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柑5.0种植法”对农药说“不” 柑农运用新农法,以生物活性剂代替农药,效果显著
陈小青说,转用5.0种植法半年后,感觉柑果表面更有光泽
寻找乡村振兴新势能
·羊城晚报全媒体南粤镇村行·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2018年,江门新会陈皮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66亿,成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但去年和今年连续爆出的广东某著名品牌陈皮零食重金属超标,让人们重新注意到了长期笼罩在陈皮产业头上的农残、重金属等“阴霾”。记者了解到,为了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新会双水的一部分柑农运用一种以生物科技活性材料为基础的新农耕方式,彻底摆脱对农药、杀虫剂等的依赖,所产的陈皮口感更为醇香,价格也更高。
推广绿色种植应对新规
根据江门市新会区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区新会柑种植总面积已达10万亩,种植户5000户,全区全产业总产值达66亿元。产值飙升的背后,得益于新会柑产量的常年丰收,目前,新会柑果的年产量已超过10万吨。但由于新会柑的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弱,虫害一旦发作,新会柑势必减产。新会某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欧先生说,为保产量部分农户往往习惯于使用杀虫剂去控制病虫害,尤其是在挂果阶段用药更甚,最后造成柑皮重金属超标。此外,反复使用农药、杀虫剂,将对土壤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今年5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新会柑皮含茶制品)》规定,铅的含量限制在3.5mg/kg,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茶叶的规定。相关法规的出台,向滥用农药“亮红牌”。新会柑种植户们如何应对?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介绍,新会正大力发展绿色标准化种植,农产品安全示范面积10000亩,无公害生产面积70000亩,绿色生产面积10000亩,有机种植面积1250亩。
在新会现代农业新会柑休闲区,远远就能看到一片片黄色或蓝色的黏虫板挂在柑树上,围着柑园还安装了物理杀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夜间守护新会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利用黏虫板、杀虫灯等物理手段防治虫害,以取代杀虫剂,“光黏虫板全年就要用60万张”。
不用农药恢复生态平衡
而在新会双水,农户陈小青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运用新的农法去种植新会柑。
来到陈小青的柑园,记者见到园里散养着不少走地鸡。陈小青说,这证明柑园里没有打农药,“用了农药是养不了鸡的。”据了解,陈小青运用的是由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广州牧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会柑5.0种植技术”。该技术指导人刘伟清介绍,“新会柑5.0种植技术”的核心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以植物精华活性材料等生物活性剂作为营养物质及防虫物质,全程不用农药、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能够防治病虫害、恢复土壤活力,增强柑树抗病虫害能力,让整个种植生态恢复平衡,达到零农残、零重金属、零抗生素、零激素、零转基因的“5.0”效果。
使用该农法的农户陈伟忠展示了两桶手感滑腻的水剂。他说,这些就是植物生态护剂。刘伟清介绍,这些生态护剂成分包括从众多生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利用气味等方式来防止害虫附着。”陈伟忠说,这些护剂每隔十多天就要喷一次,人工虽然繁重,但胜在无毒,“喷的时候我都不用戴口罩!”而且比传统的杀虫剂效果要好,“喷了3个月之后,害虫不见了,柑树上原本的青苔慢慢退了,叶面没有了原来使用农药时残留的黑点,柑果表皮也很有光泽。”除了护剂外,新农法还要使用一些土壤生态修复剂对土壤进行管理。记者看到,这些土壤修复剂列明的成分包括山茶油鼠李糖脂、山茶油基蔗糖酯、改性油鼠李糖脂,都是一些糖酯类生物活性剂,“这些是用来取代农药的。”
“5.0”农法 陈皮更香甜
最早使用这一农法的农户利源和,已经尝到了甜头。自从2017年中改用了新农法后,“红蜘蛛等虫害基本不见了”。2018年,利源和的柑园亩产达到4000公斤,是2017年的4倍,柑果经过SGS授权机构的检测,194项农残及5项重金属检测全部为零,“已经达到了出口的标准。”
利源和给记者尝了一杯用去年新皮泡的水。未泡水的新皮弥漫着一股清香,表面比市面上的陈皮更光亮,泡水之后清香依然,而且口感比以往记者尝过的陈皮水更为清醇、更甜,“这就是零农残、零重金属的效果。”利源和高兴地说,由于去年产的柑质量好,采购价也较高,“陈皮收购价每斤5元至6元,比市场价高一半以上!”
刘伟清说,目前在双水有200亩柑园使用“新会柑5.0种植技术”,不少之前在观望的柑农都表示明年转用新农法,“希望这种绿色生态环保的新农法能在新会大面积推广。”
新闻推荐
区纪委监委 用好用活“葵乡清风”平台 鼓励“大家讲” 让学习变为“互动式”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奕维通讯员/新纪宣)新会区纪委监委坚持落实纪检监察系统全员培训,用好用活自办的“葵乡清风”纪检监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