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创新研究出系统的非手术治疗疗法 腰椎滑脱不一定要手术治疗

江门日报 2019-11-25 07:28

医生协助患者进行“滚法”治疗。

“疼,走不了路。”60岁的黄阿姨坐在轮椅上对医生哭诉道。黄阿姨患有腰椎二度滑脱,由于病情较严重,很多医生都建议她手术治疗,但她却对手术望而却步。

对于腰椎滑脱的患者来说,症状轻者保守治疗,症状重者手术治疗,但手术的风险性和创伤性会令一部分中老年患者望而却步。今年,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七区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刘英杰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出了一套针对腰椎滑脱的非手术治疗疗法,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李银换见习记者/蔡昭璐

通讯员/刘森

六旬阿姨腰椎二度滑脱拒绝手术治疗

黄阿姨60岁,是中山人,被腰痛折磨了许多年,被确诊为腰椎二度滑脱,近段时间更是疼得走不了路,只得靠轮椅来辅助行走。为了治腰痛,她到处求医,很多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我不想做手术,手术风险大,万一伤了腰椎,导致瘫痪怎么办?”黄阿姨对手术治疗十分抗拒。

后来,黄阿姨慕名来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七科,找到刘英杰主任。经详细问诊,以及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刘英杰建议黄阿姨住院规范治疗。黄阿姨对住院治疗也很忌讳,“怕进来了就出不去”,刘英杰只好对其简单对症处理。“这个患者是坐着轮椅来的,她腰痛得走不了路,而且疼痛剧烈,她疼得都要哭了。”谈起初次见到黄阿姨的情景,刘英杰印象很深刻。

第二天一早,疼痛难耐的黄阿姨再次找到刘英杰,痛苦且急切地说:“我住院,我同意住院。”

刘英杰表示,腰椎滑脱多由腰椎峡部崩裂引起的,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6%—11%,男女比例是2:1,运动员的发病率可达30%—40%,其中举重运动员、摔跤运动员、游泳运动员及舞蹈员等是腰椎滑脱的高危人群。

“根据滑脱的轻重程度,腰椎滑脱分为一至四度滑脱,一般腰椎二度滑脱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会出现腰痛、腿痛、行走困难等,通常要进行手术,三度及以上的患者很少见。”刘英杰分析道,该患者得的是腰椎二度滑脱,由于病情较重,已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是符合手术指征的,但她不愿意进行手术,于是该科为其量身定制了非手术治疗方案。

对于非手术治疗方案,黄阿姨接受并十分期待其疗效。

摸索5年多

研究出非手术治疗疗法

腰椎滑脱的非手术治疗,是一种创新疗法,此前,江门地区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这是一个空白领域。

虽然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好方法,但手术的风险性和创伤性也令一部分中老年患者望而却步。5年多前,从事骨科医学20多年的刘英杰心里面逐渐萌生这样一种想法:“难道腰椎滑脱只能手术治疗吗?有没有一种非手术也能治愈的疗法?”

想法有了,要想真正探索出非手术治疗疗法却是举步维艰。国内对于腰椎滑脱的非手术治疗没有系统的研究,这对于刘英杰来说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从零起步。

为了研究出腰椎滑脱的非手术治疗疗法,刘英杰开始挖掘、分析相关文献,深入研究脊柱解剖学以及脊柱周围的肌肉关系。“在地上爬行时可以缓解腰部疼痛。”患者说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思考:“这是什么原理?”

经过研究,刘英杰发现当人在地上爬行的时候,可以使脊柱和脊柱周围的肌肉,如腰大肌、髂腰肌、腹直肌处于放松状态,减轻腰前方的牵拉力,达到调整腰椎滑脱的效果。这一发现,让刘英杰受到极大鼓舞,他再结合脊柱解剖学原理,在今年终于研究出系统的非手术治疗疗法,分别是“滚法”(分“大滚”“小滚”)“团龙起伏”“金龙摆尾”,并应用于临床。

刘英杰介绍,“滚法”,又称“不倒翁法”,患者仰卧在床上,全身放松,屈膝屈髋,两大腿紧贴腹部。两手十指交叉,抱住膝盖下的两小腿,并将两小腿尽量向腹部压挤。身体便成了像不倒翁一样的圆团状。然后用力向左右、前后滚动,减轻腰背部的疼痛。

“团龙起伏”,是患者跪伏于床上,在医生的引导下起伏运动调整脊柱。

“金龙摆尾”,需患者趴在床沿上,上半身在床上,髋关节搭在床边,再由医生进行手法治疗,使腰大肌、髂腰肌、腹直肌处于放松状态,减轻腰前方的牵拉力,达到调整腰椎滑脱的效果。

疗效获患者认可

可达到临床治愈

结合“滚法”“团龙起伏”“金龙摆尾”,以及针灸、封包等中医外治疗法后,黄阿姨惊喜地说:“腰没那么疼了!”住院治疗10天后,黄阿姨就摆脱轮椅,走着出院了。近日,她又回到骨七科接受巩固治疗,如今黄阿姨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能正常走路。

刘英杰介绍,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程为10天,治疗过程中,“滚法”“团龙起伏”“金龙摆尾”一起用,同时可结合中医的针灸、理疗等手法进行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中老年患者和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好方法,具有安全、无创、费用小、有效的特点。

“自从今年研究出非手术治疗方法后,到目前已接诊病人逾10个,虽然接诊人数尚少,但收到的效果都很好。”刘英杰说,前两天也接诊了个腰椎一度滑脱的病人。入院治疗后不到一个星期即没有疼痛、没有症状,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刘英杰表示,由于腰椎滑脱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非手术治疗方式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将滑脱的脊柱复原,但可以防止进一步出现滑脱,减少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达到临床治愈。

★延伸阅读

如何发现腰椎峡部裂?

腰椎峡部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腰椎长期慢性劳损,导致应力性骨折,引起峡部断裂,进而出现腰椎滑脱症状。

“腰椎峡部裂患者通常没有腰痛等不适症状,通过拍X光线双斜位片可以检查发现。”刘英杰提醒,如果X光线只拍正侧位片是发现不了的,需要拍双斜位片。当出现腰椎峡部裂后,要注意不要负重、不要过度挺腰,适当减弱活动强度、强化腰背部肌肉。

医学指导

刘英杰: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七区主任、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中国外治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特色专科委员会委员,江门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门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于运用中西医方法治疗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退行性病变及脊柱损伤等。

新闻推荐

一次性安家补助最高300万元 放大招!百年老院开出优厚条件全国揽才

高层次人才,为医院发展添“智”。外聘教授的传、帮、带,为医院科研平台、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有力支撑。中心实验室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