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 让江门摩托车畅销国内扬名海外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谌磊
“江门要发展工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内容。摩托车产业作为江门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政府应该加大对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巩固好这一支柱产业。”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覃斌说。
气派摩托成立于2002年4月,经过17年快速发展,已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出口的全价值产业链。在覃斌看来,气派摩托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江门多年来坚持对摩托车产业的大力扶持,以及营造良好的摩托车产业发展氛围。
政府扶持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这些年,江门出台一系列举措扶持民营企业,极大提振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民营企业与政府携手奋进,共同学习,实现更好发展。”覃斌说。
目前,气派摩托拥有年产摩托车50万辆、发动机80万台的生产规模。近年来,气派摩托出口持续增长。据统计,2018年该公司实现年产摩托车30多万辆的成绩,在广东省众多摩托车生产企业中排名前列,公司资产总值4.4亿元,营业收入超过7.2亿元,纳税1710多万元。2019年预计年产摩托车30多万辆,与2018年大概持平。
“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好的经营,离不开我们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品牌建设的重视,更离不开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扶持。”覃斌说。
据统计,目前江门市有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10多家,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企业300多家,上下游产业链涵盖五金、机械、化工、塑料、橡胶及销售等众多企业。
覃斌表示,虽然近两年江门市摩托车产量有所增长,但全行业利润是下滑的,“这证明摩托车产品的附加值正在减少。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十分迫切。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出口电动摩托车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燃油摩托车了,这个趋势非常明显。”覃斌说。
在覃斌看来,电动车及新能源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江门作为全国摩托车生产重镇,肩负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示范的重要角色。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较具规模的摩托车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向电动智能摩托车方向转型发展。
创新研发是摩托车产业的未来
覃斌表示,目前摩托车市场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追求高质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要想突破,必须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甚至革新。自2012年开始,全国摩托车产销量都在下降,但大排量、个性化的产品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是,作为全国三大摩托车生产板块之一的江门地区,这一块非常薄弱,无论技术上还是外形设计上,都不具备优势。
“创新研发对摩托车产业来说非常重要,是摩托车产业的未来,气派摩托一直注重研发。”覃斌说。据统计,截至目前,气派摩托专利申请达558项,获授权专利478项,高新技术产品20个,部分项目、产品获得了省、市、区的资助和奖励,颁发了奖金和荣誉匾牌。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摩托车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通过消防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生产准入,2017年通过电动摩托车生产准入。
“如果能从更高的技术层面,集合众家之长解决中国摩托车排量、设计无法突破的困局,中国的摩托车制造一定能在世界高端消费市场占据一个席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屈处于一些偏远落后的市场,因为这些市场也会随着中低端市场的饱和往高端、个性化发展,这是市场和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覃斌说。
覃斌表示,近年来气派摩托大力推动摩托车文化的营造,协助举办了崖门越野摩托车赛。“我们正努力使江门越野赛车场成为中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指定赛场,每年举办全国摩托车赛,以提升江门摩托车产业品牌价值,推动整个江门摩托车产业参与到摩托车赛车文化中来,以摩托车文化的发展促进摩托车产业的发展。”覃斌说。
政府的支持、企业的重视,是江门做好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江门是全国三大摩托板块中的龙头,我们要发扬江门的优势产业。摩托车在国内是城市治堵的有效方法;大排量摩托可以满足个性化的消费娱乐需求;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国家对摩托车还有非常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江门的摩托车名牌畅销国内,扬名海外,擦亮江门的城市名片。”覃斌说。
新闻推荐
江门市开展“振兴乡村教育 名师送教下乡”活动 六位名师让乡村孩子大开眼界
丁玉华在上数学课。何晓君摄江门日报讯(记者/何晓君通讯员/刘丽灯)“丁老师,听了您的课后,我觉得数学更易懂了!”“谢老师,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