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中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林艳华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 每天要用消毒水洗手不下20次

江门日报 2020-02-16 09:17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蔡昭璐通讯员/黄玉妍)连续在隔离病房工作二十多天,频繁接触消毒水,林艳华那双治病救人的手出现发红、脱皮、开裂、流血,但职业使命感,使她一直坚守防控一线。

林艳华是五邑中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1月19日开始进入该院感染科隔离病房,负责病人、病房的管理和病人的治疗等工作。隔离病房,是整个医院最危险的地方,稍有不慎就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在里面工作不仅要心细,同时还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自从投入工作后,林艳华每天都会加班加点,且中途只有短暂的半小时用来吃午、晚餐。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林艳华坦言:“有时候也是会觉得累。”

穿上防护服时,上厕所就意味着要浪费一套防护服,因此,工作期间林艳华尽可能不喝水。防护服不透气,每天穿着工作四五个小时,林艳华的衣裳都会被汗淋湿,有时甚至可以拧出水来。大量出汗,再加上不能及时补充水分,每天结束工作时,林艳华都感觉到喉咙发干,嘴唇起皮。

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手碰到了东西后都会用消毒水洗手。林艳华也不例外,一天下来,她洗手的次数不下于20次。她说:“现在都已经形成条件性反射了。”

因长期、频繁接触消毒水,再加上穿防护服长期闷着双手,林艳华的手发红、脱皮、开裂、流血。即使这样,她还是一直咬牙坚持在一线。她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我的双手能帮助更多的病人远离病痛,为消灭病毒出一份力量,我会竭尽全力。”

有一次,林艳华在接到高流量加温湿化治疗仪报警后,马上进入病房查看,原来是管道阻塞。她上前检查管道,当靠近病人时,管道里的水突然从病人的鼻腔处喷射出来,虽然躲避,但还是全身都被喷到。一刹那,林艳华很紧张,担心被感染了,但是很快镇定下来,因为病人当时很烦燥很需要她,她选择留下来坚持将病人整理干净,安慰好病人,排查好仪器正常运作才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全身喷洒酒精,然后更换防护服。最后做了核酸测试,所幸结果为阴性,是一场虚惊。

林艳华有个未满5岁的女儿,每当说起她,林艳华的眼眶总是情不自禁地充满泪水。在这二十几天里,她和女儿仅有的联系就是利用吃饭的时间,或者晚上下班后,和女儿视频聊天。但是,思女心切的林艳华却不敢跟女儿聊太久,她怕忍不住会哭,“我女儿很黏我,我哭她也会哭,这样就不好了。”林艳华说。

日前,林艳华的女儿生了病,放心不下的她匆匆回了趟家,见了女儿一面,便又赶回了医院。临走前,林艳华说:“妈妈要去救治病人了。”女儿应她:“嗯,你多救点,加油!”

新闻推荐

“三道防线”保障金融服务通畅 建行江门市分行以新金融实践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建设银行部署“春晖行动”,积极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疫情防控期间,建行江门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江门市委市政府关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