动珠海横琴自贸片区、高栏港和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联动发展,促进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黄茅海跨海通道也是港珠澳大桥西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珠三角核心区连通粤西地区的重要通道。
新闻推荐
15岁少女离家出走 家长求助警方寻人 民警通过手机信号锁定位置
江门日报讯(记者/区景常通讯员/刘晓菲)日前,一名15岁女孩因不想上学离家出走多天,家长求助后,民警倾力找回女孩。6月4日15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