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出征 侨乡勇士驰援湖北战“疫魔”

南方日报 2020-02-27 07:08

2月11日,江门第二批13名医护人员在江门市卫生健康局集结,前往湖北荆州支援。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

融媒阅读

直播回顾:第三批出发!江门市20名医护驰援湖湖北

“湖北加油,我们来了!”2月上旬,江门首批15名“白衣战士”随省医疗队一起出征湖北,到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接下来的5天,江门市又接连向湖北派出2支医疗队。三个批次共48名医护人员开赴前线,分别于2月9日、11日和14日抵达武汉市和荆州市。

目前,3支医疗队均顺利开展日常医疗工作,其中第一批15名队员入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主要负责轻症患者救治;第二批13名队员联合梅州市,入驻公安县中医院,主要负责轻症患者救治;第三批20名队员入驻石首市中医院,与湛江市潮州市河源市医疗队组成ICU团队,负责重症患者救治。

在湖北战场上,侨乡战士表现出了高度的专业水平。他们收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克服各种客观条件上的困难,与病人们同舟共济,聚力驱散病魔。

南方日报记者张泳渝李霭莹

紧急出征“接到通知时我刚值完夜班”

“今天早上刚刚值完夜班,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就接到鹤山号召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通知。”鹤山桃源镇卫生院内科主治医师廖国宁今年38岁,从接到通知到集结,他只用了3小时。

2月9日上午,江门市首批15名“白衣战士”在江门市卫生健康局集结。随后,他们马上前往广州白云机场,和省医疗队一起出发前往武汉市方舱医院,在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早上8:30收到信息,11:06就出门了。”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黄绍琼的丈夫李健雄回忆。随后,一家四口在半个小时内帮妻子火速整理好了行李,送她出门。10岁的大女儿知道妈妈要去湖北前线支援,而3岁的小女儿只知道妈妈要出一趟远门。送妻子上车后,李健雄在微信给她留言:“老婆,我很担心你,其他不多说了。一切小心,平安归来,平安回家就好!”

援鄂医疗队每次出发都是临危受命,但他们的脸上只有从容与冷静。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呼吸科护士赖阳军来自江西赣州,1997年出生的他是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里最年轻的成员。背上背包,提上物资,他就这样踏上了前往抗疫一线的征途。“我很确定,我要去前线支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希望能尽快打赢这场战役!”他坚毅地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高年资呼吸科医生。17年前的我就在一线,17年后也义不容辞。”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凌云还是研究生时,就曾参加了广州非典抗战。

作为已经有过一次经验的“老兵”,凭着多年在呼吸内科打拼的经验和对此次疫情的了解,他意识到,江门市中心医院作为市内龙头三甲医院,在关键时刻肯定要派出人员援驰武汉。所以,在还未收到上级通知的时候,他就在大年初二写好了请战书,随时在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时候,准备出战支援武汉。

2月13日,江门明日组建第三批医疗队的信息在恩平市人名医院的工作微信群里“炸开了锅”。仅20分钟,就有几十名医务人员踊跃报名。医院及时为他们备齐了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物资。

江门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周津明介绍,援鄂队员出发紧急,带的生活物资都有所不足。目前,他们的日常起居饮食均保障到位,部分欠缺物资,江门市组织了筹措和补充,第一批生活物资已于16日送到了队员手里。随后部分个人防护用品也将有计划地向队员补给。

艰苦作战“为了节省防护服少喝水”

“步骤很多,穿和脱都分别需要1个小时。”2月11日,江门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疫区的第3天。来自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主管护师区燕红临危受命,成为了医院感染管理科专员。因为随时都会收到通知赶赴“战场”,他们要争分夺秒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和“七步洗手法”,做好迎战准备。

与区燕红来自同一家医院的黄景培分享了一个穿防护服的秘诀:为了节省物资,他们将在工作中少喝水少上卫生间,甚至用上一次性纸尿裤。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分4批进入方舱医院,每次工作大概6小时,加上穿脱防护服大概8小时。

紧张的技术培训之后,就是正式的“战场”实战。

2月13日,江门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新会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钟景良第一次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和一位来自梅州的医生一起负责B厅B区的200位轻症病人。“一走进病区,二三十位病人围了上来,问我各式各样的问题。我戴着两层口罩难以呼吸,医院里人很多,感觉有点缺氧,心里很害怕。”钟景良说。

