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聚发力新会柑茶产业 绿色环保 实现双赢

江门日报 2019-07-26 08:49

扫描二维码 看相关视频 生态种植,保护土壤。 工人们正忙着给小青柑填茶。 新会区金骏柑果环保处理中心把新会柑果肉制成有机肥料,实现循环再利用。 小青柑填茶后便进行低温烘焙。

民营经济是江门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民营经济发展得到国家的充分肯定,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很多措施,有效促进了江门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江门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大批优秀的江门民营企业家成长起来,他们努力拼搏,勇于创新,办好企业,服务社会,为江门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树立奋斗者的形象,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为江门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本报与广东华兴银行江门分行合力开设《为侨乡民营经济点赞》栏目,报道优秀的侨乡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故事,折射侨乡民营经济的发展,敬请关注。

新会三江镇官田村,4.5平方公里的一个普通村落,却有新会柑种植面积近千亩,新会柑生产企业8家,新会柑环保处理厂1家,形成了新会柑种植、加工、环保处理等陈皮产业循环生态链,由此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其中,江门市新会区合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益生态农业”)自2015年成立至今,以创新者的姿态为新会柑茶领域注入新鲜血液,线下发展逾两千家代理门店,产品远销北京等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土生土长的“柑柑好”也随之脱颖而出,成为走出新会、声名鹊起的柑茶类品牌。

文/江门日报记者李玲玲陈倩婷图/陈倩婷

A

打造品牌以市场需求带动生产

随着新会陈皮产业竞争越演越烈,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推动产品走向国内市场?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命题。面对发展瓶颈,不少企业想到了以“新”破局。近年,一款名为“柑柑好”的柑茶类品牌以其年轻、时尚的定位而走红。

近日,记者来到该品牌位于新会三江镇官田村的生产基地——合益生态农业。7月初,正是采摘头采小青柑的季节,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于加工小青柑茶,清洗、挖肉、填茶、烘焙、打包。最吸引眼球的是,在打包环节中,工人们给小青柑茶插上了一根小棍,外观酷似棒棒糖,十分可爱。合益生态农业创始人钟汝雄介绍说,该款产品名为“棒棒糖”式小新柑,设计的理念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携带和饮用,目前已成功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据了解,除了“棒棒糖”式小新柑外,“柑柑好”还研发了新会陈皮茶“小饼干”等造型新颖的产品。同时,在新会柑茶的种类上,“柑柑好”也做出了多种尝试,让柑皮与白茶、红茶进行搭配,突破传统柑普茶的局限,衍生出多种新会柑茶类产品。钟汝雄说:“"柑柑好"以创新者的姿态闯入茶行业,年轻、时尚、品味的品牌定位改变了以往传统茶行业严肃厚重的风格,在产品外观包装、文案设计方面追求创新,意在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紧贴消费者需求,紧跟市场发展步伐。走访过程中,记者还留意到,这边生产车间还在紧张地进行加工,另一边“柑柑好”的运营团队便在网上发布了“召集令”,逾10万斤的头采小青柑茶即将发货到国内30个城市的代理门店,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无缝连接。据介绍,“柑柑好”自有庞大的销售团队,自主发展各级代理商、经销商,截至2019年2月,全国各地有超2000家门店销售“柑柑好”柑茶。

钟汝雄说:“以前种柑的人多,但是做市场的人少,柑农们等着供销社上门收购,销路窄,柑多到卖不出去,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必须要打开市场,通过市场去带动生产。”

为了打开市场销路,“柑柑好”甚至开启了双品牌的发展模式,把产品卖到了首都北京,成为了北京老字号吴裕泰、百年茶庄张一元、铁观音领导品牌八马茶业、京城名片老舍茶馆等知名茶企的柑普茶指定供应商。

以品牌驱动市场,以市场需求带动生产。钟汝雄说:“未来随着市场升级,消费群体成熟,品牌效应会逐渐发挥作用,有影响力的品牌、行业龙头将成为行业的标杆,带领行业走向规范化,促进产业继续健康发展。”

