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江门日报 2019-07-17 08:23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宣泄不良情绪,为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拔草施肥,这才是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新会区大泽镇大泽初级中学郑银珍

相传在远古时候洪水为患,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塞筑堤的方法,结果不但没有治好水,反而让水患更严重。鲧的儿子禹接班后,采用宣泄疏导的方法,最后战胜洪水,后人尊称为“大禹”,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方法,给我很大的启发,它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的稳定性较差,情绪波动较大,极易被一些不如意的事所影响,从而出现悲观、冷漠、暴躁、焦虑等情绪。同时,又由于自控能力差,容易被不良情绪影响行为,出现诸如厌学、焦虑、违纪、顶撞等行为。这时,教师如果习惯性地采用“堵”的方法,机械地用校纪校规要求学生“不能这样做”,学生的不良情绪“潮水”只会越堵越厉害,最后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对于洪水,大禹治水时就取用了“泄”的方法。我们在对待学生不良情绪上,同样可以取用“泄”之法,帮助他们宣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泄之有道

要让学生宣泄,首先要有宣泄的渠道。作为教育者,要向学生提供多种宣泄的渠道,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1、热爱学生,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据中小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初中生出现烦恼和问题,最愿意沟通的就是同伴和同学,再次是网络,教师和父母通常被排在靠后的位置。因为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及年龄的差距,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立着一道闸门,而打开这道闸门的钥匙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缺少学生的信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就会有障碍。如何才能做一个学生信任的教师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平时工作中,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不但学习、生活上细心关怀,还要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把自己在解决学生问题上碰到的麻烦和盘托出,告诉学生,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和阻碍等。多和学生谈心,与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了爱与信任,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2、设立多种途径,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在遇到不良情绪的困扰时,能首先想到教师,在学生心中形成“有问题,找教师”的观念。每一所中学都应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时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遇到烦恼时,可以到该室咨询。可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等现代网络聊天工具,开展学生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由于网上心理咨询活动是间接进行的,避免了某些话题因面对面的尴尬而难于启齿的情形出现,便于学生消除顾虑、敞开心扉。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心理健康调查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实现行为自律、形成健全人格。这样做,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让学生感到教师无时无刻在他们的身边。

泄之有法

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介绍几种常见的宣泄方法:

1、深呼吸。在学生遇事紧张不安时,我们要教会学生,用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最好选择安静的环境,自然站立,深深吸气,再慢慢地呼出。这样重复几次,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紧张情绪。

2、大呼、大哭。遇到特别悲伤、特别愤怒的事时,不宜让学生压抑悲伤或迁怒他人。最好的方法便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这样极悲和极怒的情绪就容易得到缓解,不会因此而做出过激行为。

3、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心理学家研究,优美和谐的音乐能缓解焦躁、烦乱、忧郁、恐惧等各种不良情绪,并能陶冶性情,养成良好的性格。用音乐拨开不良情绪的阴霾,还学生心灵以明净的天空。

泄之以“移”

教育家夸美妞斯说过一句话:学生的心灵是一片荒野,我们清除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上庄稼。宣泄不良情绪只是一时的缓解方法,要想让学生彻底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就必须在学生心灵上撒下健康的心理种子,让它长成大片茂盛的庄稼。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积极健康的情绪之上,教育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对待人生。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对不良情绪有完整的认识。同时,通过换位思考,认识他人,学会人际沟通,了解他人的感受,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宽容他人的良好性格。

俗语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初中生所遇到的不如意事绝不会比成年人少。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宣泄不良情绪,为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拔草施肥,这才是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新闻推荐

想到老母亲,逃亡18年杀人嫌犯“扛不住”自首

新快报讯记者李红云通讯员肖苑琪报道江门一名嫌犯杀人后逃亡18年,在警方锲而不舍的追逃高压态势下,最终自首了。2001年8月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