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支援湖北医疗队四名队员平安归来 这段经历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记忆
过去的3个多月时间里,湖北的疫情发展牵动了亿万同胞的心。2月11日,开平派出4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支援抗“疫”工作,他们年龄最大37岁,最小28岁,均来自开平市中心医院,分别是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温嘉强、重症医学科护师梁玉明、急诊科护师谭秀清、重症医学科护师劳源源。3月20日,4名医护人员已平安归来。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有什么感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温嘉强:
等疫情过去带上家人到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
温嘉强,37岁,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2009年自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家乡开平,进入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从医11年间,他经历了不少这般惊心动魄的时刻。他曾为一名感染了H7N9型的危重病人进行插管治疗。“在进行插管治疗之前,那名病人尚未确诊感染了H7N9,只是疑似,所以当时可以说是面临了一些未知的风险,但那时候也没想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这些事情,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抢救病人。”他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时刻关注着疫情动态,也早早做好奔赴一线的准备。当开平市中心医院发出征召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报名。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应起到带头作用,在疫情前面不退缩,坚持到底。而家人的全力支持,更是让作为家中独子的他少了许多顾虑。“我爱人在出行前亲自为我理发,并默默写下"平安"二字放在行李箱,预祝我们平安归来。我的女儿还特地为我画了一幅画,让我到了湖北后要天天拿出来看。她说:"爸爸,你在外面跟病毒打仗,我跟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等你回来。"”提到家人,他的话语间充满了温情。
3月6日,温嘉强参与了公安县首例应用床旁CRRT治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的紧急救治。通俗而言,CRRT治疗就是“人工肾”,针对肾功能衰竭的患者,CRRT治疗可以替代患者肾脏完成重吸收,过滤原尿中的杂质,并为患者补充氯离子和钾离子等。
该名患者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同时身患慢性肾衰竭,已到达最严重的尿毒症期。在感染新冠肺炎前,他要每周做血透。此前,他曾转送到荆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在达到出院标准后,回到公安县人民医院进行后续隔离与救治。因为这是疫情期间公安县唯一一例需要上CRRT的病例,情况危急,刘凌云队长立即拍板决定组建CRRT小组。江门、云浮和中山医疗队分别选出5位、3位、2位具有CRRT治疗经验与危重症专业的医护人员,组成了治疗小组,每天对患者进行8小时的CRRT治疗。
“经过我们的治疗之后,病人的食欲、精神等方面都好一些,他自己也感觉舒服一些,还有肾功能也有所改善,呼吸平顺,生命体征平稳。”温嘉强向记者介绍,3月8日,经过3天急救后,该病人脱离危险,从感染科转到血透室继续治疗。与此同时,当天,公安县最后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登上负压救护车,前往荆州市定点医院继续治疗,也标志着公安县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实现“清零”目标。
这次抢救只是众多紧张时刻的小小缩影,在公安县,温嘉强不时要面临着各种突发情况,他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多年经验,直面病毒的挑战。
在公安县支援期间,温嘉强的时间安排满满,除了每日在医院开展值班、救治工作,余下时间也是一刻不停歇。“我们下午一般会进行视频会议,与其他医生一起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到了晚上,我一般会利用这难得的自由时间对一天所遇到的治疗情况进行复习,并学习一些治疗方面的最新知识或视频会议上提到的内容。”他说。
直至公安县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实现“清零”目标后,他才有了真正休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有所收获。“近几日空闲下来,我从当地一些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公安县的一些历史。这座城市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建有多处防洪堤和南北两水闸,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为保卫武汉,多次自愿泄洪分流,每当泄洪而致"发大水"的时候,当地的人民都会主动参与抗洪。所以我觉得,公安县是一座英雄城市。”他表示,等疫情过后,以后有机会的话,还会带上家人来这边看看,跟公安县这边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聚聚。
