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白故居焕发新生 民国旧居深藏历史底蕴 升级变身江海区博物馆

江门日报 2019-09-11 07:30

“亚字楼”由青砖水泥砌成,房子窗户的玻璃全是蓝、黄、红三色,朴实之中带着诗意。 陈少白故居200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座小小的白桥将小河对岸的花园与故居连接起来。 传奇粥锅救了陈少白一命,他曾躲在这口锅里逃过清兵追捕。 博物馆里有许多百年历史的珍贵藏品和文学作品,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位革命先驱当时的生活状态。 扫描二维码 看新闻视频

与江门其他道路相比,江海四路显得再普通不过,几百米长的路面两辆汽车错开,还显得有些挤。然而,这又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沿着主干道穿过大街小巷,在一个路口不经意的右转,就能瞬移到陈少白的世界。喧阗急转入幽,街巷的市井烟火夹杂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沿巷往里走约200米,就是《中国日报》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的故居,如今的江海区博物馆所在地。

8月23日,依托陈少白故居改建而成的江海区博物馆正式启用,当这些穿梭和守护了时光的民国建筑,重新开启门栅之时,它们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特有的姿态,展示着那些年的历史,并静静地迎来送往着对这段过往年轮保留有好奇之心的人们,任其品读。近日,记者来到了这里,探访“藏”在老房子里的故事。

策划/叶桃统筹/王平强崔怡娟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朱磊磊郭永乐

昔日“白园”

修旧如旧再现活力

江海区博物馆(前身陈少白故居)坐落于江海区外海街道南华里,这座民国老宅是陈少白主要的起居之所,由其父陈子桥始建,因所有建筑物的梁架和封板以及内墙皆漆以白色,故名“白园”。

正值夏日,新开放的故居重新迎来了生机,院内的花草招展,屋角的苔痕上阶绿,暗角处潮湿的气息,仿佛嗅到了时光的味道。走进故居,可以看到故居为“三合院”式的居所,四周均有建筑,中间空地竖立着陈少白先生铜像。院内所有建筑皆以檐廊连接,建筑墙体斑驳古朴,清水砖墙,青平瓦屋面,外观朴实却不失大气,很有民国风情。

故居的主楼名叫“亚字楼”,由青砖水泥砌成,朴实之中带着些许诗意,房子窗户的玻璃全是蓝、黄、红三色,就连房子上面的排水口,都设计成了红色的鲤鱼形状,非常漂亮。在二楼有一个小阳台,可俯览整个白园之风光,“亚字楼”也是陈少白闲居乡里时的主要起居之所。

故居里还有一座仿古建筑,在这座建筑的左前方,曾经有一棵米兰树,树干的直径约为13厘米,是陈少白亲手所栽,可惜这棵米兰树在1987年枯死了。据介绍,1927年和1932年,陈少白先后两次主持重修,将故居改建为今天所见的模样。斗转星移,院落内许多东西都已经不再,却依然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沉淀。

近30年来,陈少白故居先后被定为江门市文物点、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02年更是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今年由江海区接手后,为了让其焕发新活力,真正“活”起来,主管单位江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重新结合辖区历史人文背景,对故居进行修缮,升级变身为江海区博物馆,以充实的内容、崭新的方式、全新的面貌免费向公众开放,在记录乡土人文变迁的同时,也传承陈少白的爱国爱乡精神。

“按照风貌建筑基本不动、空间肌理基本不改的原则,我们将"白园"修旧如旧,新增了百余件历史文物,整合了陈少白先生生平事迹,把其分为各个主题,排列在"白园"各居室中,比如"才子办报笔阵千军""中山挚友革命先驱"等,打造成一个全新的博物馆。”据江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罗广鹏介绍,陈少白故居已经历多次修缮,本次修缮过程中,为了保持陈少白故居的原汁原味,团队用的材料都很讲究,力求与原屋风格无缝贴合。

据了解,依托陈少白故居改建而成的江海区博物馆面积达1500平方米,内设综合展厅、多功能室、博物馆导览室及藏品库房等,展览内容除了有陈少白先生生平事迹,还有许多拥有百年历史的珍贵藏品和文学作品,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位革命先驱当时的生活状态。

未来江海区博物馆还将充分发挥自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努力满足广大公众的文化需求,不断积聚和提升其文化服务力和对外影响力。

传奇粥锅

曾救陈少白一命

在陈少白故居的门前,有一座陈少白于1934年春兴建的水泥砌筑石桥,桥的中间,刻有“白桥”两个漆红大字,一座小小的白桥将小河对岸的花园与故居连接起来。花园名为“莎萝坪”。莎萝坪既接故居,又临田野,门前流水,屋边鱼塘,树木婆娑,池台倒影,使得整个故居建筑平添一份雅致清幽的氛围。

