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砖屋和小洋楼交相辉映 圭峰山下的客家村别有风情
圭峰山风景区重要入口主要分布在杜阮镇的叱石景区,而其中的三个入口处就分布着绿护屏客家村、石涧客家村及同和客家村。为何有这么多的客家村?聚居在这三个客家村的客家人是怎样来到新会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与新会本地人有什么区别?这些客家村还保留着泥砖屋吗?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三个客家村。
A绿护屏客家村:
支持国家水电业发展,村子从山上搬到山下
第一站,记者首先来到龙泉景区的绿护屏客家村。平整干净的道路、花木葱茏的公园、清澈碧绿的溪水、宽阔的塑胶篮球场……“整个绿护屏客家村,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绿护屏客家村村主任冯平笑自豪地说,近年来,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幸福新农村建设,建成乡村道路硬底化,增加了停车场、多项健身运动器材、农家书屋、宣传栏,以及饮用水设施设备等,让绿护屏客家村“脱胎换骨”。绿护屏客家村原坐落于圭峰山上。从登圭峰山的路往上走,来到圭峰山海拔300多米高的地方,有一片相当开阔的平地。那里绿树蓊郁,碧水环绕,风景十分优美。
据了解,绿护屏客家村的先祖于道光八年,从斗门县香山带领家眷游览圭峰山,看中圭峰山与叱石顶之峰山清水秀,从此安居此地。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蔗、水果、山茶等为正业,以采药为副业。圭峰山云雾茶闻名国内外,村民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1957年绿护屏客家村村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支持国家水电业发展建设,让出大部分山林和农田耕地给政府,成立圭峰茶场和修建两座水库(一级水库和二级水库),兴建龙潭水电站。”冯平笑说,水库和电站建成营运后,村民的房屋、农田耕地遭受湖水的淹没,土地不能耕种,村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基于此,1972年绿护屏客家村从圭峰山顶搬迁到山脚龙潭水电站旁边的莲花山(鹊坑)建立新村。
绿护屏客家村目前有25户人家共150多人,因为全村宅基地和耕地总共才90多亩,因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一些较年长者在家务农,种些瓜菜、水稻等农作物。村里最有特色的是至今仍保留着的客家泥砖屋和浓厚的客家方言。“1985年,我从古井镇嫁过来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是泥砖屋。除嫁进来的妇女外,村里人都姓欧。”冯平笑说,当时,整个村子从山上搬迁到山下时,村民获得了政府的移民补偿款,这些泥砖屋就是用补偿款统一建起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只有几户人家是住楼房。到了2000年后,村民赚到了钱,村里的楼房才越来越多。去年,江门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村里又拆了10多间存在安全隐患的泥砖屋,现在村里只剩下3间泥砖屋了。仅存的泥砖屋,就显得特别珍贵,成了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B石涧客家村:
泥砖屋依山而建,很有韵味
第二站,离开了绿护屏客家村,记者前往位于石涧公园附近的石涧客家村。在村口,记者发现有很多市民前来装山泉水。他们带着大大小小的塑料瓶、塑料桶,或摩托车拉,或小车运。
“我喝这里的山泉水20多年了,每隔两天就会上山取水。”前来取水的梁先生告诉记者,用山泉水做饭、泡茶比较香甜。他的孙子今年13岁了,也是喝这里的山泉水长大的。记者看到,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就有10多位市民前来排队接水。
在“石涧故事”老板张先生的带领下,记者进入村内。“石涧客家村目前有56户人家、58栋房子。村里的客家人过去是从鹤山、新兴等迁来的,以割山草为生,泥砖屋都是泥墙瓦顶四口朝厅结构。”张先生介绍说,石涧客家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全是泥砖屋,依山而建;横巷直巷,迂回曲折。这是客家聚居村落的特点。如今年龄在40岁以上的村民,一般都有过住泥砖屋的经历。
走到村的尽头,来到80多岁的村民陈玉莲的泥砖屋家里。尽管当天最高气温达36摄氏度,但她家里很凉快,连风扇都不用开。陈婆婆说:“住泥砖屋好处是凉快很多,也舒服。现在盖的新房子很漂亮,但感觉就没有泥砖屋那么凉快。”
陈婆婆19岁从杜阮嫁到石涧客家村,与丈夫的父母、兄弟合住在一间泥砖屋里。“一个家庭怎么也得有自己的房子,现在住的泥砖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起来的。”陈婆婆介绍说,泥砖一般是9月或10月开始制,11月就可以用来建房了。“做泥砖的泥是从田里来的,加入适当数量的干稻草,这样做成的砖,干后就不会裂开。泥砖制好干后,就可将它担回家建房子了。大家你帮我,我帮你,互相帮助将房屋建起来。”陈婆婆说。
“泥砖屋虽然平凡,但它点缀在圭峰山的各个山谷里,很有韵味,尤其是什么都现代化的今天,它愈来愈吸引不少都市人的眼球。虽留存不多,但它有旅游价值,同时具有客家民居、客家历史研究价值。”张先生对记者说,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客家泥砖屋也将逐渐被钢筋水泥屋所取代,且日复一日消亡着,这也是我们所担忧的事。
C同和客家村:
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
第三站,走进同和客家村。沿圭峰山西入口进入,大泽同和客家村豁然出现。同和客家村山清水秀,田园风光很美,为炎热的天气注入了一丝清凉。
同和客家村坐落山坡上,远远望云如虎伏地,虎爪张开,环抱村庄,因此取名叫虎爪村,解放后改称同和客家村。刘、温、李、郭、吕、占等姓先祖,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鹤山。清道光年间,他们的家族后人由鹤山鹤城、共和、小官田等地的客家村迁此立村。
客家村民风纯朴,不同姓氏的人和平共处,团结友爱。村民以种水稻和瓜菜为主,兼种柑桔、甘蔗等。据村民李弄章介绍,以前村里几乎全是泥砖屋,外面的姑娘都不肯嫁进客家村。如今,随处可见新建的楼房,一条宽阔的水泥大道直通村内,很多村民买了小车,村容村貌大大改善。近年来,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开发,同和客家村变成了“世外桃源”,客家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穷苦的本地客家郎娶到了不少外来媳妇。
“同和客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全村共有1200多人。除了部分外来媳妇外,其他都是客家人。”李弄章说,有泥砖屋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但现在住在泥砖屋的村民不多了。不过,这些破旧的房屋却成为漫长岁月的见证。在李弄章的带领下,记者走访了同和客家村,虽然没有客家独有的围屋建筑,但留存着的泥砖屋和新建的小洋楼交相辉映,也颇具特色。厚重的黄泥砖墙,与婆娑的绿树相映,成为独特的风景。
据李弄章介绍,同和客家村的泥砖屋大多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建筑形式,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这些平房式的泥砖屋,泥砖中掺着稻草,互相之间不密集,冬暖夏凉,居住舒服。泥砖屋的墙脚有的用石头砌成,有的用青砖砌成,作用是预防水浸。泥砖屋一般只建一层,高约4米,很少有超过两层的,因为如果建得太高就不够稳固。这种房屋的优点是夏季凉快,缺点是春季潮湿。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谭国基
新闻推荐
“平安通”为长者、残疾人保平安 累计服务逾19000人,为兜底对象提供服务达50.33万次
解读“360”,寓意一年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还寓意着提供居家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安全情况、财产安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