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梁玉明
病人真诚的笑容给人带来温暖
“在护理工作中得到了病人的肯定,得到了同事、队友们的认可,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梁玉明说。
梁玉明是一名重症医学科护师,从业16年,投身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1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毅然投身于抗“疫”前线,主动要求奔赴湖北抗击疫情。出征前夕,她特意把头发剪短了,以便于穿戴防护设备。她认为,更好地保护自己,才能护理更多的病人。“治病救人是我们医护人员的使命。”她说。
在公安县支援期间,梁玉明每天都十分忙碌、辛苦,一天的工作时间大概有4-6个小时,加上穿、脱防护服以及进行消毒,一天下来,总共有7-8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能上洗手间。“对于我来说,最辛苦的还是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我感觉喘不过气,特别是护目镜,压着脸颊特别疼痛。隔离病区内是没有安装电梯的,有时候我需要带着患者跨楼层做检查,在1楼和3楼间来回跑,衣服经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护目镜上的雾气也越积越多,最后都凝成水珠滑落下来。此外,一层又一层的防护装备,使我给患者进行基本的操作如验血等,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困难。”她说。
但是,即使再苦再累,梁玉明对患者也是一如既往地耐心温柔。她的爱心与细心,给当地患者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
有一次,梁玉明将要跟队友们“转战”公安县人民医院医学观察点A区,她在给之前住在公安县中医院三楼的一位老婆婆进行宣教时,老婆婆突然捂着眼睛哭起来,她告诉梁玉明:“我搬到这里来,怕孙子和儿子不知道,也担心他们,我们全家都在不同的地方隔离了。”了解到老婆婆的情况,梁玉明耐心地安慰她:“不用担心,你的家人已经知道了,放心吧!不要哭,有我们在。”在这之后,梁玉明经常关心、鼓励老婆婆。后来,老婆婆握住她的手说:“你们不要走,我舍不得你们,你们对我这么好。”梁玉明对老婆婆说:“你放心,我们广东医疗队也搬到这里来上班,和你们并肩作战,直到你们康复出院我们才撤离。”看到老人家终于笑了,不复当初消极悲伤的模样,梁玉明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还有一位姓刘的伯伯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受到梁玉明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刘伯伯出院那天,梁玉明没有值班,于是,刘伯伯通过梁玉明的同事拿到了她的电话号码,第二天特意打电话感谢她,甚至称她为“救命恩人”,还让自己的女儿也加了梁玉明的微信,再次跟她道谢。
发生在梁玉明和患者之间的小故事还有很多,而患者们的友善和关心,也给她带来了无限感动。“这里的患者们对我们都十分友善和关心。每当我护理病人的时候,听到他们各种感谢的话语,看到他们脸上真诚、感激的笑容,就会觉得如春天般温暖,一切生理上的难受与疼痛好像都被暖化了。看到他们坚强、积极、乐观地对抗病魔,更是让我觉得,即使再苦再累,也要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让他们看到希望和未来。”
3月20日回到江门后,连续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梁玉明终于有时间好好休息,对家人的挂念也随着离家距离的缩短而有所缓解。“上周五我回到江门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家人,跟他们报了平安,让他们不用再为我担惊受怕。”她说。
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劳源源
遇到苦活累活总是冲在最前
“在众多的报名者中,虽然我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将会以一名男护士的担当和责任去完成这次的抗"疫"使命。”2月11日,出发前往湖北前,劳源源铿锵有力地说。
劳源源,32岁,开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2011年毕业后便进入开平市中心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拥有8年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经验。回忆起当初毅然请战驰援湖北的心路历程,他仍历历在目。“那天刚好是除夕,我通过电视新闻知道广东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机会,如果江门也要派遣医疗队前去支援,我也要试一下,在这个关键时期,国家有难,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有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尽力帮助国家度过这个难关,去帮助全国人民尽快恢复健康。”他说。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公安县支援期间,尽管初时遇到各种不适应的问题,但他都通过请教当地医护人员经验等方式一一克服,遇到苦活、累活,也是冲在最前,充分展现了一名男护士的担当。
