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 侨乡吹响改革开放嘹亮号角
1980年,外海公社在郊区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图/何泽洪朱长润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79年2月,江门市三级干部会议在市委礼堂召开,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会议对江门当时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时刻。
回望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关键的一次宏观性、方向性的决策,为中国发展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对于江门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随着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侨乡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
文/图唐达
A“大包干”激活农民生产积极性
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这里诞生了恩平的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位共产党员、第一个党支部、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是冯燊、禤荣两位老革命家的故乡,是承接革命火种的圣地,是农村革命斗争的重要据点。“老书记”冯伟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任村长、党组织书记,他既是乡村建设的带头人,又是时代巨变的见证人。
1946年出生的冯伟珠是家里6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13岁小学毕业后,就在邻村当集体饭堂堂长、生产队记分员,“当年乡亲们生活艰苦,劳动积极性又调动不起来,温饱都成问题”。随着改革东风吹来,“水塘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后,生产力明显提升,年轻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赚了钱回乡搞建设”,冯伟珠回忆道。
水塘村“融冰”,农村发展“回暖”,始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秋至1979年冬,江门农村普遍实行了“小段包工、定额计酬”。1980年9月,开始推行承包到组、承包到户和承包到劳动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初,开始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村经营体制由单一的集体经营,转为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全市农村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不宜种粮的耕地因地制宜改种经济作物,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发展畜牧、水产业。由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布局,转向农、林、牧、渔、副同步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门还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按不变价统计,1979年江门市农业总产值仅为3276万元,但到了1983年农业总产值已达12.35亿元,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也逐步优化,1983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79.71:20.29,1987年调整为73.99:26.01。农业发展频传“捷报”,大大振奋了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B面向市场面向出口
1979年召开的江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时任市委书记周溪舞鲜明指出,当时的江门无论是在政治思想,还是在经济基础上,都已具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条件,发展经济可谓正当其时。同年10月召开的中共江门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则重点讨论了如何抓好经济工作,并确定了从调整结构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的发展思路。
譬如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立足现有企业挖潜改造,所有工业部门都要积极引进外资,大搞“三来一补”,合资经营,大胆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搞集体所有制的工商业、服务业。体制改革的重点则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资金使用、劳动安排、收入分配、奖惩制度等方面有更大自主权。
“面向市场、面向出口、面向农业,建设轻工、出口产品丰富多彩,又有较高水平的机械、电子、化学工业,比例协调且出口能力强的轻工业城市”,就是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建设奋斗目标。“三级干部会议明确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说出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中话"”,江门市第五、六届政协主席,原新会县委书记李立峰说。
“此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不发展经济的工作方向,让干部群众无所适从”,李立峰直言,“在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下,我们明确了工作方向”。他回忆,“当时,我们组织民兵队伍在古兜山兴建了一批电站、水库。因为干部群众人心齐,大家聚焦经济发展,所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984年4月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以提高效益为重点,把经济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其中,农村的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也要尽快改变。为此,要立足农业,发展工副业,搞活商业,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五邑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见证者说
原外海公社七东大队党支部书记朱长润:
顶着压力搞改革解决老百姓温饱
中路大队是外海最大的大队,样样都占到外海的1/5。1977年底,中路大队一分为四,我回到出生的七东大队当书记。上世纪70年代,七东大队长期坚持“以粮为一”的生产政策,可村民的温饱始终没能解决。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生产积极性,1980年包产到户前,七东村搞“大排工”和评分制,村民出勤不出力,生产没有积极性,评分评到吵起来,公粮任务也完不成。
1977年,我们私下实行按产求分,三年之后生产力还是上不来,我们又开始搞更“刺激”的包产到户,短短两年里,明显感觉到了“大变样”,村民们早出晚归,各尽所能找肥料,原来一个月的工作量,大家10天就全部干完,国家的公粮任务100%完成,村民手上还有了钱。
那时候“帽子满天飞”,在公社(外海)有人就说我是“资本主义带头人”。可我坚持,只要能发挥生产积极性,我就要坚持下去。包产到户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释放了家庭剩余劳动力,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增收致富。
大事记
(1969—1973)
●1969年
江门甘化厂酿造车间利用酵母深加工提取核糖核酸成功,并小批投入生产。
●1970年
全市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
●1971年
江门甘化厂、江门造船厂和江会氮肥厂定为江门市首批对外开放点。
●1972年
共青团江门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恢复团市委建制。
●1973年
由江门供电部门自行设计、施工和安装的110千伏河南变电站建成投产。
新闻推荐
锦电双桥的钢便桥已经搭好一大半。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吴健争)近日,恩平市锦电双桥(即恩城水闸)即将封桥维修的消息刷爆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