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零山火背后的深情守护秉持责任与担当,云勇林场人与村民共织防火网守卫“生态绿肺”

佛山日报 2019-07-10 07:31

云勇林场工作人员在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防火视频监控中心监测整个林场。云勇林场工作人员定期到森林防火基地检查消防设备。云勇林场森林防火基地内的多功能消防车。云勇林场内设立的森林防火语音播报杆。

文/佛山日报记者刘嶒图/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

七月的云勇林场,苍翠静谧,景色宜人。

在寸土寸金的珠三角,这座3万多亩的林场被誉为“珠三角的塞罕坝”,这里生长着520多种植物,森林蓄水量达512万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绿肺”。不为人知的是,这座建场60余年的林场,已40年不曾发生过山火。

每周演练、每日宣传、智能监控、应急分队……事关防火,事无巨细。小到一个烟头,林场人都要按“标准动作”处理。在云勇林场这片深绿里,有林场人立足岗位的责任和担当,也有周边村民对林场的守望相助。在这张林场人和村民共同织就的安全防护网中,云勇林场自1978年至今40年无山火的纪录仍在延续。

细心守护:

处理烟头都有“标准动作”

青山滴翠,瀑飞林间。地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季候区的云勇林场,全年潮湿温润,尤其清晨或雨后,整个林场都氤氲在一片水雾中,村庄与森林在其中若隐若现。

“天气潮湿多雨,因天气干燥自燃起火情况很少。”云勇林场场长苏木荣分析,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南方林场火灾多是人为引发,因此林场消防安全工作多以预防为主。

火灾预防工作在林场建设之初便拉开序幕。立于林场主峰鸡笼山顶,放眼远眺,只见林海层叠,随山风云雾掀起阵阵绿波。然而细心留意便可发现,在这片林海中,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将林海分割成数个块状区域。正是这些高度可达30米的荷木,发挥着重要的防火阻隔作用。

“荷木树身高大且含水量多,树里有一种不易被烧着的介质,很适合做防火林。”苏木荣说,林场一早便规划建设防火林带,目前整个林场防火林带总面积3300余亩,长达150公里,有效发挥着防火阻隔作用。

在做好林带规划之余,提升森林防火意识至关重要。早在上世纪90年代,扎根林场的知青林伟基借“送电影下乡”契机,在放影时适时加入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类纪录片,向周边村民普及防火和环保理念。

如今,林场与时俱进,将“送电影下乡”变成“消防车进村”——每天林场消防车都会开进周边村庄,在村中流动语音播报,提醒村民注意防范火灾;而在林场内部,更是随处可见滚动播放的语音播报杆、LED大屏幕和提示语。

常年的防火宣传,让林场人和周边村民形成极强的防火自觉性。关于烟头的细节,便是最生动的体现。早些年,林场职工将吸烟整理出一套“标准动作”:吸完烟后,用镰刀在泥地上挖一个小洞,把烟头放进去,然后倒点矿泉水或吐点口水,再用泥土覆盖并踩上几脚。如今,林场明令禁止场内吸烟。而在场外,附近的甘蕉村、云勇村等村庄已无随地丢弃的烟头。

今年清明节期间,林场外来人员每日多达上千人,除了游客,其中不乏前来祭祀拜祖的村民。林场防火办主任李少荣留意到,不同于早年间带着烟花爆竹,今年村民无人携带任何可燃火种上山,而是改捧一束束鲜花拜祭。看着远处逐渐和林场融为一体的村民,李少荣笑得很欣慰。

装备升级:

从两人抬半小时到背上机具就跑

广东人喜食蜂蛹,秋冬蜂蛹肥美。由于林场对外开放,总有少数人伺机偷闯云勇林场,“火攻”蜂巢以得蜂蛹,引发山火风险极大。黄蜂多为夜晚回巢,因而“火攻”也多发生在夜晚,火灾风险更大。每逢此时,长期和外来人员斗智斗勇的苏木荣都颇为头疼。

彼时,苏木荣的应对之策便是加强防火宣传,同时增加夜晚值班护林员的巡逻频率,以此降低山火风险。苏木荣总结出一个窍门:“若是三更半夜见到路边有车停驻,多半是来偷野生动物或者烧黄蜂,得盯住他们!”

