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党员干部勇战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前线 守住疫情“外防输入”第一道关卡

江门日报 2020-03-26 08:40

江门市党员干部成立了工作专班进驻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和珠海口岸,专人专车将入境来江返江人员接回江门,严格落实闭环防控。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傅雅蓉

通讯员江组轩

“欢迎回家!请坐下耐心等候归程专车,我们免费提供了食物和水,有任何身体不适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这是市商务局市场建设管理科科员黎锡尧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的温馨话语。在机场、口岸候客大厅摆放着“江门欢迎回家”水牌的工作台前,黎锡尧和其他工作人员适时向入境人员递上食物、矿泉水,热情地指导他们登记个人信息,不厌其烦地解读江门的安置政策,有礼有节,使入境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家乡人民的关爱关心。

江门是中国侨都,有4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107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数万境外乡亲回乡。如今疫情当前,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防控任务艰巨,江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主动担当作为,坚守岗位,抓紧抓实抓细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

源头防控打好“乡情牌”

当下,疫情防控仍处在最关键阶段,防控工作重心转为防止境外输入。为了有效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境外输入,江门市进一步加强了境外返乡人员的排查管控服务工作。

江门市各级侨联、侨务部门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海外顾问、委员以及侨胞的联系,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海外社团微信群等渠道密集发出告知书、温馨提示等,及时告知现阶段防控规定,呼吁华侨乡亲配合做好“外防境外输入”的有关工作,劝导海外五邑籍侨胞谨慎考虑跨国旅行和暂时取消返乡计划。

市侨联党组还指定了专人通过微信、电子信箱及时向全球500多个社(侨团)及1200多名五邑籍重点侨领、侨胞和侨资企业负责人发出《境外五邑乡亲回乡问卷调查》,并请他们及时转达到各自社(侨)团成员和涉外员工,让有意回乡的海外侨胞填写好有关调查信息,为江门市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工作做好海外宣传引导,据问卷调查统计和掌握的情况,今年回乡的侨胞将比往年清明前后时间段大幅减少。据统计,截至3月21日,市侨联已发送温馨提示和告知书1000多封。

主动请缨打好“防控牌”

如今,机场、口岸等地已成为疫情防控的又一“战场”,虽然江门没有机场和口岸,江门市广大党员干部仍然主动请缨,成立工作专班进驻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和珠海口岸,专人专车将入境来江返江人员接回江门,严格落实闭环防控。

市商务局召集40多名党员和干部职工,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境外人员接转运工作当中,并制定了专班工作方案、防控工作指引、接运境外旅客工作指引等文件。市商务局口岸管理科副科长严泽宏和投资服务科军转干部范超舍小家为大家,把各自卧病在床的妻子、父亲托付给家人,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对妻子,我的确有愧疚。但我是广州专班的组长,这里更需要我。”严泽宏这样说道。

市卫生健康局机关4名党员干部和市直医疗单位8名医护人员也担负起了机场入境的驻点任务,24小时对入境人员进行内部登记、现场防控、分流人员。入境人流量大,工作任务重。该局机关第一批党员陈胜和年龄已超过50岁,但他仍然努力克服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扬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完成任务。

贴心服务打好“温情牌”

“隔离病毒,不能隔离人心”。在做好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同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用实在的举措、周到的服务温暖侨胞之心。

市侨联党组执行24小时值班机制,开通24小时电话和微信咨询,及时回应境外乡亲的合理关切,主动联系全国各地12家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家,协助海外侨团采购一次性医用口罩等医疗物资。

市外事局更是在前期成立的江门市防疫外事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对外事志愿服务提出“四个一”,分别是一个健康观察全流程图、一份健康观察温馨提示、一次以上沟通关怀、一张慰问卡,让外事志愿服务充分融入防疫情输入闭环管理和健康观察全流程,落实落细体现侨乡人文关怀。

新闻推荐

格桑花、禾雀花盛放,黄沙蚬上市…… 江门乡村游逐渐“回暖”

格桑花海俏丽动人,美景让人沉醉。桑果挂满枝头,等着游客来采摘。黄沙蚬上市季,粒粒鲜嫩清甜。时下,春光明媚,气象万千,正值一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