B

绿色环保形成循环生态链

“抬头望见公式子塔,低头摘下新会柑”,这对于在官田村长大的钟汝雄来说,那是珍贵的儿时回忆,因此他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在种植过程中也十分注重保持生态平衡。据了解,官田村位于银洲湖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理位置优越。该村所在的三江镇,众多河涌经过堆积而成的土地异常肥沃,最适宜种植农作物,新会柑种植历史相当久远,是新会陈皮的传统产地之一。

为保护家乡的土壤,钟汝雄采用生态种植法,他介绍道:“每年5月、9月果园埋施有机肥料,选用花生枯、豆瓣、麻枯制成有机肥料,从源头上确保种出无公害的新会柑。此外,果园禁止使用除草剂,采用最原始的人工修剪法,按照每棵果叶比例不少于60:1的最佳比例进行修剪,以保持果树通风透光。”

不过,对于钟汝雄来说,最苦恼的是果肉的处理利用问题,这也是整个陈皮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他说:“果肉也是一种资源,可变废为宝,制成有机肥料,实现循环再利用。但是,如果企业自己出资购买相应设备,自主研发果肉循环利用,成本太高,会对小微企业造成较大的经营压力。”

直到2017年,新会区金骏柑果环保处理中心进驻官田村,钟汝雄的难题才得到了解决。如今,合益生态农业所有的果肉都回收到该中心进行处理,制成有机肥料,实现循环再利用,形成了循环、环保的生产链。新会区金骏柑果环保处理中心负责人吕锦师告诉记者:“陈皮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果肉的环保处理势在必行。金骏柑果环保处理中心正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三江镇作为陈皮产业重镇,未来发展前景大好,而有着得天独厚地缘优势的官田村,近年来随着各类功能企业的进入,让官田村逐渐形成了从生产、加工、销售等集聚效应,所以,我们首先选择了在这里建厂,让官田村的陈皮产业走在了行业环保领域的前头。”

绿色环保生态链的形成,无疑让陈皮柑茶生产企业和果肉环保处理厂家实现了双赢,是三江乃至新会陈皮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正如钟汝雄所说的,这样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环保企业的进入,完善了地方产业链的配套,降低了生产企业的环保处理成本,双方合作,利用对方的功能,形成联盟式的生产模式,既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当地的产品质量。目前,三江镇内形成这样环保、循坏生产链的地方并不多,应该多加推广,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C

企业集聚

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陈皮小镇

随着新会陈皮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目前新会陈皮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受欢迎,各新会陈皮企业也在瞄准国内市场。钟汝雄在抢占国内市场的过程中,激烈的行业竞争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说:“目前国内市场对新会陈皮产品的需求很大,单靠一家企业远远无法满足,而目前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并不利于品牌形成,甚至造成部分企业的生存困难。”

钟汝雄告诉记者,合益生态农业每年的产量约60吨左右,以“柑柑好”在国内市场的畅销程度,这样的产量远远不够,而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柑柑好”的仿冒品牌,企业之间形成恶性竞争。钟汝雄认为,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吸引了大量企业涌入市场,导致市场出现混乱,这是无可避免的。目前新会陈皮产业还未形成影响力大的品牌,以及龙头企业,产业发展缺乏标杆,新会的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一起打造具有形象力的品牌,企业之间互相合作,减少恶性竞争,实现双赢。

“企业集聚,相互之间发挥功能互补的作用,有的企业重点做市场,有的专门负责种植,有的主要做加工,大家分工明确,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同时,也更有利于以地区为单位共同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在各大新会柑种植区中,三江约有2万亩种植面积,五六十家生产企业,产业配套比较完善,十分适合这种企业自发形成的抱团发展模式,让生产、加工、研发、处理、销售等经营主体发挥各自的功能,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企业自己的运作把三江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陈皮小镇。”钟汝雄说。

新闻推荐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换届 岑伟斌当选会长

江门日报讯(记者/钟珍玲)7月15日,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召开第六届会员第一次大会,总结了协会三年多以来的工作,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