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走过200多年,如今注重创新发展 茶坑石雕刻技艺:与时代亲密接触
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起源于清朝嘉庆年初,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恩平市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013年,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入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在不断的传承中融入不同的雕刻刀法,作品创作题材也越来越广泛,既有山水花鸟等内容,也贴近当下,反映时代和当地特色。
代表性传承人林志明强调,坚持走有特色创新路,既要让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也要紧跟时代,紧贴市场,产生经济效益。
策划/叶桃统筹/王平强崔怡娟
图/文江门日报记者林立竣朱磊磊
雕刻技艺
茶坑石雕刻的刀法融合了南北石雕、玉雕的刀法,主要有铲、镂、戳等技法,还有角、刺、挑、磨等刀法。茶坑石雕刻的主要技法有片雕、镂雕、浮雕、磨刻等。片雕是半圆雕或立体雕,是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中最基本的技法;磨刻是从浮雕技法中结合恩平茶坑石独特的材体逐渐衍生形成的。
技艺以家族传承形式延续
恩平有奇石,又名“茶坑石”,又叫“恩州奇石”。
茶坑石产自寒武系底层,距今已有五亿年历史。因材质独特、色彩斑斓、纹理丰富,经工匠精雕细琢,曾为清朝贡品。据《恩平茶坑砚石记》《恩平县志》等历史文献记载,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起源于清朝嘉庆年初,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茶坑石雕刻技艺是茶坑石石材与中国文房四宝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恩平市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工艺流程有选材、设计、勾图、除浮、大雕、精修、抛光、捺蜡等8个流程。每个流程各有要求和特点,设计、大雕和精修流程是形成茶坑石雕刻技艺特点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清末和民国期间,茶坑石雕刻技艺虽然一直在民间流传,但不断式微。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恩平旧的石砚厂因经营不善而停产,其中的师傅等相关人员被遣散,茶坑石一度被埋没。
茶坑石雕刻技艺能流传至今,和郑缵浓(1945—2004)的家族密不可分。郑缵浓的姑丈梁文(1910—1984)是恩州奇石雕刻工艺的第一代传承人。郑缵浓从小勤奋好学,大学学的是中南矿冶学院地质专业。毕业后在地质队工作一段时间后回恩平工作,工作之余喜欢钻研雕刻,于是,师从姑丈学习雕刻技艺,后来自己也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希望通过公司化运作把恩平奇石文化发扬光大。
2004年,郑缵浓因突发心脏病离世,其外甥林志明等人继承其遗志。林志明一直跟随郑缵浓学习恩州奇石的雕刻技艺,目前已成长为茶坑石雕刻技艺中流砥柱式的人物,是省级非遗传人。
技艺特点
茶坑石的设计、雕刻重视石材的皮层,因其皮层有多重黄色,并随着雕刻的深度不同而层次分明,茶坑石雕刻艺人们善于用其表现古币的锈迹、霜染的树林、远山秋色、大漠风沙、谷穗的金黄、衣襟的黄缎、黄土的暗红、宫廷的华丽、动物的毛色等等,这些自然的色泽如此质朴真实、生动精彩,实在是妙不可言。
让传统技艺也贴近市场
在林志明公司二楼,摆放着众多茶坑石雕刻展品。作品内容有传统的墨砚、山水园艺、恩平风光、侨乡碉楼、江门苦瓜、梅兰菊竹、葫芦、荷花等等,题材涉猎广泛,可谓样样皆能雕琢,作品色泽自然、质朴真实、生动精彩,让人不禁想把玩一番。
在来到之前,记者已经了解到林志明创作的《君子》(以江门苦瓜为题材)和《文明再现》(以陶瓷、青铜鼎及古钱币作为主要创作内容)等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更有《开平碉楼》等一大批获奖作品,代表着茶坑石雕刻技艺的高超水平和林志明等师傅精湛的雕工。然而,他没有给记者讲解这些。他更乐意的是带记者认识那些时代感强的、有地方特色的作品。
