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答卷”铺就侨乡百姓“幸福路” 市人大代表首次票决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圆满收官

江门日报 2020-01-03 07:26

2019年初,江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首次通过全体代表票决产生了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当时针悄然指向岁末,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迎来了“年终大考”。日前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接受着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现场评分。每一分背后,既有各级政府部门付出的汗水和智慧,也有来自各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肯定。

特别是这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以及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实施代表票决制为抓手,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按时按质落实完成,高质量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A坚持效果导向

监督紧盯不放

为确保代表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党组会议、主任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评估、测评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分工安排、实施步骤,对项目推进紧盯不放。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有关专委和工委负责牵头,发挥代表专业小组作用,扣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推进实施的各个时间节点,进行动态监督、全程监督。

去年7月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一府两院”上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专门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的报告,与会代表就关注的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建五个监督小组,集中开展“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监督周”活动,常委会领导带领各监督小组深入部门、深入市区、深入一线基层,开展靠前监督。

监督周期间,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牵头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和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通过查看项目推进的台账,掌握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

通过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医院、市场等实地调研,掌握项目推进的实际进度;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调研与受惠对象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社情民意。

随后,各监督小组根据整理收集的情况,梳理出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向市政府及有关单位沟通反馈,督促责任单位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要素保障,推进项目真正落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建立健全民生实事项目评估机制,以评估项目落实为抓手,开展监督问效。尤其是,各有关专委、工委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随机检查、发放绩效评估表等方式,组织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力促民生实事办出实效。

B项目落地开花

满意度达100%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工作,市委书记林应武将十大方面民生工作纳入主题教育专题党课重点内容,市长刘毅牵头对着力解决群众“三事”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市政府完善责任机制和督查机制,把民生实事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倒排时间,并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考评。各级各责任单位抓好工作谋划,定好责任要求,加强协调沟通,层层推进确保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

截至去年12月底,市政府公开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37个子项目)已全部完成,投入预计完成35.6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0.3%。

市人大常委会各监督小组对十件民生实事37个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估,总体评价是满意的,其中30个项目评估为非常满意,7个项目评估为满意。

实施民生工程是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随着民生实事项目的持续推进,项目受益面不断扩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如:在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方面,从今年1月起,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该项目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完成,待遇连续7年实现增长,与制度实施时相比,增幅为209.09%,153万名参保人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在加大力度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培养“粤菜师傅”500名。该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粤菜师傅”的培养,促进了创新创业,通过开展“专业化”培训助推“创新味”烹饪技能人才培养,全市培训“粤菜师傅”4888人次,通过“粤菜师傅”职业技能鉴定获证达到1732人;

在加大精准脱贫攻坚力度方面,坚持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责任机制,深化“三级结对”“四级挂扶”帮扶机制,创新开展“三社联动”社会扶贫行动,截至2019年底,在现行标准下,全市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16659人实现脱贫目标。

C健全长效机制

确保项目真落实

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没有“句号”。市人大常委会指出,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还要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提高实施效果,让幸福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市政府要深入检查民生实事项目是否真正落实,及时开展“回头看”,对项目完成情况,逐项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民生项目有效完成。要充分发挥民生实事项目效用,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资金发放的统计、监管。积极探索制定完善民生实事项目后续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配套机制,确保运行好、长受益,提升工作绩效和群众满意度。

譬如说,在精准脱贫方面,要夯实扶贫长效责任机制,探索常态化长效帮扶机制,强化“造血”功能;“厕所革命”方面,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厕所建设质量与管理服务水平;“四好”农村公路方面,要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相关制度;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持续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追溯、风险应急处理五大体系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等。

D选好新年项目

实现无缝对接

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已成为江门市各级人大工作的一项固定动作。今年,全市三级人大继续实施代表票决制,本月即将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将通过代表票决确定市政府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自去年9月份,江门市就开始着手今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征集筛选工作,确保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工作实现跨年无缝对接。

去年9月份,市政府委托江门日报社通过信函、网络、媒体三大渠道广泛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通过人大代表广泛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建议。截至11月底,共征集到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共349项。12月,市政府先后召开5场座谈会,分别听取各市(区)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才和企业家、老干部关于候选项目选立的意见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就候选项目的选立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联系。市人大常委会认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选立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明确选立标准,坚持效果导向、量力而行,以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突出普惠性、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性,符合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原则上当年应办结。