他还跟记者分享了初到公安县时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刚到公安县时,防护服的尺码不太齐全,尤其是大码的防护服较少,而我刚好身形比较高大,分到的防护服不是那么合适,穿上防护服后常常需要"缩着身子",当时感觉又窘迫又有点好笑,幸好不久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他笑着说。
“战友”们的互相关心、照顾,也让他倍感温暖。“刚到公安县,我在一次搬运医疗队物资时,不小心拉伤了腰部肌肉,幸好有江门五邑中医院的彭景钦医生帮我做了针灸,缓解了疼痛。另外,我们的上班时间使得三餐问题是比较麻烦的。但是"战友"们都很有心,没上班的队员每次都会帮忙留好饭,并会预算好时间帮我们热饭,所以我们每次下班回来洗完澡后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平时穿脱防护服时也会互相帮忙。”他告诉记者。
劳源源在公安县中医院的最后一个夜班期间,医院新收治了一位曾参与建设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工人,2月22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并出现头晕、头痛及血压升高等症状。出于好奇,劳源源问他,当初是出于什么原因决定到武汉这么高风险的疫区去工作。他笑着回答:“我没什么本事,就会干这个,刚好那边需要人手赶工程进度,就过去了。这里是我家乡,我希望它尽快好起来。”“那位工人的想法很淳朴,也没有太多高大上的理由,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让我想到此时此刻,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人在默默奉献着,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和我们一起努力着,上班的劳累、艰辛仿佛也不算什么了。”劳源源说。
如今,结束了一个多月支援工作的他正处于休整时期,但休整不等于“停下来”,他正抓紧这机会继续自我充实,“这段时间我会好好利用,看看书,在房间做做运动,不能完全"停下来"”。
开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师谭秀清
被保护者成长为坚强守护者
谭秀清,28岁,是急诊科的一名“小”护士,也是护士长的得力助手,年资不高却有着较丰富的急诊工作经验,是一个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2003年抗击非典,那时候的她还是个小学生。电视上医务人员奔忙一线的身影在小小的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医护人员的她毅然挺身而出,成为一名抗“疫”一线的“战士”。
从被保护者到一名坚强的守护者,她所经历的远比同龄人多。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奋战在开平市中心医院的发热门诊,年资相对较低的她,不断在防护、知识、技能等各方面进行自我培训,比如利用大家休闲、娱乐的时间,一遍一遍地练习着穿脱防护服,希望熟记每一细节步骤。一遍一遍地重复穿脱,即使是冬天,也练得汗流浃背,但她咬牙坚持了下来,表现出独属于90后的“倔强”。所以在这次遴选中,她能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这批开平驰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护士。“看到医院发出征召通知后,我第一时间发信息向领导报名,当时我们急诊科室也有很多年轻人踊跃报名,竞争激烈,从报名到确认名单也只用了半个小时,知道被选上的那一刻很激动。”谭秀清说。
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谭秀清当时还手写了一封请战书:“疫情肆虐,形势严峻,我深知这场战役的艰巨,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秉承着救死护伤的初心,不计报酬,不计生死,奔赴前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字迹清秀有力,透露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
初到公安县,谭秀清和大部分医疗队队员一样,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她,甚至担心不知该如何为患者打针抽血、做治疗等,这时,患者们却不断鼓励她。看着他们放心的眼神,听着他们鼓舞的语气,她也重新鼓起了勇气,渐渐地,她的护理工作开展得越来越流畅。“第一次成功扎针时,我觉得特别自豪,感觉得到了肯定。”现在回想起来,她依然激动。
与患者们相处的一点一滴,也成了她宝贵的记忆。她与患者们相处融洽,病房里许多患者都喜欢这个积极开朗的小姑娘。2月25日,谭秀清进行查房时,患者黄阿姨一见到她,就高兴地告诉她:“今天胃口好了,可以吃下一碗饭了,你们真棒,但是我今天还是有点头痛头晕。”黄阿姨跟她说,当天早上医生查房时,自己没有告诉医生这一情况,“我只想告诉你,我相信你。”
“获得患者的信任是对我莫大的鼓舞,其实每位患者都有来自对于疾病的恐惧,我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要治疗他们心灵的负担,因为患者的积极心态比任何特效药都有效。”谭秀清感慨。
“愿来年春天,黄鹤楼上看汉江澄澈,已是新篇。”在离开湖北前,谭秀清留下了这样一句祝福语。
文/江门日报见习记者/周佩琳
通讯员/何博鹏
图/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开平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获评A级 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上狠下功夫
江门日报讯(记者/敖转优通讯员/戴秀华)日前,江门市2019年度各市(区)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结果出炉,开平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