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棠下镇通过“五抓五推进”,强基石促引领 激活党建动能 助推乡村振兴
棠下镇升级改造红色教育基地,使党建文化以更加新颖、活泼的形式走近群众。图为三堡烈士陵园。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
家门前曾经又臭又脏的废弃猪舍,如今变成了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村里清除垃圾,换来了文旅产业;年轻人更关心村里的事务,愿意留在这里发展……过去几年里,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将乡村振兴这盘棋下活了。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棠下镇党委突出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通过“五抓五推进”,即抓实党建根基、推进组织振兴,抓实队伍建设、推进“人才振兴”,抓实特色发展、推进产业振兴,抓实环境整治、推进生态振兴,抓实载体建设、推进文化振兴,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探索实践中勾画更美好的乡村振兴发展蓝图。
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通讯员郭嘉颖
强根基?“四议两公开”赢得群众口碑
在棠下镇周郡村村委会二楼,不少村民径直走向班子会议室,向村“两委”成员讲起了自己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建议。在以前,这样的场景可不常见。“以前,村民不理解村里的发展,也不敢提建议,有时走过村委会都绕着走。”周郡村党委副书记冯佩珊回忆。
周郡村位于棠下镇东南面、紧靠西江,下辖20个村民小组(6条自然村)。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如果处理事务欠缺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必然会造成村民对村里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
众口难调怎么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让各方找到了“最大公约数”。2019年,棠下镇以周郡村为试点探索开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蓬江全区率先修订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模板。
据介绍,结合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周郡村还重新规范村一级及下辖20个村民小组的村务宣传栏并制作统一样式,畅通党务村务公开渠道,通过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让事项决策有了更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口碑,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在过去,个别党支部和村委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如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党支部、村委会“两张皮”变成了“一盘棋”。“事情该咋干?支部来提议,群众说了算。群众说了算,啥事都好办。”冯佩珊颇有感触,在村务工作中,党支部靠前了,阻力就变小了;干部的权力变小了,但干事更容易了。
从那时起,周郡村开始变得不一样了。村民从绕着村委会走,到主动上门提建议。“党心连民心,上下一条心。”周郡村村民谢锡进既是党员,也是村民代表。他说,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党员干部尊重和重视群众,事办起来就很顺畅。
“有事多商量”看似简单,背后不仅有为民服务理念的转变,更有“有事会商量”为支撑。“"四议两公开"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能够快速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显著增强了周郡村党委的引领力。”冯佩珊说。
除了试点开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棠下镇还坚持抓牢党建标准化“牛鼻子”,以党务工作规范化“八个盒子”为支撑,用好用活红色指数,提高村级党务工作质量,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推动组织振兴,把党组织打造成农村群众的主心骨。同时,全镇选取党建工作较优秀的村(居)作为先锋示范单位,以点带片、以片促面积极带动周边基层党组织推行标准化建设。
蓄人才?培育110名村(居)后备干部
一大早,周郡村的后备干部谢嘉荣便和前来提意见的乡亲聊开了。“叔叔,有什么意见你都可以跟我说,我们一定会收集好并向上反映。”乡亲们提的意见,谢嘉荣都一一记录好。
说起谢嘉荣,冯佩珊竖起了大拇指:“认真,靠谱!”今年1月,年轻的谢嘉荣离开公安系统的岗位,回到家乡周郡村担任村委会的后备干部。回到村里后,谢嘉荣一边学习村务工作,一边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得到村“两委”和群众的肯定。
谢嘉荣是棠下镇发展培育的110名村(居)后备干部之一。此前,由于一些村(居)干部工作时间较长,思维定势较为明显;村(居)干部平时注重培养得少,人才培育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班子后备乏人,“无能人干事”问题存在。
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队伍。紧盯关键,棠下镇建强乡村人才三支队伍,其中一支便是村(居)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实施“本土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党员人才回乡计划”,棠下镇专门成立考察工作组开展考察、分析研判,调整撤换了个别村党组织书记,物色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各村(居)村小组干部、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及扎根生产工作一线的优秀人员。
大雁群飞头雁领。抓实乡村“头雁”队伍建设也是棠下镇育才蓄才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托镇委党校,棠下镇邀请高质量师资举办两期书记轮训主题班,提升棠下镇村(居)党组织书记的党性意识和专业能力。数据显示:近年来,棠下镇先后有61名村“两委”干部及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报读学历提升班,镇一级引进6名硕士人才,镇、村两级干部队伍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此外,棠下镇还坚决调整“四不书记”,先后调整4名村书记,确保“头雁”素质过硬。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农技队伍。通过深入开展宣传推介,棠下镇将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培养,培养出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目前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2名,农技推广指导员6名,农技示范户60户,充分激发农村“造血”功能。
兴产业?乡村“美丽资源”变“美丽经济”
“给我来一份牛肉火锅。”“给我加一份牛腩!”周六、日晚上,来自中山、佛山、珠海等地的食客都会到棠下镇五洞村品尝牛肉火锅。五洞村的牛肉街饮食兴旺,商铺林立,从村头到村尾到处可见牛肉火锅的招牌。在这里,各方游客一边品尝新鲜的牛肉,一边与家人朋友欢快畅聊。
一种美食带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活一片乡村。近年来,棠下镇因地制宜、深耕细作,充分发挥乡村美食在产业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让“美食+”成为产业振兴的新引擎。目前,“网红牛肉村”五洞村已成功带动400多名村民就业,集体收入从原来的3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50多万元。
产业强还要生态美。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棠下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位置来抓,通过强化党建引领,落实镇、村“两级书记”层层包联,大力推行镇党委带动、村(居)党组织推动、党群联动的“党建+”工作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发动全镇各村(居)、党员、义工队伍累计达3.1万多人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围绕“三治理两提升”行动,棠下镇已清拆整治“四沿”区域周边乱搭乱建及废弃建筑物61处、清拆面积22690平方米,清理整治“廊道”沿线2500多处、超3200吨垃圾,整治、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27处,面积共2160平方米,共拆除田间“看护房”30处,面积1030平方米。良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虎岭大岭美村被评为江门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有颜值还要有内涵。在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方面,棠下镇以“红色村”党建示范建设为抓手,升级改造周郡码头纪念公园、三堡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设立榕树讲堂,讲述红色故事,使党建文化以更加新颖、活泼的形式走近群众,激活党员群众的红色基因。同时,棠下镇还先后建成天乡村第四党支部(平岗村)等7个村小组党支部阵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27处,乡村文体阵地不断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棠下镇还以“镇委搭台、村组引领、群众唱戏”的方式,成功举办棠下镇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棠下牛肉”美食节,推出棠下人文风采展、棠下特色产品展销大会、棠下全牛宴现场品鉴大会等活动,全方位向社会大众宣传棠下的产业、人文、饮食等文化,擦亮棠下特色小城镇名片。
新闻推荐
中和村夏季凉瓜文化节明日开锣为期十天,市民可到杜阮镇现场采瓜感受农家乐
为期十天,市民可到杜阮镇现场采瓜感受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