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委员为江门发展踊跃建言 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门日报 2020-01-10 08:01

港澳委员在座谈会上为江门发展踊跃建言。 郭永乐 摄

昨日上午,两会重头戏——港澳委员座谈会(委员约见市长座谈会)召开。出席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港澳委员,以及列席会议的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历届港澳委员代表、港澳人士代表、港澳新生代代表围绕“抓住"双区驱动"机遇,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就海洋经济、吸引人才、营商环境、养老产业等内容,为江门发展踊跃建言。

江门日报记者林立竣张华炽朱磊磊

见习记者凌雪敏

关键词海洋经济

构建海洋人才支持体系

“江门是海洋大市,海岛、港湾、滩涂、渔业等各类海洋资源居全省前列,区域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但近年来,江门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原因在于江门的海洋产业较为低端,人才相对匮乏,创新驱动不足。”市政协常委、香港联络组组长,香港润成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吴荣治表示。

吴荣治建议江门市在“十四五”期间以海洋生物药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海洋公共服务为主要着力点,在海洋经济上发力。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方面,重点推进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方面,以江门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依托,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研发平台,加强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研发和利用;在滨海旅游方面,丰富海洋旅游文化内涵,加快资源整合,推动滨海旅游业与农业、海洋体育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此,吴荣治认为要重点支持五邑大学发展海洋工程学科,搭建上述领域的技术研发平台,构建海洋人才支持体系,为实现“海洋强市”的目标奠定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市政协常委、澳门联络组组长,江门澳新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黎荣添认为,海洋沿海经济带是江门市最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由于缺少规划,一些地区存在发展布局不合理、无序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黎荣添希望能够成立专责部门,组织制订海洋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海岸带区域开发强度管控、发展方向、管制原则和制度安排,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吸引人才

努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腹地纵深广阔,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市政协原常委,香港恒惠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观适建议,江门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管理,建成一批全省一流的专科学院,实现教育多元开放、优质资源充裕、城乡教育一体、高位均衡发展,从而获得广大粤港澳学子与家长的认可,也吸引更多市民到江门工作和生活。

市政协委员,鹏达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劳锦财表示,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陆续出台吸引人才政策,对高端人才和应届大学毕业生都有着相当的吸引力。劳锦财建议,江门市可学习先进地区的吸引人才政策,出台更多人才补贴政策。

港澳新生代代表,香港五邑青年总会会长、江门市侨商总会青年会副会长吴慧君认为,江门目前正在致力扶持五大产业集群,应该努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助力产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向海外高层次人才宣传江门。吴慧君建议,江门应该增加在各种国际高端学术论坛的“曝光度”,“这些论坛是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的场合,在这里推介江门可以事半功倍。另外,也可以利用在各个世界名校里的中国校友会、商会、学会、专业人士协会等,加强宣传江门,多邀请人才去江门。”吴慧君说。

关键词中小企业

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黎荣添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继续扩大政府集中采购项目范围,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助推全市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同时,政府要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性支援,“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等措施鼓励和驱动企业投入智能化技改;还需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服务,进一步落实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养老产业

调动民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性

我国近年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劳锦财表示,目前不少民间资金也想进入养老市场,参与完善养老设施,但扶持政策不明朗,有一定制约的因素,造成进入门槛难。

劳锦财建议,政府可以出台指导性技术文件,对各类投资主体新建、改建、扩建的养老服务项目,以及养老服务设施在用地、资金、手续办理等多方面给予优惠照顾,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系统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养老产业。

市政协委员、澳门联络组副组长,澳门江门同乡会常务副会长陈溥森表示,江门与港澳特区一样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然而无论江门抑或港澳都分别遇到财政安排、土地供应、院舍建设、医护配置等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陈溥森认为大湾区城市可以互相联手、开展跨域合作,推进建设湾区医养结合社区。

陈溥森认为,建设医养结合社区,应挖掘民间潜能、激活投资热情。江门市政府要重视各级商会、社团的助力作用,可以分别采取“官民合办、民办官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他们参与。

关键词侨乡教育

有必要建立华侨华人教育基地

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天力科技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第十二届海外列席代表,巴拿马五邑同乡联谊会总干事温国伟表示,根据江门市侨务部门的统计,江门是全国海内外人口比例最大的地区,侨界资源丰富。江门很有必要建立华侨华人教育基地,引入海外华人资源,并加以政府政策扶持,打响江门侨乡教育品牌。温国伟说,目前江门市政府正不断加大对侨乡教育、人才培养的投入,并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但是江门的侨乡教育缺乏系统性,有必要争取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同时利用海外华侨华人巨大的资源,共同互补发展。

温国伟留意到,现在江门籍海外华裔回国学习的人为数不少,但分散在全国各地,在家乡学习的华裔不多。应该好好利用华侨华人资源,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华资回来江门投资教育行业。

“"飘"是一种独特的侨乡文化,对于华侨来说,它不仅是身体的漂泊,更是精神的漂泊,有着血液里乡愁的共鸣。”市政协常委、香港联络组副组长,香港立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荣濂以近期开拍的台山华侨主题电影《飘》来述说家国情怀和侨乡文化。他说,这部作品不但是重温当年那段让人感慨万千的漂泊史,也是让海外年轻的台山后裔了解老一辈台山人离乡别井的辛酸以及当下的生活。

陈荣濂表示,深入挖掘华侨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本地提升文化品位、彰显地域魅力、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议以年轻人易于接受的电影、电视、短视频等形式,深挖五邑侨乡的历史底蕴。

回应

江门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昨日,在市政协港澳委员座谈会上,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的委托,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晓雄全程认真听取和记录了港澳委员和列席代表的建言,简要通报了市委市政府去年工作情况,介绍了接下来在抓“双区驱动”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思路,并对部分委员和列席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作了回应。

许晓雄说,港澳委员和列席代表对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涉及文化影视、医疗康养、教育科技、城市规划、“三旧”改造、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既有宏观的,又有具体的。对此,市政府将在一个季度或半年内作出落实回应。

许晓雄表示,江门的未来将更加美好。江门GDP突破3000亿元,具有历史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定位做了细化工作。接下来,江门将进一步跟港澳广深四个大湾区中心城市进行对接、融合。今年内,全省第四大枢纽站江门站将建成,江门到深圳的高铁将动工,黄茅海大桥也要动工,江门的“硬联通”交通格局、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林立竣)

新闻推荐

江门市公安局文联 送春联进社区

活动共送出了100副春联。江门日报讯(文/图华宇温彩玲)1月8日上午,市公安局文联联合环市街东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东风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