他用笔记下每位病人的需求,安抚病人先回床位等候,再一个个处理,把扎堆进来的病人都安顿好。工作6个小时没有进食的钟景良,肚子已经饿得直叫。凌晨4点他才回到酒店,用豆豉鲮鱼罐头配饭填饱肚子。

生活上、工作中的艰苦,对医护人员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却总是能敲击他们的心房。

2月16日,距离首批医疗队赴武汉开展抗疫工作已经8天。当天夜晚上夜班前,鹤山市桃源镇卫生院临床内科主治医师廖国宁突然收到了来自父亲的微信消息——这也是父亲给他发的第一条文字微信。

“国宁:祝你身体健康,一切顺利,要认真细致做好消毒密封医服,防寒保暖,保护好自己,战胜病魔,凯旋而归,我们一切安好,勿念。”

这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廖国宁百感交集。“文字的背后,不知道父亲怎么突然学会用微信,怎么学会打字,戴起老花眼镜看手机又是怎样的模样。”廖国宁接通了与父亲的视频聊天,让他看看自己的“方舱医院流行发型”,让他看看武汉的迷人夜景,“我跟他说,只要做好医学防护,医护人员是不会被传染的。”

爱在湖北“更多的是陪伴与安慰”

2月17日是江门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接管公安县中医院病区第二天。江门市中心医院驰援湖北医疗党小组组长、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凌云在中午12点下班,回到宿舍吃饭。突然,他接到了医院的紧急电话,有患者需要抢救。他二话不说扔下筷子,马上回到医院。

一进病房,他看到患者脸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本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活动后血氧一度低至82%,情况万分危急。

“由于N95不利发声,我几乎用喊的方式,交代身旁医护立即进行气血分析,通知复查CT,调试呼吸机,随时准备无创通气治疗。”刘凌云回忆。

各项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急抢救,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血氧恢复96%以上,转危为安。

救治患者不仅仅是手术和药物,更需要医护人员的陪伴与安慰。

2月19日,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长、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马清蓝在公安县中医院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走进病房,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围上来。

“护士,我怎么还发热?”

“护士,我今天早上抽血的结果怎么样啊?”

“吸氧这么久了,我这病能好吗”

焦虑不安的情绪弥漫着整个病房。

“其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大部分病人都并非重症,按最新版诊疗方案施治,基本能治愈康复。”马清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意识到心理疏导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耐心地一一回复着他们。”

经过一番解析,病区里面回复了平静,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底,更加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疫情仍然严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病区,我能做的是尽一个护理人员最大的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在治疗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去陪伴,去倾听,去安慰。”马清蓝说。

聚焦

江门医者在湖北日夜奋战,助病人克病魔

“紧张感少了,责任感重了”

2月16日20时,江门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新会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黄绍琼结束了第二次进入方舱医院工作。她按步骤脱下防护服,乘上专门接送医护人员的公交车,在22时回到了酒店。

400公里外,江门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长、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马清蓝已经草草入睡。4个小时后,她就要起身洗漱,准备17日凌晨4时至8时的值班。

连日来,江门三批医疗队分赴湖北武汉、荆州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在医院外,队员们看见了武汉,看见了雪。在医院里,他们满眼只有病人和工作。在异乡的土地上,他们踏霜踩露,又披星戴月,帮助病人战胜病魔,书写出江门医者的专业与温度。

下午3时遇见人生初雪

2月15日是黄绍琼第一次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日子。清晨5点多,她起身洗漱,用5分钟吃完了一盒酸奶和两个馒头。两个小时后,她穿戴好防护装备正式入舱。“我负责的53位病人已经吃完了早饭,正躺在床上休息。”这是她第一眼看到的方舱。

方舱医院里只分厅和区,病床与病床之间间隔很小,每位病人“拥有”的空间就是一张床、一个床头柜和一个氧气瓶。黄绍琼和另外两位护士组成了一个三人小组,开始了今天的查房——说是查房,其实也并没有“房”可言。

他们3人分工合作,分别探热、监测血氧、记下每位病人的需求。及时而高效的查房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多主动,也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情绪。这些都是队长钟景良前几天入舱回来提醒他们的。

中午12点,黄绍琼在派午饭时听见电视传来整点新闻的声音,当天病人的午饭菜式是马铃薯和椰菜花,还有当地人爱吃的红烧肉。电视机放置在相对空旷的、不时被用来跳广场舞的活动区,好几十位病人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和街坊邻居一起看电视的日子。”

