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工信局奋战在应急物资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全面复工复产“第一线”,国务院、工信部、省工信厅屡发感谢信“点赞” 百日战“疫”尽显责任担当
?盈丰公司等防护服压条机生产企业贡献了全省一半以上产量。 ?舒而美公司紧急复工复产,缓解了口罩紧缺局面。
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的春节,从清晨到夜深,市工信局大楼里的办公灯光从未熄灭,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忙碌着。
市工信局作为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牵头单位,主要担负着应急物资生产调度、生活物资保障,国家应急调度以及省收储任务,而挑起这份“重担”的是以局领导为组长、业务和青年骨干为核心的专责机构。
从最初不足10万只的口罩日产量飙升至400多万只;从紧急“重启”到如今累计生产防护服压条机3500多台,占全国调度量接近一半,防护服胶条占全省产量96%以上,满足近9000万套防护服生产……凭这份“战果”,江门市人民政府、市工信局以及蓬江区、江海区工信部门获得了国务院感谢信的“点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从零部件以及材料供应、用工、技术改造、资金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扩产。”感谢信中是如此地高度肯定。
从提前按下复工“重启键”,到吹响全面复工“集结号”,这场百日作战中,市工信局尽显责任担当,突出事迹不断涌现。如今的江门机器轰鸣、马力全开,他们是这片繁华的“幕后功臣”。
A“突击队”
助企以最快速度复产达产
如何最快按下复工“重启键”,保障防疫物资生产?疫情就是命令,市工信局迅速组建“突击队”——应急物资生产小组,积极协调市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通力合作,推动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火速恢复生产。
组长陈天水带领组员加班加点,编制了70家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综合台账,迅速收集整理涉及全国各地100多家应急物资主要原料供应商信息。为尽快疏通供应链上下游,推动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应急物资生产小组除通过省“直通车”平台协调供应商所在地政府外,还前往东莞、佛山等地,直接协调重点供应商为江门市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保障原料供应。组员冼学文、苏景垣、蔡琳俐、越超、朱毅雯、苏珊珊、姚银涛克服家庭困难,加班加点工作;容文威、甄翠艳在大年三十奔赴舒而美公司,动员和协助企业马上恢复生产医用口罩。
此外,为平衡省级口罩收储任务重与全市口罩紧缺的矛盾,以及协调压条机、口罩机、熔喷布等紧缺设备和材料的调度,担任物资保障组负责人的局领导余中华、莫兆汉经常与市防控物资保障组研究收储工作,并通过上门汇报、电话沟通等方式,积极与省物资保障组负责人进行密切沟通协调。为加大关键设备供应,支援全国抗疫,局领导还动员盈丰公司将防护服压条机图纸和技术无偿提供给国企、央企,“小手拉大手”,快速扩大产能。
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
从2月10日起,江门市工业企业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市工信局作为市复工复产工作协调小组牵头单位,同时牵头负责工业及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在局内部成立了复工复产工作小组挑起大梁。
组长崔忠波带领吴国民、谭毅敏、林社锡、吴健雄、陈伟栋、郑兵等成员,迅速制定出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扶持政策,重点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供应链紧张、用工短缺、防疫物资不足等问题。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的政策宣贯,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和兑现各项扶持资金。为20家企业兑现400万元提前复工奖励;为6家防护服压条机企业争取省级扶持奖励资金754.90万元;为江门市47家纳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授信近21亿元,发放加权平均利率为2.33%的贷款合计13.53亿元。
此外,市工信局还积极协调做好全市重点产业园区企业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动工业园区复工复产,至4月上旬,全市重点产业园区5000多家企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B“调度员”
“5+2”“白加黑”成为常态
这期间,市工信局物资调度小组还肩负着防控物资总调度工作。战“疫”初期,医疗、公安、交通、基层社区等各条战线,以及复工复产、群众生活对口罩等防控物资有着较大需求,“僧多粥少”。梁植朋作为小组负责人,带领组员陈振华、梁业旺、雷路华、谭自立、吴灼鹏、曾春桥,每天收集好各单位各领域的申请后,在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和一线公共服务基础上,尽可能平衡各方需求,全力确保申请单位次日一早领到物资。“白加黑”、“5+2”成为工作常态。同时,调度小组联合多部门在短时间内快速开发并上线应急物资调度系统,大大提高了应急物资调度效率。
短短两个多月,小组处理物资申请近2000份,调度各类口罩600万只、医用防护服15987件、红外测温仪2994个、75%乙醇58690瓶等,有效保障各方需求。
C“宣传员”
让“江门制造”声名远播
这期间,市工信局宣传组在市委宣传部指导和支持下,及时向媒体提供江门企业捐献物资驰援湖北、武汉,尤其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故事;把握国务院三次点“赞”契机,掀起“江门制造”战“疫”宣传热潮;同时,以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为平台,进一步打响“江门制造”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各类媒体刊登转载“江门制造”支援抗疫的相关报道500多条,总阅读量超3000万人次。其中,新华社《防疫战中百舸争流的“江门制造”频获点赞》在短短6小时内阅读量过百万。同时,市工信局宣传组还以参与战“疫”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为切入点,主动配合市委组织部,协助开展相关宣传。
此外,市工信局通过深入调研,撰写两份参与战“疫”的“江门制造”深度调研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
D“粮草官”“安全员”
保市场供应稳民心
除防疫物资外,市工信局还积极配合市商务局等部门做好生活物资保供工作,成立生活物资保障小组,定期监测和上报康师傅、顶津、嘉士利、怡宝等生活必需品企业的生产情况,协助稳定民心。
市工信局还成立交通文旅小组、社会稳定小组,按照市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此外,市工信局还派出一批党员干部支援新会区会城街道明翠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E“感谢信”
为缓解物资供需作出重要贡献
市工信局的战“疫”主力军们,默默地在隐形的战线上奋战着,他们在战“疫情”中发挥奉献精神,换来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除国务院发来的感谢信外,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一组也先后3次发来感谢信,工信部驻省特派员、省工信厅主要领导还多次批示,表扬江门市在防疫物资保供方面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的重要贡献;江门市欧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赠送锦旗感谢市工信局为其排忧解困。
相关链接
为复产达产按下“加速键”
2月10日,全市工业企业开始复工复产。
市工信局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从落实政策、暖企稳企、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加强金融保障等多方面着力,为江门市工业企业尽快复产达产扩产按下“加速键”。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落地,为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扩产带来持续“利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工信领域已兑现各项政策扶持资金合计超过1.7亿元,支持企业(项目)363个,包括为新会区维达纸业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兑现超1亿元技改专项资金;为297家新上规企业兑现省级工业“小升规”专项资金2970万元;兑现第一批“上云上平台”服务券51张合计约1290万元等。另外,还通过“政银保”融资项目为1742家企业发放贷款20.08亿元。
截至4月23日,已复工工业企业19997家,复工率96.6%,规上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产值前100强企业全部复工,规上企业产能利用率(达产率)超90%。
新闻推荐
江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公布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93亿元
江门日报讯(记者/梁佳欣)近日,市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一季度,江门市经济逐步恢复,各项主要经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