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播种忙 江门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引导农民抢时节投入春耕备耕生产
昨日,2020年江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台山市海宴镇南丰村召开。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吴亚玲、江门市副市长王长青等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王长青对全市春耕春种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他强调江门各地要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引导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全面推进春耕备耕生产各项工作;抓好高标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抓好山塘水库蓄水保水工作,保障农田生产用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全、实用性强、含金量高的支农服务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广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确保今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周颖森、园园、江农轩
现场:水稻机、农用无人机穿梭插播
在昨天的春耕活动现场,有关部门专门安排了水稻机插示、农用无人机条播演示等活动,现场还进行了省农科院科技下乡交换仪式。记者了解到,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直播,直播效果成行成距,免去育秧环节,不仅提高春耕生产效率,还节约劳力、节省了成本。
据了解,活动现场使用农用无人机条播的种子即为海水稻种子,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性,2019年,台山市海宴镇政府与特种稻海稻86的持有者陈日胜教授在海宴华侨农场建立了海水稻研究院,开展海水稻的选育、试验与示范等工作,截至2020年春季,已经实现种植的面积接近1000亩。
据统计,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大约是传统播种方式的6倍,无人机采用植保无人机精量播种方式,省去传统水稻种植需要人工播种、秧苗管理、拔秧、插秧等烦琐而耗费人力的诸多环节。今年早造海水稻基地采用无人机飞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效果整齐,能精确控制用种量,不到5分钟就可以完成1亩的播种工作量。
另外,现场还进行条播示范的稻田实施稻蟹共生模式,即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青蟹,使种植与养殖充分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江门市计划播种面积197万亩
据了解,江门市计划春耕播种面积197万亩,其中水稻计划播种面积125万亩,比去年略有增长。截至3月4日已办田约73万亩,完成计划面积58.4%;播秧面积约80万亩,完成计划面积60%;已插秧17.5万多亩,完成计划面积14%。
目前,江门市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堵点,推动农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经营门店尽快开业。推广应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对全市5000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溯源平台管理,全力保障农资安全。据统计,江门全市春耕用肥料储备23540吨,同比增长39%;农药储备998吨,同比增长2%;农膜储备158吨,同比增长3%。
另外,江门市充分发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组织引领作用,推广“一站式”生产托管服务。搞好农机调配检修,组织好跨区作业,保障农机顺利上路下田。全市机耕率99.1%,机插率56.6%,农机总动力约45.21万千瓦,拟投入数量约24699台,维检修数量21143台、培训机手和修理人员269人。
据了解,去冬今春连续干旱,山塘水库蓄水量不足,江门各地制定有效应对灾害的防范措施,重点防“倒春寒”、防春旱。同时,加快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复工开工,协同组织农民工尽早有序返岗复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与此同时,江门还推广良种良法促增产,推广了五山丝苗、华航31号、粤禾丝苗、美香占、象牙香占等优质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5%。江门农业农村部门领导提前下乡实地考察靠前指挥,各级技术人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出台春耕工作指引分类指导农户抓好春耕生产,掀起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热潮。
海宴镇南丰村:
海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
探讨海岸滩涂生态修复
昨天,2020年江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台山市海宴镇南丰村召开。据了解,台山海宴镇南丰村靠近大海,土地盐度过高,难以种植庄稼。南丰村是广东省首个在盐碱地上完成垦造水田项目并种植海水稻的村。原来这里是一块丢荒田,2017年海宴镇政府对南丰村750亩盐碱地进行垦造水田改造,海宴镇政府通过打造农业产业园,吸引了陈日胜教授的海水稻种植团队在此建立海水稻育种基地,2019年晚造亩产突破450公斤。
沿海滩涂地区由于海水渗透导致盐分过高,不能像平原地区一样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因此一直被人们视为“农业荒漠”,但南丰村垦造水田项目的完成,使750亩杂草难生的“农业荒漠”变成了美景良田。南丰村利用盐碱地垦造水田项目并种植海水稻的成功,为利用沿海滩涂盐碱地作为补充耕地作出了参考,同时也为探讨海岸滩涂生态修复开辟一个路径,重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相关链接
恩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齐抗疫保复产备春耕
恩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各实施主体在江门恩平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统筹抓好产业园各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目前,恩平市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簕菜市级产业园、冬种马铃薯产业基地各实施主体已分批有序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如何保证和丰富恩平市“菜篮子”供给?恩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各主体迅速反应,向政府部门提出了尽快复工复产的意愿。他们在恩平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帮助下,克服了口罩、测温仪等防护物资短缺,复工条件不足的困难,陆续实现复工复产。至2月20日,恩平市省级丝苗米产业园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员工均为本地务工人员,身体健康,生活轨迹清晰,复工后能正常开展生产;目前,共生产大米500多吨,并收储调运马铃薯2000多吨、蔬菜800多吨,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市场稳定。
恩平市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作为恩平市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小组,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加强内部全体员工防控疫情管理,对全部41名固定工和当季临时用工进行详细摸查,登记造册,并如实上报信息资料。
恩平市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合源粮食加工厂共组织优质水稻种子16500公斤,免费发放给当地种植户种植,并承诺以高出市场价10元每50公斤的价格回收稻谷,并做好备耕各项物资储备工作,落实化肥300多吨、高效低毒农药一批,流转土地11000多亩,建设水稻标准化示范基地一个;恩平市牛江镇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抓好冬种作物特别是马铃薯的抢收工作,在保障市场供给的同时又及时腾出土地开展春耕水稻生产。
不少企业还发挥自身优势,火速捐钱捐物。恩平市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将产业园核心区一幢五层高的办公楼无偿提供给当地镇政府,用于当地外来人员集中观察点,并将复产的第一批价值3.2万元的大米捐赠给湖北一线医护人员和医护人员家庭;恩平市益豚生态农业公司捐赠5万元资金;恩平市广东大广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捐赠价值3万元鸡蛋和4万元资金;恩平市广东聚泉农业有限公司捐赠2万元资金。
新闻推荐
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需求,3月2日,全省中小学校开始了线上教育,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江门广电网络作为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