相比于照顾53位病人的3位护士,负责救治100至150位病人的医生担起了更重的责任。“我能做的就是当好"站岗的哨兵"。”身为护士,黄绍琼要配合医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给医生反馈及时而准确的病人状况。“这里的病人都很和善,我会陪他们聊聊天,尝试了解他们在担忧什么,毕竟积极的心态是尽快康复的良药。”

下午3点多,黄绍琼完成交接班走出了方舱。当天武汉的气温骤降了十几度,还下起了大雪。她怎么都没有想到,人生中第一次看雪会是这样的场景——疫情期间,在武汉,在方舱。回到酒店后,她迫不及待跑到楼顶,拍下一段雪景,传到了家里的微信群。

为了少上卫生间,节约防护服,黄绍琼已经连续10小时没有进食。“家乡给我们寄来了很多生活物资,甚至连陈皮和菜干都有。”她决定,在酒店里煲一锅老火靓汤。没有猪骨就用腊肠代替,没有盐就加两颗蜜枣做成甜口。她说,这道“创新”制作的腊肠菜干汤清热润肺,味道还不错。

凌晨3时凝视暂停的城市

马清蓝到达荆州公安县时,刚好赶上了气温骤降。狂风夹着雨雪,这对于不时在冬天里穿短袖的江门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2月16日,江门和梅州支援荆州医疗队正式接管公安县中医院新冠病区,来自江门的4名医生和9名护士正式开始排班上岗。

凌晨2时30分,马清蓝被闹钟叫醒,准备洗漱上班。“这座城市的凌晨与白天一样,像是被按了暂停键。”她看着3点的公安县,街道两旁几乎没有行人,红绿灯孤零零站在马路中间,路上只有依稀看到的几辆救援车,“就连空气都弥漫着熟悉的消毒水的味道”。

到达医院后,她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了隔离病房。这里一共有50位病人,其中5位是危重病人。交班结束后,马清蓝开始查看每一位患者的详细病情、检查结果、医嘱等。因为全身被裹得严严实实,她在进入病房后不久就出现了头晕、胸闷的症状。“是缺氧。”从事护理工作14年的经验不断提醒着她:要保持深呼吸,调整状态,坚持一下就能适应了。

“谢谢你们广东的医生!”查房时,一位年纪稍大的患者握住了马清蓝的手,他的眼里满是感激。我给他加油鼓劲,一定会好起来的。

同样听到患者点赞广东医疗队的还有马清蓝的队友、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李福全。第二次上班的他已经基本熟悉了病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

为了节约防护服,争取更多工作时间,他和队友们穿上了纸尿裤,早上起床后水都不敢多喝。“防护服很厚重,长时间穿下来体力消耗特别大。”不仅如此,长期佩戴N95口罩和防护眼罩,还不可避免地让皮肤受压,鼻梁处常常被印下深深的压痕。为了尽量不影响工作,队员会在面部涂上润肤霜和贴水胶体,减少防护用品对皮肤的伤害。

在照顾2楼病区的轻症患者时,李福全认识了一位在佛山工作过的女生。她在输注补液时感慨:“今天阳光明媚,真适合出去晒太阳,可惜我不能,真希望能早点出去。”闲聊间,她得知李福全来自江门,兴奋地说:“我知道江门!江门的肠粉很好吃!”他们约定,等疫情过去,李福全请她来江门吃肠粉。

“他们总是把感谢挂在嘴边。”每一次为患者测量体温、发放饭菜、输注补液,他都会收到不少感谢。“我内心的紧张感少了,责任感更重了。”他说,只有更加努力,才不会辜负身为医护工作者的荣耀。

数读

江门市共向湖北派出3支医疗队,共48名医护人员,已分别于2月9日、11日和14日抵达武汉市和荆州市。

目前3支医疗队均已完成岗前培训,顺利开展日常医疗工作,其中第一批15名队员入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主要负责轻症患者救治;第二批13名队员联合梅州市,入驻公安县中医院,主要负责轻症患者救治;第三批20名队员入驻石首市中医院,与湛江市、潮州市、河源市医疗队组成ICU团队,负责重症患者救治。

新闻推荐

鹤山创新举措,服务和管理外来务工人员 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用工保障

“三人排查小组”正在开展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登记排查。近日,鹤山市雅瑶隔朗五金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迎来“久违”的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