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首个“医共体”专科联盟成立 脑血管病科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进行第一时间抢救

江门日报 2020-06-11 08:06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因突发中风而行动不便的老人,手脚逐渐恢复活动功能。 汶村镇中心卫生院配备了台山乡镇地区第一台CT。

“阿伯,早上好!来,把脚抬一下,看看今天恢复得如何?”6月9日早上,在台山市汶村镇中心卫生院脑血管病科病房,该院内科主任陈家福正在查房。在病人甄统钿的床前,陈家福耐心、仔细地了解这位87岁中风患者的康复情况,并与病人家属交流。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因突发中风而行动不便的老人,手脚逐渐恢复活动功能。

连日来,在这个新成立的科室里,不少患者的病情得以较快恢复,当地群众的健康服务获得感也明显增强。这得益于台山市推进“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实惠。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升级医疗软硬件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

“如果前往台城的台山市人民医院,开车走高速也要花上1个多小时,来回很不方便。从家里来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只需要3分钟车程。我家里还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选择来这里治疗,可以方便我同时照顾两位老人,不用长途来回奔波。”老人甄统钿的儿子甄新苗对汶村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大为点赞。

5月底,家住汶村镇小担村委会的老人甄统钿突发中风,家属第一时间把他送到了汶村镇中心卫生院。该院脑血管病科医务人员马上使用CT检查老人的病情,并与台山市人民医院专科联盟小组的专家同步远程会诊,把握急性脑血管病及危重症合理治疗的最佳时机。在医务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治疗下,老人的病情不断好转,手脚逐渐恢复活动功能,没有明显的后遗症,达到了出院标准。

“脑血管病科是我院新成立的科室,目前,共有床位27张,床位几乎住满了,患者主要来自北陡、深井等西南片区的乡镇,大部分是老人。”陈家福说。在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已有18年的他,对于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很是熟悉。他表示,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对高水平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大。

近年来,台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汶村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台山市西南片区群众的主要就诊医院,进行了升级改造。2018年8月,该院拥有300张床位的新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并配备了台山市乡镇地区第一台CT。在台山市人民医院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帮扶带教下,该院的医疗水平、医疗环境、服务能力得到了综合性提升,方便了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去年,该院门诊量达到223563人次,住院6858人次。

加快“医共体”建设

更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前,台山市人民医院牵头与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共同成立“医共体”专科联盟——脑血管病科,这也是台山市首个“医共体”专科联盟。专科联盟工作的开展,为急性脑血管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进行第一时间抢救——病人在汶村镇中心卫生院进行CT扫描后,数据结果同步发送至台山市人民医院,双方医务人员进行远程会诊,讨论合适的医疗方案。除了联合会诊,台山市人民医院还派驻专家长期驻守,定期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培训,这也是让脑血管病科快速发展,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脑血管病科的成立,是台山市“医共体”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9年10月,台山市被列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今年3月,台山市两大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正式成立,正式拉开“医共体”建设序幕。随后,台山市印发《台山市加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今年5月,台山市首个“医共体”专科联盟台山市人民医院、汶村镇中心卫生院脑血管病科成立。

根据《方案》,台山市以人民医院、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两个“医共体”以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医共体”,县域内就诊率保持90%以上,住院率达到85%左右,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段时间以来,台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充分发挥总院牵头作用,深入基层调研、探讨、交流,进一步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开展。据了解,台山市人民医院将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切入点,依托远程医疗省级试点单位的优质资源和代管全市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经验,整体谋划“医共体”布局;台山市中医院则通过领导班子分工联系挂钩“医共体”成员单位,以城区人民医院和四九镇卫生院为试点启动“医共体”建设,着力从加强成员单位中医馆能力建设、培养中医药人才,制定一个成员单位一套策略的方法摸索前行。

新闻推荐

接续“大桥动力”,打造“海陆空铁”立体交通 高栏港区 构建“四纵五横”交通新格局

高栏港区打造“海陆空铁”立体交通,将蝶变成四通八达之地。图为高栏国际货柜码头。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6月9日上午,珠海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