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碉楼承载安居乐业美好愿望

南方日报 2019-09-26 07:05

自力村碉楼群与连片荷塘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资料图片

独具岭南乡村气息的洋式城堡村落。资料图片

独特的侨乡建筑文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资料图片

自力村

位置

自力村隶属于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委会,距沈海高速塘口出口约2公里,东距开平市区12公里。

概况

自力村由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取其自食其力之意。该村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立村,现有农户46户,村民154人,海外侨胞近300人。全村占地面积15公顷,传统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特色

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村内碉楼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并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

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被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集这些重磅荣誉于一身的自力村碉楼群,在悠悠岁月之中,悄然间完成了功能的转换,从最初为了保家护院的简单初衷到成为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见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丽乡村相结合,让它承载了当地村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生态环境

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

自力村碉楼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的。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据了解,因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等原因,当时侨胞陆续兴建了15座能居能守的碉楼。这些碉楼均是铁门、铁窗,遍布枪眼,配备了枪械、铜锣、探照灯,储存了大量的粮食。一旦有贼匪入侵,村民便躲进楼内与之抗衡,令贼匪望楼兴叹,无功而返。

墙体的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砖的。建筑材料除青砖是本地出产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均是从外国进口。碉楼的上部结构有四面悬挑、四角悬挑、正面悬挑、后面悬挑。建筑风格方面,很多带有外国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

村内现存的15座碉楼,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与周边水塘、稻田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生动的农耕水墨画,是独具岭南乡村气息的洋式城堡村落。

长期以来,开平市严格按照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标准,对自力村碉楼群进行整治维修,更加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协调性,以其独特的面貌吸引海内外游人前来游览。碉楼内仍保存着完整的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近代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自力村的主要文物遗迹有不可移动文物云幻楼、铭石楼、官生居庐、澜生居庐、耀光别墅、养闲别墅、龙胜楼、居安楼、安庐、叶生居庐、振安楼、竹林楼、逸农庐、湛庐、球安居庐。自力村传统民居和碉楼和谐分布,周边稻田围绕,村中荷塘点缀,村民悠然自得,使人顿生时空错位之感。

为提升景区的品位,使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名片更加闪亮,自力村正积极争创国家5A级景区。今年初,塘口镇政府联合广东开平碉楼旅游发展公司及景区村民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将景区核心地带的一条商业街进行整体拆除,关停核心区内的农家乐。行动正式开展前,自力村的村民自行提前清空自家商铺、农家乐内的货物,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自力村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行动。

其中,在自力村商业街经营小店约12年的方博峰,是最早上交店铺钥匙的村民之一。他表示,自力村的村民都积极支持此次行动,以后也会一如既往地配合、支持政府以及旅游公司的发展规划。“影响景区形象的一些建筑和棚架确实应该拆除,希望大家一起把景区建设得更美观、舒服,让游客开心。这样,景区人流更大,大家都受益。”方博峰说。

依托全域旅游,自力村实施环境保洁、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文明村建设活动,推动“清洁乡村”向“生态乡村”转变。目前,自力村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文化特色突出明显,传承碉楼侨乡文化,将碉楼侨乡文化融入设计之中;保护文物古建,加大维护、修缮文物古建的力度,加强文物古建保护。

同时,自力村景区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智能停车场,逐步提供全方位的慢行系统,为游客提供郊野休闲旅游慢行空间、各类公共活动空间等;加强旅游区环境卫生管理、旅游区环境质量监测服务和旅游公共卫生间建设管理等;建设休闲设施、旅游厕所、惠民便民设施等,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自力村逐步实现宜游宜居宜业。

产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乡村旅游是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是发展全域旅游和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前,自力村的村集体收入非常薄弱,过去想搞好农田水利设施都要每家每户凑钱。自从设立自力村景区后,村集体收入逐年递增。

2004年,自力村与开平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村企合作,自力村被设立成碉楼景区。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发展,自力村的旅游业得到极大发展,碉楼得到更好保护,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了。