根据一年来的实践经验,尤其需做到“四个不列入”,即“重大发展项目不列入,上级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为主或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的项目不列入,不具普惠性、公益性的项目不列入,建设周期跨年度的一般不列入”。

市政府在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省《2020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征求意见稿)》和市《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事项清单》《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工作方案(1+13)》内容,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也更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关键小事”,提炼形成《民生实事候选项目(16项)》(征求意见稿),征求市人大常委会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主任会议按照“项目设置可票决、进展可监督、结果可评议、成果可检验”的要求,提出14个候选项目的建议,并对项目设置提出修改完善意见。这些建议项目主要涉及底线民生、就业创业、学前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精准脱贫、生态保护、饮水保障、便民服务、交通出行、养老服务、城市管理、美丽乡村、文化服务等方面,都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接下来,市政府将在市人大常委会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形成《民生实事(14项)》讨论稿,提请市政府党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12个候选项目,待报市委批准后提交市人代会由代表差额票决确定10个正式项目。

心怀百姓忧乐,情牵广厦万千。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永远在路上。

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2019年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

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5元,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提高至每人每月170元。

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722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527元,分别达到低保标准的85%和62%。

全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按低保标准850元的1.6倍提高至1360元/人/月。

全市孤儿集中供养最低标准为1990元/人/月、分散供养最低标准为1240元/人/月。

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1980元/人/年和2640元/人/年。

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全市完成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总任务数的129%。

全年超任务额完成培训全科医生350名,转岗培训产科医生38名,按计划完成培训儿科医生12名。基层医疗机构首席专家招聘顺利完成,6名首席专家已签约到岗。

提升基础教育服务水平

按公办幼儿园每生每年不低于300元、普通高中每生每年500元,义务教育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1950元的补助标准,将生均经费拨款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全额下达。

江门一中提质扩容项目和培英高中新校区项目已于11月26日开工。江门一中扩容增效建设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已完成年内任务。培英高中项目进展因客观原因,比原计划稍滞后。

提高市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市超任务额完成食品抽检任务2.58万批次,完成率为113.6%,食品抽检合格率98.7%,食品安全保障维持在较高水平。

对全市113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开展快检,累计完成33.59万批次,合格率99.2%。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持续稳定向好。

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全市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市、县(区)级公共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博物馆5个,公共美术馆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73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24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46个,均免费对外开放。

江海区博物馆、鹤山市铁夫美术馆已正式启用;五邑图书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蓬江区文化中心、江海区图书馆、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恩平市新图书馆和博物馆均已开工建设。

以“十分钟文化圈”为阵地精心策划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年共开展活动超过1000场。

加大力度促进就业创业

职工医保用人单位缴费费率由2018年的5.8%降低至5.5%。

工伤保险在全面实施浮动费率的基础上,对现行缴费费率统一阶段性下调20%。

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

培训“粤菜师傅”4903人次,1732人获证,建成“粤菜师傅”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培训基地3个。

全市参加职业技能鉴定2.65万人,1.72万人获证,1.2万人成功申领技能晋升补贴,63人成功申领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

生活困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由每人1500元提高到2000元。

江门市技工院校纳入申报高等职业院校五个专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3500元,其他专业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圆梦计划”吸引全市500多家厂企1700多名新生代产业工人报名参加,择优资助530名圆了大学梦。

建设“四好农村路”

超任务额完成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5座,累计投入2514万元。超任务额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74公里,其中等外路74公里、砂土路400公里,共完成投资1.9亿元。

加大精准脱贫攻坚力度

出台《江门市低收入对象帮扶改革实施方案》《江门市低收入对象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已梳理出7大类69项政策文本。

全市5097户16659人实现“八有”标准并95%以上有序退出贫困,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提升”目标。

“江门市低收入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全市29631户低收入对象资料录入,实行精准推送政策服务,精准帮扶。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506.39万元,同比增长22.58%。水稻种植保险保额已提高到800元/亩/造,承保覆盖率达97.38%。新增家禽(鹅)、鳗鱼2个地方特色险种,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增至18个。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超额新建、改造城市公厕113座并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所有城市公厕按“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进行统一管理。

新建和提升改造农村卫生公厕1118座,基本实现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个标准化公厕的目标。

全市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511995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4%。

全市共提升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厕所13处,完成旅游公厕建设42座。

(唐达杨小燕)

新闻推荐

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对风险隐患建立台账 限期整改

江门日报讯(记者/任龙)近日,鹤山市市场监管局到址山镇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奋战50天全年保平安”成果,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