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会出台“效益十条”
近日,记者获悉,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会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新会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效益十条”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新引进工业投资项目预期效益指标的同时,按A类(优先扶持类)、B类(激励提升类)、C类(整治提升类)、D类(限制倒逼类),对存量企业和工业园区效益进行评价定级,差别化配置资源,力促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动力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亩产效益走在全市前列。
文/江门日报见习记者/任晓盈
明确指标进行效益监测跟踪
方案明确了新引进工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效益指标。对拟引进项目进行效益评估,将预期效益指标列入项目引进协议、土地挂牌出让条件,作为“标准地”供地条件之一,纳入企业承诺保证范围。对新会区政府主导开发的园区,新引进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年亩均税收不低于25万元、年亩均产值不低于400万元,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低于3%;对非新会区政府主导开发的园区,新引进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250万元、年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年亩均产值不低于300万元,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低于2%。
同时,建立投产项目效益监测跟踪机制。由属地镇(街、区)对辖区新引进项目履约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重点根据项目投资协议、土地出让合同等,督促投资者按约定内容开发建设。以项目用地交付月为基准,分别在建设期(用地交付2年内)、达产年(用地交付5年)、生产期(达产年后各年度),对履约情况和亩产效益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对违约事项按照相关条款追究投资者违约责任。探索土地分期确权等有效、管用的制约措施,并将违约投资者列入用地诚信黑名单,在整改到位前禁止其参加新会区内的土地竞买。对没有签订合同但已于2015年后在发改部门备案并投产运行的工业新项目,由相关部门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因“企”制宜
建立三种评价体系
建立存量企业效益监测和评价体系。各项效益指标评价结果与该指标的全区平均数挂钩,以平均数为基准值,赋予一定权重后(最高1.5倍),核算出各项指标得分,各项指标得分加和后得出企业综合评价得分,按综合得分高低对企业定级。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据企业亩均投资、亩均税收、亩均产值、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单位能耗产值、单位能耗税收、吸纳就业人数等指标情况以及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计算出企业综合得分,并将企业分成A、B、C、D四类;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占地0.33公顷以上),依据企业亩均投资、亩均税收、单位用电税收、吸纳就业人数等指标情况以及是否持有专利计算出企业综合得分,并将企业分为B、C、D三类。
建立传统特色产业企业评价体系。对达到一定准入条件的新会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企业单独进行效益评价。依据企业亩均税收、吸纳就业人数等指标情况以及是否位于产业集聚区、是否属于“四上”企业、是否持有自有商标、是否持有专利、是否属于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是否开展线上销售、生产场所是否符合有关部门规范要求计算出企业综合得分,并将企业分成A、B、C、D四类。对于未纳入评价的企业,由有关部门制订专项规范提升工作方案。
建立区域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镇、村工业园区(工业集中点)依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工业园区经营主体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平均效益、A-D类企业比重结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数量、园区建成区容积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业集聚度等指标情况,计算出园区综合得分,并将工业园区(工业集中点)分成B、C、D三类。对于分散且有工业经营主体3家以上的其他工业布点,原则纳入C类或D类进行管理。
差别化配置资源
引导企业提升亩产效益
方案明确,将实施差别化资源配置措施,包括存量企业差别化政策措施、镇(街、区)奖惩措施和镇、村工业集中点差别化政策措施等。同时,优先扶持A类企业,激励提升B类企业,改造升级一批低效企业和工业园区,限制倒逼一批落后企业和产能。
根据企业效益等级评定结果,在用地、用能、用水、排污、财税、金融等方面依法实施资源要素供给价格和供给方式差别化政策措施,加大对A类企业的支持力度,倒逼C、D类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引导企业提升亩产效益。
同时,将企业效益等级评定结果定期抄送有关部门、信用等级评价机构,并作为有关考核和评价的参考指标。
新闻推荐
建设新会区供销社 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中?心 省市区携手 打响新会陈皮品牌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任晓盈)4月28日,广东省供销社调研组一行到新会区供销社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中心以及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