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打出“组合拳” 推动民生实事监督提质增效

江门日报 2019-09-16 08:58

每逢大雨必积水,百姓出行难;孤寡老人数量多,一日三餐成痛点;文化广场运动设施种类单一,百姓需求与日俱增……各种民生实事亟待相关部门介入解决,“帮手”来了。

2019年,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在区、街两级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工作,40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纳入两级人大监督工作计划中。由此,外海街道南山泵房建设、礼乐街道长者饭堂项目、江南街道文化广场升级改造等项目纷纷提前落实,切实改善辖区环境,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目前,40个项目中已有20项已全面完成,其余20项均在区人大监督下按时间节点推进。

9月2日至6日,区人大常委会还开展民生实事监督周活动,采用“3大结合、1个防线”的“战略”,打出“组合拳”,推动民生实事监督提质增效。

江门日报记者/李雨溪通讯员/曾梓欣

民生实事督办机制创新与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形式相结合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是,江海区下属没有乡镇,只有三个街道。民生实事项目谁选、谁评、谁做主?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见招拆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思,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由辖区人大代表或以辖区人大代表为主体,成立票决组织,组织相关部门对急需发展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介绍,深入分析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引导代表选民遴选项目。

至于谁来票决,三个街道人大工委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外海、江南街道人大工委依托其良好的人大工作基础,由辖区人大代表票决项目;礼乐街道人大工委则探索以选民代表会议的形式,邀请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对街道民生实事实施票决。三个街道同步行动,顺利票决产生包括外海石鹤利党建广场升级改造、礼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江南联星垃圾中转站及公厕一体化在内的20个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了区、街两级全覆盖。

此外,区人大在工作中还建立“一项目一工委,一月一情况,一季一检查,半年一汇报,年度一测评”的跟踪督办机制,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后续监督工作提供保障。在“五个一”的机制下,监督工作实现“年初订计划,年中督进度,年末见成果”。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介绍,通过民生实事督办机制创新,到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形式创新,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人大代表全程参与,让民生实事项目有了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监督工作更实、更准、更专。

常规督导与重点督办相结合

自40项民生实事项目通过票决“新鲜出炉”,区人大常委会迅速成立了民生实事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担任组长,分管副主任担任副组长,下设4个监督小组,将28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实到小组当中,并根据项目性质开展“专业对口”的全程跟踪督导。如今在人大代表的微信工作群里,不时跳出信息,及时发布各民生实事项目工程进展,代表监督工作动态、意见建议等,民生实事监督已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常态事。

“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监督工作不能像皮球一样被踢一脚才转一圈。”余志坚说道,常规督导不仅能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而且能激发代表履职的自觉性和责任担当,代表“人人有任务”,项目“事事有监督”。

对于建设过程中存在瓶颈的“高难度”民生实事项目,余志坚还带队进行重点督办。被列入区书记工程的五邑中医院江海分院住院大楼的修缮工程以及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健康中心建设工程就因工程进展相对缓慢被列入督办名单。两个项目因部分历史原因、招标预算工作等影响了进度。督办中,人大工作组召开现场会,当场督促卫生健康局和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加快工作进度,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主任会议审议与人大代表满意度测评相结合

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延伸、纳入到党组和主任会议,每会必报,也已成为区人大工作的“必修课”。通过常规且高频的跟踪审议,时刻保持人大代表对于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的“新鲜感”和“紧张感”。

而“作业”完成得怎样,还要等人大代表们来“打分”。为此,区人大常委会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检验工作成效。据悉,评测情况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评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此外,为加强与政府沟通,提升效率,江海区人大创新工作形式,专题约见区长,人大代表提前做功课,就食品安全保障、教育水平提升、医疗服务均等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各方面与区长取得直接联系。

余志坚表示,约见区长活动不是“表演秀”,目的在于能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取得监督共识,从而能将代表的意见建议更直接、更有效地落到工作中,坚守“防线”,保障底线民生。

新闻推荐

朱砂启智 击鼓鸣志 一年级萌娃“开笔礼”仪式感十足

景贤小学校长商庆平为新生点朱砂。篁湾中心小学新生穿汉服参加“开笔礼”。美景小学“开笔礼”,新生学写“人”字。武东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