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镇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 绘就“美丽经济”新蓝图

江门日报 2019-09-25 06:53

坚持绿色发展,大沙茶产业呈现新气象。

近年来,大沙镇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有机茶乡为目标,推进乡村提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用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留住人,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党建引领

乡村建设开拓创新

走进大沙镇大塘面村,一条条道路整洁通畅,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簇簇绿植令人神清气爽……一幅美丽乡村、和谐共生的田园画卷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大塘面村实施党建引领,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升级带来的新变化。

大沙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把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作为首要任务,开展“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党建工程,通过注重学习培训和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断增强“三农”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和乡贤影响力,逐步在村小组成立党组织和乡贤理事会,号召全体村民深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注重发挥“一事一议”制度推动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例如通过党支部+乡贤理事会模式发动党员、乡贤筹措资金超300万元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大沙镇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党员干部自觉戴党徽、亮身份,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图景。

立足生态

呈现四季美丽画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大沙镇打了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治疗,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做好全域畜禽禁养和饮水水源地集中整治。大沙镇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常态化巡河机制,并形成环保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此外,大沙镇持续加大生态林扩面工作力度,健全经济林退出机制,全镇生态林扩面达11.2万亩,并成功申报广东省森林小镇。春呈映山红、夏现瀑布泉、秋有金梯田、冬落梅花雪……一幅大沙镇四季美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绿色发展

美丽生态铸就“美丽产业”

大沙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越,素有“开平后花园”之称,适合发展茶产业——该镇获评“广东省十大茶乡”,“天露仙源”品牌茶叶获评“最具岭南韵味的养生名茶”,“大沙里”金毛毫红茶荣获2018年“广东十大好春茶”称号,金牡丹红茶荣获“粤茶杯”红茶金奖,英红九号红茶荣获“粤茶杯”红茶银奖,金萱绿茶荣获“粤茶杯”绿茶金奖、2019年“广东十大好春茶”称号,“大沙天露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开平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这些荣誉背后,正是大沙镇茶产业兴旺的体现。

如今大沙镇茶业、皇帝柑、百香果等特色农业规模化水平逐渐提升。

绘就蓝图

打造大湾区第一有机茶乡

大沙镇已绘就未来发展美好蓝图。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以新一轮饮用水源地集中整治为契机,做优做美乡村生态环境。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生活污水收集的短板,镇墟全覆盖铺设污水管网,扩容墟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到3000吨,实现全镇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以及巩固畜禽养殖整治和水库非法捕鱼整治的成果,防止畜禽养殖和水库非法捕鱼现象“死灰复燃”。

二是坚持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为主基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有机茶乡。有机茶和矿泉水是大沙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将积极谋划打造大沙墟茶园小镇+岗坪茶园+大沙里茶园的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湾区茶叶储存仓、湾区茶文化交流中心和茶叶交易市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三是坚持发挥大沙生态资源的优势,通过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大沙“三结合”工作全面提升。结合大沙“山、水、花、茶”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心构建以大沙墟茶园小镇为核心+大塘面环水库片区+榄坑梅花基地+大沙里茶园+岗坪红色教育基地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茶旅”融合和“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兴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文/图记者敖转优

通讯员何逸邵

新闻推荐

关奕俊 致力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推动跨界融合

▲关奕俊接受媒体采访。关奕俊希望能将中华武术、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创易文化”拥有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