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认亲路,走了23年 江门监狱一服刑人员狱中认亲
“爸、妈!”服刑人员小杰在江门监狱警察的带领下出现在阔别23年的亲人面前,一声略显生涩的叫声,让从江苏不远千里赶来认亲的关氏夫妇激动不已,热泪盈眶……时隔23年,命运多舛的一家人,在高墙内团聚。从广东到河南再到江苏,上千公里的认亲路终于走到了终点,也为23年的分离终于画上了句号。“他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带回来的照片都非常激动,年后我们还要过去见一见我们的孩子。”昨日,已回到江苏的关先生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多年寻觅被拐亲儿
找到时已成阶下囚
1月16日,来自江苏的关先生一行4人穿过一道冰冷的铁门,进入了江门监狱,在这里他们即将与小杰见面,完成这场跨越23年的寻亲之路。马上就要与儿子见面,但关氏夫妇却显得愈发的紧张,坐在凳子上一直攥着手,自从去年12月份接到公安机关的鉴定结果后,这1个多月以来,关先生一家人一直都在期待这天,寻找儿子23年,很多事情就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中闪过。
“被拐之后这么多年,他爷爷奶奶每年年三十吃团圆饭的时候都会在桌上给他留一个碗,一直期望着有天他能回来一起过个团圆年。”郑先生告诉记者,小杰被拐时才6个月大,唯一能记得的明显特征就是他头上有两个旋。23年来,即便线索寥寥,希望渺茫,他们都没有放弃寻找,坚信总有一天儿子会回到身边。“我们也去参加了"等着你""宝贝回家"等公益认亲节目,但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回家。”关先生红着眼睛说。
“这些天我们都没怎么睡觉,也没觉得累,一天天数着见面的日子,心里老想着他。”在采访中,关女士表示,孩子走丢的这23年里,她和丈夫两人,每天都在想着孩子现在怎么样,经历了什么,是否健康、快乐,有时做梦都会想到他。
自2011年起,关先生夫妇多次到当地公安局采集血样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打拐系统。2019年12月,江门监狱邀请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来监狱采集服刑人员信息,通过DNA数据库系统比对,发现小杰的DNA样本与关先生夫妇高度吻合,经过反复比对,最终证实小杰确是关先生夫妇走散多年的儿子!
阔别23年
一家人相拥而泣
阔别23年,相见在监狱,关先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他在网络上看到过很多寻人的新闻和帖子,隐约预料到这一通能够拨开云雾的电话不是来自医院便是监狱。“如今科技这么发达,我们一直坚信能够找到他。”关先生说,儿子走失的这23年里他一直都很愧疚,如今知道儿子的消息以后,他们是一刻都等不了,一定要在春节前见到他。1月16日,关先生夫妇终于迎来这时隔23年的相见。
上午10点,小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缓缓走了出来,原本还保持着冷静的关先生与关女士瞬间站起了身,快步向小杰奔去,紧紧将他搂在怀里大哭起来,久久不愿放开。“宝宝!我的宝宝啊,我们等了你23年了!”关女士失声痛哭,似乎要将这23年来的压抑与想念全部宣泄出来。23年未见,有着太多的心酸与相思,这些都化作相拥而泣,看到这一幕,现场的其他服刑人员触景生情,悄悄低头抹泪。
在监狱特意安排的图书室里,小杰和家人面对面,手牵手互诉衷肠。小杰将自己心中深藏的种种疑问都写在本子上,轻声向母亲询问:“我的原名是什么?有几个兄弟姐妹?家里过得好吗?……”关女士紧紧握着小杰的手,一边回答他的疑问,一边询问他的成长历程,尝试把23年来的空白都填满,把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担忧和悲痛都消解。
关先生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儿子两个月时的照片,让他看看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得知有资料显示小杰的出生在1998年,关女士特别强调说,小杰出生在1996年,她比谁都清楚。
一开始小杰还有点生疏,但当他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便放下所有心防和疑惑,投入久违的温暖怀抱中。小杰说:“我很幸运,找到了我的父母,希望天下失散的儿童都能找到父母。之后的日子里我会好好改造,等着出狱后我便回家,和我的所有家人真正团聚。”
了却心愿
却又生出更多牵挂
在会见短短的1个多小时里,关先生夫妇以及亲友们有太多想要与小杰说的,仿佛要把这23年没说过的话全都给补上。
小杰对着自己的父母说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养父母家里,小杰一直都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他从未放弃过对亲人的寻找。误入歧途的小杰被判入狱3年,开始服刑后,他也向管教警察表达了想要找寻亲生父母的强烈意愿。
为了完成小杰的心愿,江门监狱积极行动,邀请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来监狱采集服刑人员信息,积极跟踪信息比对结果,同时在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的支持与配合下,最终找到了小杰的父母。
“2019年,江门监狱成功帮助两名服刑人员寻回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这是监狱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造理念的具体体现,更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每一位服刑人员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定决心。”江门监狱监狱长蔡庚谷表示,监狱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严格履行职责,为服刑人员创造良好的改造条件,尽力解决服刑人员狱内甚至狱外的实际困难,不断取得教育改造良好实效。
狱中认亲,了却心愿,却又生出更多牵挂。“之前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关女士说,之前对家人无比陌生的地方,今后会常来,因为儿子在这儿,心也被牵到了这儿。无论是悲痛还是高兴,小杰的家人都希望他能在里面积极改造,争取能够减刑,早日回家,以后好好做人,回报社会。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朱磊磊林立竣
新闻推荐
江门市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携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江门日报讯(记者/赵可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昨日下午,江门市与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