例如新创作的《湾区·追梦》。一件圆盘造型的作品,把最能展现恩平的元素都雕刻出来,当然,街景上空少不了冯如的那架飞机。“这个作品作为地方政府的礼品送给客人,可以展现当代恩平的特色。”林志明对记者说。
这不是林志明第一次创作贴近当地、贴近当下的题材。之前,他创作过《方济各墓园》,作为“一带一路”礼物赠送给国际友好人士,让世界通过“茶坑石雕刻技艺”这张文化名片记住恩平。又创作《一带丝旅一路心》以一条飘带编织成一个不断延伸的心,整体外形像一个“中”字,寓意各国像丝带一样联系在一起。
“你看看我这里,并不缺少以往那种墨砚、山水等传统雕刻作品,但我认为雕刻技艺作为一门手艺,除了传承好技能外,还需要适应时代,不能总局限在以往的创作题材内打转。”林志明说,茶坑石资源有限,在开发利用时,必须尽可能最大化利用,不能浪费,坚持传统雕刻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创新。展厅中的很多产品从兼具家居实用性等角度进行创作,创作既有艺术价值,又让市场接受的产品。
和林志明交谈,能清楚地感觉到他的思维并不局限于一个手艺人的想法,而更有着商人的思维与实干。他毫不介意地介绍部分石料作为“海底泥面膜”的原材料出口外国制造化妆品。在四楼,就可以看到更多更实在的茶坑石材与其他技艺或者材料融合的产品。
“你拿拿这个水杯,重吧?这款西式的咖啡杯就是茶坑石与瓷泥融合的产品。”林志明陆续比划着几个色泽和细腻度有差异的水杯解释说,这些是他们经过两年多时间,用茶坑石材与瓷泥不断调配比例,改进技艺生产出来的样品。“最终我们尝试出一个最适当的比例和技艺。”
“我们管这个叫炻器,"炻"这个字并非我们生创出来的,是工艺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告诉我们的,它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制品,我们恰好能运用茶坑石展现出来。”林志明介绍说,这类产品全部出口至国外。
对于恩平茶坑石雕刻,林志明说一直坚持走有特色创新之路,一方面能让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一方面又能让市场接受,产生经济价值。
传承价值
茶坑石雕刻技艺具有工艺美术表现丰富、工艺独特、重皮顺纹俏色、因皮因纹因色施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审美和收藏价值。
青年是传承的希望
11月24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师生来到恩平,聆听林志明给他们讲授的茶坑石雕刻技艺非遗课程。在四楼大厅,中间摆放着许多座椅,林志明把这里当作一个授课的场所。众多的学生团团围着林志明,听他讲解茶坑石“重皮顺纹俏色”的工艺特色和自身学艺的故事。
“学习茶坑石雕刻技艺并不容易,过程极其枯燥、辛苦,需要极强的毅力和定力。”林志明告诉学生们,作为一名新人,要静下心来潜心学艺,最起码也要3年的时间才能出师,成为一个独立制作简单作品的小师傅。
回忆起自己的学艺之路,林志明特别感觉使用肩铲雕刻的不易。肩铲是茶坑石雕刻中特有的雕刻工具,它依靠肩膀,发动全身的力量对茶坑石进行打磨和铲平,同时还要在石头上进行图案雕刻。因此每当使用肩铲他都会大汗淋漓,肩膀异常酸痛,而发力的力度多少和雕刻的深浅掌控,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娴熟掌握的,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这对意志力与耐力的考验可想而知。“有些人练习几个小时后,回家连抓筷子的力气都没有。”林志明笑说。因勤学苦练,技艺娴熟,喜欢使用同一把肩铲雕琢整件作品,林志明被工艺同行誉为“一铲明”。
“我希望能发掘那些愿意吃苦的孩子。”林志明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这个行业,传承茶坑石雕刻技艺,林志明多次到高校宣传茶坑石雕刻技艺。从2013年开始,他每年都会联合恩平市有关部门开展茶坑石雕进校园活动,举办寒暑期文化培训班等。目前,在恩平那吉中心小学每周开设培训课,希望能激发学生们对于茶坑石雕刻的兴趣,“找到几个资质不错的孩子。”
和孩子接触,除传授技巧外,林志明也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创业题材。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林志明认为茶坑石雕刻应兼容并包,“各样的元素都可以尝试融合,哪怕是看上去和传统雕刻不太搭的二次元动漫文化。”林志明坦言经常带自己的孩子去广州看动漫。在他的展厅内,也创作有动漫元素的物件。“这个有着夸张的大肚子的蛤蟆,就是参考动漫形象来雕刻。你看它神情,我就是刻画出它吃得安逸,我很饱了的意思。”林志明说。
