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战 召必回 看江门退役军人的本色担当
守好集中隔离酒店第一道防线的退役军人苏润祥。 在椅子上睡着的胡泰洪。 张德业下车间抓生产抓质量。
2020年的春节,似乎注定就是那样的不平凡。不走亲,不聚会,不来往……这别样的节日气氛中,我们经历的其实还很多。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广东正式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倡议,号召退役军人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加油助力。
同时,及时成立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创新网上办公新举措,通过建立微信、网络视频会议、网上业务会商、网上办公等新举措,参与村(社区)防疫一线、宣传防疫一线、小区防疫一线,将上级防控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发挥“345”队伍作用,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市系统组建“三个队伍”暨复工复产先锋队、退役军人志愿义工队、老兵志愿先锋队;充分发挥“四类群体”暨党员、退役军人、军嫂、双拥专职人员作用;深入“五个一线”暨社区防疫、复工企业、高速公路出入口排查、疫情检查“小岗亭”、机场“五个一线”参与防疫工作,在防控工作中展示了退役军人系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担当作为的工作干劲。
A退役军人企业受国务院点赞
老兵张德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这次任务十分重要,我们必须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江门市江海区业伟成机械厂相关负责人张德业斩钉截铁地说。他说的就是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和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保障一组发来的生产任务:防护服压条机、口罩机生产,2月15日前生产压条机10台,2月25日前生产压条机20台。
张德业是一名退役军人,早在大年初三时,张德业就向有关部门申请复工复产,希望能为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年前生产了一批,复工后也生产了一些,2月15日的任务可以顺利完成。”张德业在心中默默计算,也庆幸自己提前做好复工准备召集了工人,在原本不足的生产力上,还是完成了任务,没有拖防疫工作的后腿。但很快,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受到疫情影响,不说员工不齐,就是生产所需要的钢材、配件等生产材料都不足,接下来的任务,比较艰巨。”他表示。
“帮!协调一切资源做好任务生产保障,协调解决。”江门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一致决定。2月10日一早,各助力企业到达张德业工厂会议室。“我们当中有些成员的企业本身也是生产相关原材料的,还有些是有采购经验的,于是大家抓紧复工的复工,联系供应商的马上联系供应商。”相关工作人员说,广大人民群众也十分支持他们,有些供应商虽然不是退役军人,但知道消息后,都积极支持。此外,江门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还发动了一批退役军人志愿者,走进车间做工人,为防护服压条机等机器的生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月28日,江门市双拥办会同爱促会组成志愿服务队一行12人再次来到该厂,帮助完成新一批压条机近50台生产任务。在战友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张德业如期完成了工作任务。3月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出感谢信,其中对业伟成机械厂给予了高度“点赞”。
近日,国内疫情趋于稳定,4月23日,张德业向笔者表示,随着工人的回归,产能已经恢复,还收到了不少国外订单,但依然随时准备着国家的号召与命令。“我们依然在积极准备,只要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炮兵张德业随时准备!”张德业说。
B站好守好指定隔离酒店第一道防线
退役军人苏润祥和他的战友们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我们不建议您入住隔离酒店,请您稍等,我会将相关情况向上级汇报,结果很快给您。”2月初,正在蓬江区金康桥酒店值守的广东中特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下简称“中特卫公司”)工作人员、退役军人苏润祥,再次将不符合隔离条件的市民拒之门外,他说,“经核实,本人及其家人并未有离开江门,并且没有接触到湖北来客,且测温正常,我们都是不能让他们入住的。”据了解,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拒绝市民到指定隔离酒店入住,“资源有限,我们也有工作要求,要把房间留给有需要的人。”他表示,虽然有人不解,甚至有所恶言,但依旧坚持原则。
据介绍,自1月27日开始,江门市共提供了7个指定隔离酒店,其中有5个就是由江门市中特卫公司负责值守第一道门。据了解,中特卫公司是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的一个成功案例,其中员工也多为退役军人,在疫情期间,中特卫公司的众多退役军人正冲锋在前,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处处彰显着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优秀品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责任与担当。
定点隔离酒店常遇到一些惊慌失措的人,苏润祥与记者分享了他的一次经历。大约在2月中旬,正在给隔离人员做检查登记的他发现了一名外省人士并不符合隔离标准,他按照程序劝导以及上报时,这名人士却告诉苏润祥,如果他不到隔离酒店居住,会面临一个无家可归的状况。“因为小区不让他回去,如果隔离酒店不收他,那他当晚就没地方去了。”苏润祥了解情况后,马上向上级汇报,并且在做好守卫工作的同时,与酒店沟通解决办法。最终,在苏润祥与各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做好防护措施,让其在酒店暂住,然后帮助其回家。
根据江门市疫情防控情况,中特卫公司决定将蓬江区定点居住酒店的维护工作由公司党支部多名久经考验、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和退伍老兵担任。“我大概1月29日下午2点半接受任务,当天下午3点第一支党员老兵先锋突击队就完成集结任务。”有着30多年党龄的退伍老兵苏润祥回忆,每天早上7点骑摩托10多公里赶到值班点,为不让家人担心,接听电话都是在阳台和厕所。
如今,定点隔离酒店仍然迎接来自湖北武汉的旅客,给予他们休憩的港湾。同样,苏润祥和许许多多的退役军人正在守卫这里的第一道防线。
C白大褂下的军人心
坚守在抗疫一线的胡泰洪
2月16日下午2点左右,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科办公室,一名身着紫色隔离服的中年男子倚在椅子上眯着了,这一幕被他的同事拍照后发到了科室工作群,并配以图说“主任坚守在一线的第28天!”引来同事致敬。
故事的主角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科主任胡泰洪,他今年54岁,从医30多年,曾于1995年至2004年当过9年军医,期间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感染科参与98抗洪救治工作,是抗洪英雄李向群的主治医师。当疫情发生以来,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他再以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身份,和其他医护人员一道,坚守工作一线,并向党委请战,表示要到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去战斗,“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他表示。
市五邑中医院作为江门市新冠肺炎的后备定点收治医院,承担着繁重的病人排查工作,其中的感染科作为“主战场”,必须严防死守,确保排除一切危险因素。胡泰洪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查房时穿防护服,在办公室穿隔离衣,其间尽量避免喝水、上洗手间,也经常忙到顾不上吃饭,晚餐可能要到八九点才吃。半夜起来接诊病人已成为常态,休息时也经常接听到病人病情变化或工作电话,所以很少整夜休息,正是因为如此,才被同事拍到自己因为困乏不知不觉倚在椅子眯着的照片。”
胡泰洪的孩子在外地,本来计划春节回来团聚,然后一起去旅游,疫情发生后,他就让孩子不要回来了,因为没时间陪他,紧接着,胡泰洪便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并一直坚守在一线,重点从事患者的排查工作,至少排查了住院病人60多例,发热门诊平均每天30人左右,共数百人。要知道,排查工作本就繁琐,当遇到一些需要隔离观察却不愿隔离的患者,还要耐心给他们普及防护和法律知识,帮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因此,常人难以想象的情形,恰恰是胡泰洪连续30天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常态。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稳定,江门市被列入低风险地区,胡泰洪的工作也随着减轻了不少,在隔离14天后,他回到了家。笔者问他,记得没回家多久了吗?他摇了摇头,说:“不太记得了,一直在工作,不敢想时间,应该有许多个时日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江门市退役军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充分发挥军人优势,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携手抗击疫情,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疫情防控战"疫"答卷。
文/张华炽
图/受访对象提供
新闻推荐
五邑同心,其利断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区四市精准施策,实施网格化防控,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护墙”;以党组织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