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减负担 保用工 稳就业
4月3日上午,18名湖北荆州市区和公安县务工人员搭乘返岗专车抵达江门,医护人员为务工人员检测体温,工作人员登记健康绿码等信息。 市人社局开展党员“暖企行动”活动,为企业送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
4月3日上午,历经20多个小时跨越1000多公里后,载着持有健康绿码的18名湖北荆州市区和公安县的务工人员返岗专车抵达江门,这已经是市人社局与商会合作组织的第二辆湖北返邑专车了。“真的很感谢人社部门和商会帮我们办理各项手续,让我们可以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江门真温暖!”工人们说。
出台落实“援企减负12条”“引导务工人员返岗5条”等政策,新增疫情防控期吸纳就业、职业介绍、招工、延迟复工等补贴补助,开展“零接触”网络招聘,组织包车、高铁专列缓解企业用工需求,为865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就业跟踪服务,组织3所技工院校逾1000名学生助力100多家企业支复工达产……自疫情发生以来,市人社局党组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先锋队”,组织人社系统党员干部们履职尽责、勇挑重担,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在疫情防控上彰显力度,在服务保障上落实举措,全面履行人社职能,积极开展减负担、保用工、稳就业等服务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A全面落实纾困政策
加大为企业减负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人猝不及防,实体经济也因此遭遇严重考验。为此,江门市人社部门自2月起,及时发布了一系列扶持企业的抗疫政策,其中,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大大缓解了江门市各类企业资金压力,让他们“松了口气”。“我们公司作为服务业类型的企业,员工数量多,日常的人力资源成本占比大,这次的减免政策对我们企业来说真的是重大利好,能够帮助我们消除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蓬江区大昌超市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张伟民如是说。
据介绍,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主要包括减免中小微企业、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2—6月社保单位缴费,减半征收大型企业及其他单位2—4月社保单位缴费,允许困难企业延缴、缓缴社保费等措施。此外,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江门市还继续保持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3%,继续实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并延长执行期限至2021年4月30日,继续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据统计,预计可为7.08万家用人单位降低社保成本32.25亿元,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3.25亿元。目前,已退还3.05万家用人单位2月缴纳的1.5亿元社保费,4710家企业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96亿元。
除此之外,江门市还新增设了疫情防控期吸纳就业、职业介绍、招工、延迟复工等多项补贴补助,减轻企业招工成本。目前,第一季度审核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669.72万元,惠及企业287家、劳动者1607人。出台“引导务工人员返岗5条”新政,明确加大力度开展政府包车、铁路专列、专门车厢等接送服务;为包车接回异地务工人员的企业和自行返回的员工提供交通补贴。第一季度审核发放企业包车补贴、员工交通补贴16.32万元,惠及企业95家、员工858人。
B全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人员上岗,机器才响”,疫情当前,春节“用工荒”难题愈演愈烈。春节后原本是招聘会高峰期,但由于疫情影响,江门市将招聘“主战场”转移到了网络,并加足了马力,多渠道为企业搭建招聘平台。
春节刚过,市人社局就联合了13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全市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全流程免费线上公共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共举办网络招聘会65场次,促进6159家次企业与8.14万人次求职者进行对接,促成9195人成功就业。同时,依托“南方+”客户端的渠道优势,搭建起了“邑企圆梦”线上招聘平台,共组织46家重点企业到录播间宣讲,发布3000多个招聘岗位。
“共享员工”调剂模式是江门市人社部门在疫情期间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我们聚焦重点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行业间、企业间用工调剂、共享。比如,蓬江区发动逸豪酒店、丽宫酒店等粤菜餐饮企业组织包括一批粤菜师傅在内共150名员工,加入到海信电子各条生产线操作岗位上。新会区发动20名建筑、服务业从业人员赴口罩生产企业上班,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滞留当地无法返岗的问题,市人社局持续通过组织包车、高铁专列等方式为用工紧缺的重点企业提供“扶贫返岗直通车”“劳务协作返岗专列”,已为逾千家企业组织接送异地务工人员1万多人返回江门。
疫情期间,市人社局还安排了专员开展“一对一”对接服务。全市共为865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就业跟踪服务,并针对27家防疫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建立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机制,累计解决1043名用工需求。
除此之外,市人社局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化”专业作用,对向重点企业成功介绍首次到江门就业员工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400元/人的补贴。组织4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成五邑企业“复工战”HR先锋队,共681家企业在七大网络招聘平台发布岗位招聘信息7395条,拟招聘2.2万人,为5.13万人提供求职与岗位对接服务。
C实施三大培训工程
发挥技能抗疫独特优势
疫情期间,江门市技师学院先后组织近400名汽修、电气自动化、先进装备制造等专业学生,来到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顶岗实习,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这群学生来得太及时了,经过短期培训,他们很快就能上手一些简单的操作工作,极大缓解了企业的用工压力。”接收首批实习生的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开民说。
3月,市人社局印发了《江门市推动“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助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方案》,全面构建起“广东技工”顶上去、“粤菜师傅”跟上去、“南粤家政”补上去的“三位一体”技能抗疫新局面。
除了组织江门市3所技工院校逾1000名学生分赴100多家企业助力复工达产外,推广线上培训助力企业稳岗、职工适岗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自疫情发生以来,市人社局全面推广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开发各类线上培训资源,鼓励企业组织员工利用网络渠道结合自身需求开展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共组织270多家企业、2.8万名员工开展培训备案。
同时,江门市还开展形式多样的“粤菜师傅”“南粤家政”送温暖活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如“粤菜师傅”送餐行动,组织粤菜餐饮企业持续为各医院、高速测温点的一线防疫人员免费提供爱心餐饮。创新“粤菜师傅”配餐服务,组织197家粤菜餐饮企业提供预订预定式配餐服务,每日有5.1万份餐饮通过该方式惠及企业及消费者。实施“南粤家政·同心战疫”服务项目、“关爱江门赴鄂医疗队员家庭公益活动”,聘请有资质的家政服务企业,为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等前方防疫人员免费提供家庭照料、居家清洁、送菜上门等服务。
文/图傅雅蓉李伟良
新闻推荐
大道博富 筑善致远 共克时艰,与江门一起走过的百日战“疫”路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在宏大的历史性事件面前,每个人都是亲历者,而2020年的新春,注定让人难忘。一场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