在他的努力传授下,如今已有多名弟子学成茶坑石的雕刻技艺,并且可以独立出作品。在他的家族中,年青一代在常年的熏陶下,也逐渐掌握雕刻技能。每次参加展会、评选,林志明都会带上自己的徒弟,让他们进行现场雕刻演示,推广徒弟们的作品,将舞台让给下一代年轻的传承人。
“未来是年轻人的世界,茶坑石雕刻技艺需要有新鲜的血液补充,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也需要以他们的视界去创作属于他们的时代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让茶坑石雕刻技艺,这个恩平独特的文化符号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林志明说。
走出东仓里
做有文化价值的美术馆
近日,在“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上,广东省东仓里美术馆与江门开放大学的合作项目——“校馆携手,传承侨乡文化”,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东仓里美术馆自建馆以来,一直追求“有特色,有价值”的办馆目标,一方面这是办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美术馆生存发展的需要。四年多来,该馆逐渐探索出一条“走出东仓里,做有文化价值的美术馆”的路子。
合作共赢开拓广阔天地
在东仓里美术馆长廊的墙上,挂着十多块与合作单位联手的牌子,表面上是拿来撑场的,实质上每一块牌子都有做实事的记录。
比如,东仓里美术馆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基地”,近两年与合作单位紧密合作,落实“全民终身教育”。社区居民、在校学生来到美术馆,既可观赏各类艺术展览,也可参与书画,国学,茶道等各类培训;同时美术馆也在学校、社区展开各类文化活动,从而有效地把美术馆的资源与社区融合,扩大受众群体,提升文化价值。
“内引外联”的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馆的文化品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打响,为日后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不久前,该馆被纳入广东省美术场馆展览采购范围,是江门市取得该资格的唯一一家民营美术馆。
开展地名研究传承侨乡文化
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一要把招牌擦亮,二要考虑生存发展,解决的方法,就是找到文化服务抓手,提升美术馆的文化价值。
2017年,该馆组织编写《江门地名故事》,开始深入挖掘侨乡根文化,一批地名文化专业人土也自然聚到该馆。2018年,江门成为地名文化宣传试点城市。“大地恩情”江门地名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该馆举行,并陆续承办江门地名文化图片巡展、江门地名文化书画展等活动。2019年1月,“江门市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委会”“江门市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辑部”落地该馆,该馆承担起编撰《江门市地名志》《江门市地名词典》《江门市地名录》的重任。
今年,该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先后把地名文化与书画、摄影展带入良溪、南村等示范村;举办“乡土文化建设成果展”,联合广东思哲、南粤古建、吴信坤工作室等企业与机构为乡村的文化建设、环境改造提供示范和启发,吸引了数百名村官观展取经。该馆充分发挥对地名文化深研的优势,为江门乡村的村史馆建设,为村史、族谱的修订编撰提供专业服务,同时也把地名楹联、地名诗歌、地名书画带入乡村,传承侨乡文化。
(文/图崔怡娟梁暖根林凤萍)
新闻推荐
构建通往乡村的致富路民心路幸福路 多方合力铺筑“四好农村路” 畅通乡村振兴“双向道”
□江门日报见习记者毕松杰通讯员钟嘉宝钓斗庙桥位于开平市赤水镇吊斗庙村,是附近160户村民四十年来出行的主要通道,直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