据工作人员介绍,陈少白十分喜爱莎萝坪,间居乡里,多在此度过,晨起或练拳,或理花。陈少白曾亲笔书一幅对联叙述自己的心情:“如此生涯十亩桑田百为稻,是真风水三分东北二分南”,如今就立于莎萝坪外面。莎萝坪内建有单层带天面平台建筑,名“瞻云台”,瞻云台有一层楼高,站在台上,既可以眺望四方,也可以仰望天空。

花园里有很多盆栽,绿树成荫,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园内的六柱六角亭,一口巨大的铁锅静静地摆放在那里,铁锅有6条“腿”。关于粥锅的故事,也富有传奇色彩。

1895年,兴中会策划重阳节在广州起义,陈少白与孙中山一起到广州部署,指挥起义。起义失败后,陈少白被清政府密探追到了海幢寺,陈少白径直向寺庙厨房跑去。厨房内,有一口号称“千人锅”的大铁锅,四尺多宽,近三尺深,平时蒸斋菜的时候,可以叠三、四层。在寺庙中,陈少白见到了负责做饭的和尚觉明。觉明和陈少白素有联系。此时清兵已经追来,情势危急,陈少白急中生智,赶忙跳入大锅,叫觉明把锅盖盖上,并让他“加一桶水,烧大火”。觉明赶忙加了一桶水,并将一捆柴塞进了炉膛,顿时燃起熊熊炉火。清兵进来后,觉明故意把火弄熄,顿时浓烟四起,清兵被呛,赶忙离开。后来,清兵把寺庙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陈少白,只好骂骂咧咧地离开。

辛亥革命后,陈少白亲自前往海幢寺,经寺庙主持同意,将这只大锅搬回外海镇的老家,并建立了粥锅亭,以此纪念大锅的“救命之恩”。

情系桑梓

致力修路和乡村教育

置身于故居之中,能感受历史在此的斑驳巨变,其主人陈少白,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不可绕过的一个人物。

陈少白,原名闻韶,号夔石,1869年8月27日出生于当时江门的外海镇南华里一个牧师的家庭。陈少白少年聪慧,非常喜欢读书,1888年以第一名考入美国教会在广州开办的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幼年和青少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对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而侨乡的文化氛围则是他成长的社会文化基础,侨乡传统文化从小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参加革命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陈少白”,就是出于对陈白沙的敬仰。

陈少白热爱祖国,身怀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伟大抱负。1890年经传教士区夙墀介绍,陈少白前往香港西医院,结识当时学医的孙中山。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朝夕相处,点评时事。后来,陈少白相继结识了在书院读书的杨鹤龄、尤烈等人,彼此志趣相投,抱负一致,立誓“驱除满人,实行大同,四人一心,复国是从,至死不渝,务求成功”,当时清政府称他们为“四大寇”。

后来他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足迹,从广州起义到惠州起义,亲冒矢石,冲锋在前。从建立中国香港、台湾兴中会,到建立日本兴中会,到创办中国民主革命派的第一张报纸《中国日报》,他运用自身掌握的先进思想,探索革新,为革命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推动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孙中山对陈少白以兄弟相称。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当时被尊为“国父”,陈少白则被民间尊称为“国叔”。

陈少白襟怀淡泊,情系桑梓。辛亥革命胜利后,陈少白认为自己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理想已经实现,无意眷恋高官厚禄,急流勇退,先后辞去广东军政府外交司长、总统府参议、中华国民银行监督等一切官职,投身兴办交通、保险等实业。1922年,陈少白回到家乡外海,担任乡事委员会主席(乡长),致力发展乡村教育和交通建设,推动外海市镇改造,劝赌改良社会风气,为乡民办了不少实事。时至今日,当年陈少白主持修筑的大康路、中华路等依然是外海的主干路,他当年立志要建成“全国第一模范小学”的乡第一小学,如今已被改造成远近闻名的“江门幼师”。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孙中山的“实业救国”“乡村自治”思想,从理论家转变为实践家。

参观指南

●地址: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南华里1号(主展馆)

江门市江海区江海四路116号(临展馆)

●电话:0750-3792507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8:30-12:0014:00-17:00。逢星期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新闻推荐

“防”字当先,职业病需防患于未然 专家支招让你远离不流血的“渐进式死亡”

医学指导黄振荣: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副主任技师、广东省计量认证内审员,从事职业卫生监测检验、评价、质量管理工作20多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