如今,随着林场防控升级,这一窘境已逐渐成为历史。在场部二楼的24小时防火视频监控中心,记者见到正对门的8个液晶显示器占据整面墙壁,加上门左侧两个大显示器,工作人员只需坐在监控中心,便可将林场实时动态尽收眼底。

2014年,林场对场内监控设备进行提升,由原来普通监控升级为微波无线传输设备,较之以前更清晰、控屏范围更大。目前,整个林场设有6个监控点、10个摄像头。“还要扩大范围、升级设备!”李少荣告诉记者,接下来林场计划将监控摄像头升级,升级后的监控设备将更智能,可感应烟火并及时发出警报;此外,林场今年计划采购2台无人机,“可第一时间发现现场情况,加快处理火灾和地质灾害等情况。”

距离监控中心约3公里处,是2018年新投入使用的林场森林防火基地。在基地仓库一侧,一辆崭新的森林消防车吸引眼球,仓库的货架上则整齐摆放着全新、专业的扑火机具,其中不乏国外进口的先进机具。

基地防控的升级为扑火带来直接利好。“以前背着60多斤的风机上山,路都没法走,起码要两个人抬,上主峰最快都要半小时,如果真有险情一来一回很耽误扑火。”林场养护股股长冼杆标回忆,之前林场扑火机具以阻燃拖把和风机为主,沉重、不方便,如今基地装备大多属于便携机具,“背在身上像背个背包,扑火时快速、便捷!”

责任担当:

守护“绿肺”人人都是“森林卫士”

职工们身着升级后的防火服,带上专业扑火、救援工具,在基地前的空地或一旁山林进行实战演练,这是林场每周都会上演的一幕。“要求工具全部搬出来,每个职工都必须掌握其使用方法,就像真正上火场扑救一样!”李少荣总是如此向职工们要求,在他看来,无论男女,只要身在林场,就要发挥主人翁精神,担起“森林卫士”的职责。

在林场内参与防火演练培训,除了林场职工,还有一支特别的“森林卫士”队伍。2018年,高明甘蕉村、鹤山云独村,林场“一头一尾”这两个村庄各自组织15人共30人,自发成为林场“应急小分队”,即林场森林火灾扑救预备应急互助分队,分队成员多为两个村庄内的青壮年。

“当时听了林场的培训,村里适龄青壮年个个争着加入分队。”甘蕉村村民小组长伍文芳说,林场一直会不定期走进周边村庄,开展防火讲座和培训,将防火知识送到村民身边。村民们都深知“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道理,现在外出打工的人增多,留下来的人更要好好担起守护森林的责任。

家住甘蕉村村头的何丁香已年近70,看见村民小组长和林场职工一行经过,熟稔地打起招呼,这正是林场职工数十年如一日做好“内政外交”的成果。冼杆标告诉记者,几十年来,除了护林,与周边村民建立良好关系,让大家认识到护林的意义,共同管护好山林,也是职工们的工作之一,“我们把村民当作邻居,现在一有风吹草动,邻居们都会即刻告知我们。”

伍文芳表示,现在村民的防火意识都非常高,像早年间在田间烧禾秆、烧稻草等现象早已不复存在,一律改为填埋处理,村民们早就把爱护林场根植心田。“甘蕉村与云勇林场紧紧相连,不管是村里的土地还是林场的森林,早已不分你我。”

在伍文芳的背后,建场60余年的云勇林场,青山林海一如既往,焕发着迷人生机。

新闻推荐

霸王花大丰收

鹤山市桃源镇中胜村元岗霸王花场,满眼都是争相开放的霸王花。工人正在田里采摘霸王花。工人对霸王花进行分切。分切好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