自力村通过村场入股景区分红,村民人均收入由十年前的几百元增长到2017年的超万元,同时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通过景区的带动和辐射,景区周边建起特色商铺以及采摘园等,使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农民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近年来,自力村积极争创国家5A级景区,进一步美化了景区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景观水平,致力成为宜居宜游宜养的旅游胜地;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将自力村创建国家5A级景区行动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游客量和门票收入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塘口镇充分发挥村民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体作用,协调景区与村民签订《自力村景区村民门票收入分成合同》,承诺门票分成金额由原来按照景区当月门票收入的10%计算,提高到16%,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并为维护村民利益提供法律支撑。

水涨船高,村民增收致富也有了更具体的体现,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加强,使乡村振兴工作较好地奠定了群众基础。据统计,2018年,自力村村民每人能够分红1万多元。2019年分红收取预计大幅度提升。

目前,强亚村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以自力村特色建筑碉楼群区为核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自力村与周边自然村落的美丽景观相互辉映,构成优美别致的画面,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同时,积极导入产业,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将强亚村打造成一个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有特色的旅游驱动型乡村振兴示范村,并鼓励村民参与,实现共建共享。

文化传承

逢年过节就包“驸马粽”

塘口镇是碉楼之乡,其中强亚村保留有大量历史悠久、建造精美的建筑,承载着方氏族人的人文历史。自力村碉楼群是开平市碉楼群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此地的碉楼和居庐为何如此集中且精美呢?

据村民介绍,如今自力村的位置原本是一片广袤的农田,最初只有两间民居。因此地地形平坦、宜居,周边的村民发迹后纷纷来此买地起屋,才逐渐形成了一条新村——自力村,寓意自力更生。

自力村有农户46户,村民154人,海外侨胞近300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自力村华侨文化突出,勇敢、开放、勤劳、爱国爱乡,为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特别是文教卫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源远流长的华侨文化赋予自力村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中西文化融合集中体现在建筑文化上,最为突出的就是碉楼、居庐等特色建筑,自力村也是建筑文化的最好体现。

自力村世居民族都是汉族,世居民系为广府民系,本地通用方言为粤方言、四邑话。在依靠传统农业经营生产获得收入的基础上,自力村村民还有以门票分成为主的经营性收入。自力村的特色传统食品有艾糍、驸马棕、狗仔丸、咸水角等。

至今,自力村还保留传统风俗文化。例如方氏的“驸马粽”文化。在自力村,村民除端午节外,平时也会包粽子吃,特别是老人生日、小孩满月、逢年过节时,一定会包粽子,并且他们都称自己包的粽子为“驸马粽”。

据传在南宋被元朝取代后,方驸马带着公主来到开平定居,他们甚是想念宫廷的美点。于是,方驸马叫人用本地产的糯米、豆类、肉等做成美点,在尝了点心之后,方驸马又叫下人改进。

多次实践之后,点心大可与宫廷的味道相媲美。为了方便携带、存放,方驸马又叫人到大山找来野生的大竹叶和蓢古叶带,将点心包裹起来。该点心很快就在古宅一带流传开来,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驸马粽”。

声音

自力村是强亚村委会里美丽乡村建设走在最前头的村落,它有良好的先天条件——碉楼与村落景观优美、文化资源丰富深厚,早在2001年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期的建设包括争创国家5A级景区、人居环境整治,都让自力村得到了更好的建设,村落的景观得到大力提升,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强亚村的其他自然村都言必称自力村,以它为榜样,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它现在也是强亚村的发展引擎、龙头村,周边自然村都围绕自力村差异化发展,完善自力村的周边旅游配套,祖宅村发展民宿民居,上塘村发展餐饮业,水龙村计划打造湿地公园……

——强亚村党总支部书记方焯健

我们从塘口镇强亚村一条最穷最烂的村终于翻身成为现在发展得最好、最靓的村,如今是世界文化遗产,海内外闻名,田园风光美丽,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我深处其中,深刻感受到村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且我相信,随着争创国家5A级景区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未来会更好!

