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两个多月 她的经验值得分享
“刚到德国的第一个月,全天候在养老院实习。第二个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没想到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如此特别。”毕业于江门中医药学校,今年19岁的赵绮雯,已在德国奥尔登堡市度过了两个多月的留学生涯,她在当地所接受的是职业教育。
赵绮雯告诉记者,德国的风景很美,空气也很好,但在当地的生活每天都很忙碌,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她在不断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两个多月的留学生活,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进一步明确了自己选对了专业。养老护理是一个会让生命变得有意义的专业。”赵绮雯如是说。
文/吕中言图/受访者提供
遇到最大的难题是语言
“双元制教育模式”即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外,很大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能较好地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联系在一起。
赵绮雯第一阶段留学生涯初定为三年,入读学校为BSB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以及APM学校,前者是语言学校,后者是职业培训学校。实习方面,她被安排在汉莎康养集团的养老院进行实习。
初到德国,还没来得及感受当地风土人情,赵绮雯就投入到实习生活中。她说,德国人生活节奏比较慢,养老院每天安排给她的实习强度不算大,一般每天早上7点去到医院,中午12点半就可以结束一天的实习。
但这并不意味着留学生活会很轻松。“实习开始后,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语言,虽然到德国前我已通过德语B1等级考核,但仅能满足日常交流,实习中所遇到的很多专业名词都无法理解。”赵绮雯说。
每天离开养老院后,赵绮雯都要到语言学校学习德语,随后,回到公寓还要通过在网上查阅德语资料、查字典等方式,重新梳理实习过程中不懂的难点和重点,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我不能有丝毫懈怠,否则很快会跟不上各项进度,一旦跟不上,留学生涯就要提前结束。”赵绮雯坦言,初到德国时,她的焦虑感还是比较重。
尽管不时会感到焦虑,但让赵绮雯感到庆幸的是,她越来越明确自己热爱所学的专业。“养老护理是一个会让生命变得有意义的专业,因为每天都可以照顾不同的人,每当看到他们得到妥善照顾后,心情变得愉悦,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赵绮雯说。
喜欢当地平静的生活方式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后,赵绮雯来到了APM学校,进入到理论学习阶段。“出乎意料的是,德国在教育设备方面并不超前,老师上课使用的设备比较原始,加上语言上的问题,听起课来比较吃力。”赵绮雯说。
赵绮雯表示,德国的课堂模式比较注重小组合作,几乎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小组互动交流后,统一得出学习成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这样的模式很新颖,加上同学们来自不同国家,有中国人、德国人、印度人、伊朗人等等,他们的一些见识和观点经常会让我有脑洞大开的感觉。”赵绮雯说,随着语言能力慢慢提升,她在课堂上的感觉越来越好。
据赵绮雯观察,德国人的生活方式很简单,业余时间主要看书、运动、看电影、家庭聚会,而K歌、蹦迪、逛商场等娱乐项目并不太受当地人欢迎。
受周边氛围影响,每到周末,赵绮雯都会选择和同学一起跑步、四处闲逛欣赏美丽的景色、到大学图书馆复习功课或博览群书。“这种平静的生活方式我还是挺喜欢的,可以说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无缝对接。”赵绮雯说。
要有专注学习的决心
回顾两个多月的留学生活,赵绮雯有怎样的心得和建议?
“到德国留学需要有平静下来专注学习的决心。如果你喜欢热闹,热衷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没有专注的学习习惯,一定会觉得这里的留学生活枯燥无味。”赵绮雯说。
“还有要具备强大的抗挫折能力。在中国,身边有很多人可以为你提供帮助,但在德国,每个班只有十多位同学,当地老师也不会像国内的老师一样热心,愿意跟进你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都要学会自己解决。”
谈及未来,赵绮雯表示,她计划完成三年学业后,继续申请当地大学,把专业学得更深入、更透彻。“当前国家养老产业高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希望未来能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一分子。”赵绮雯说。
新闻推荐
初中数学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后,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张咏芬很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