——自力村村小组组长方家俭

故事

“富贵村”

的美丽与乡愁

自力村隶属于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委会,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先后获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民居”、“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全国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自力村坐落在谭江支流镇海水河西岸的冲积平原,由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3条自然村组成。新中国建立后的土改时期,三村合称“自力村”,取自食其力之意。田间矗立着铭石楼、云幻楼、龙胜楼、居安楼、竹称楼、振安楼、逸农楼等9座碉楼,碉楼间又穿插了6座居庐,碉楼旁稻浪滚滚,荷叶田田,形成了碉楼与村落的独特景观。

自力村的位置原本是一片广袤的农田,最初只有两间民居。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开村的几户周姓人家,将地卖给了庙边北闸九秀巷人。随后,从强亚村出海外谋生的一些方氏族人,赚到钱后衣锦还乡,来到这里买地建屋,自力村成为当时强亚的“富贵村”。

村中建筑全是清一色的碉楼居庐,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此地的碉楼和居庐为何如此集中且精美呢?据村民介绍,自力村碉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土匪猖獗、洪涝频繁,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兴建碉楼。此处的碉楼和居庐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铭石楼有感念父辈之意,云幻楼饱含楼主家国情怀……

自力村村小组组长方家俭介绍,1949年后,自力村的大多数华侨都出国定居了,自力村只剩下一些没有能力走出去的村民,自此很多碉楼空置了数十年。自力村也由“富贵村”变成了贫困村。方家俭说:“建立自力村景区前,自力村是强亚村最穷的村,村集体穷得连给农田抽水的钱都没有。”

进入新时代,自力村焕发了新生机。开平市大力推动自力村建设美丽乡村,进行整治维修,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美化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2003年,自力村正式发展旅游业,吸引无数海内外游人到来,村民发展起了旅游副业,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方家俭透露,自力村发展旅游业以后,村民摆脱了过去靠种田为生的生活,渐渐变得富裕起来,大多数村民都在开平市城区买了新楼房。并且,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自力村村民从景区得到的分红每年都有所递增,每人每年从之前不到5000元到2018年的13000多元。同时,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通过景区的带动和辐射,景区周边建起特色商铺以及采摘园等,使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农民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村里的基建也“无中生有”,修建了停车场、星级旅游厕所,修整了道路,安装了监控、休闲设施,完善保洁制度,提升了景观,实现了春有花田,夏有荷塘,秋有稻浪的美丽景致。

既求发展,也留乡愁。为了更好保护自力村的建筑和历史文化,开平市在推动自力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将碉楼修旧如旧,拒绝大拆大建和过度商业化,注重保护古村落的完整性、独特性、真实性和协调性,一直以来“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的独特景观保存完好,也留住了村民和华侨的乡愁。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迈进新阶段,开启新征程。近年来,在开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自力村全力冲刺争创国家5A级景区,擦亮世界文化遗产名片,对自力村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再提升。去年以来,自力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升自力村的品位,将自力村建设得更加美观、舒服。自力村环境更美了,服务更好了。

随着自力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自力村发挥起了推动塘口镇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塘口镇特别是强亚村其他自然村都跟自力村暗暗较劲。自力村隔壁的祖宅村是追赶脚步最猛烈的村之一,村小组组长周惠群说出了很多村民的心声:“隔壁自力村发展得这么好,我们资源也不错,肯定也能发展好!”凭着这股你追我赶的干劲,去年,祖宅村紧抓“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契机,整合土地,成功导入产业,引进了总投资1亿元的“如也”民宿度假区项目,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阶段。

撰文:蔡慕华

新闻推荐

走过最艰苦年代的刘秀明,如今学会了发朋友圈、微信支付 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生活

刘秀明感觉退休后的生活更充实了。1949年出生于1949年10月12日的刘秀明在开平市老干部大学上了12年的课,不仅有“老班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