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残疾人工作17年,获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阮美兰:做残疾人的“知心人”
在阮美兰的推动下,江门多项残疾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通讯员供图
获表彰后,阮美兰表示将继续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通讯员供图
个人简介
阮美兰,女,中共党员,从事残疾人工作已经17个年头,她务实创新,先后研究出台多项助残政策措施,推动江门多项残疾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曾获得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五”期间全省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先进个人、“十一五”期间江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参加第十三届、第十五届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江门市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近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192名受表彰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有一位来自江门的身影,她就是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综合科科长阮美兰。作为江门唯一受表彰的公务员,阮美兰从事残疾人工作已有17个年头,其间她研究出台多项助残政策措施,推动了江门多项残疾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她视残疾人如兄弟姐妹,以帮助残疾人为乐为荣,她的无私奉献和真诚付出感动了许多人,残疾人把她当作“知心人”。
在获得表彰后,阮美兰说道:“这是一份十分光荣和神圣的荣誉。对于这份荣誉,我不敢有丝毫自满,我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对得起这份荣誉,对得起人民群众对我的期盼,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地继续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创新残疾人托养服务
推动江门残联工作实现多个全省第一
阮美兰从2002年起开始从事残疾人工作,长期负责残疾人康复、托养、教育、社会保障、宣传文体等业务。由于任务重人手少,阮美兰常常超负荷工作,但她没有丝毫怨言,反而以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精神,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
在平时与残疾人的交流中,阮美兰发现,托养服务是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庭最迫切的需求。于是,她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并开始思考如何推进残疾人托养机构规范化发展,提高服务供给能力,让残疾人得到更好的托养服务。在阮美兰的带领下,2011年,江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政策,并在2013年底成功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为残疾人提供了更规范的托养服务。
同时,阮美兰还抓住江门市委市政府推进“大民政”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的契机,带领开展社区日间托养服务网络建设,在全市各镇(街)建成95家社区康园中心,每年为近2000名有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等综合性服务。
此外,在阮美兰的推动下,江门市残联联合原市质监局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于2017年在全省率先出台残疾人托养服务领域首个服务标准———《江门市残疾人社区日间托养服务标准》,又联合财政局实施与经费配套挂钩的社区康园中心星级评定机制,大大促进了全市社区康园中心服务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先行先试残疾人居家服务
全市1.3万人次重度残疾人获“四居”服务
针对重度残疾人的特殊需要,2013年阮美兰先行先试,整合利用社保“家庭病床”和残联“康复救助”“托养救助”等政策资源,指导江门三区四市残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重度残疾人足不出户,享受由专业医疗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提供的居家康复、居家托养、居家无障碍改造、居家职业训练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走出具江门特色的残疾人居家服务之路。据市残联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共有1.3万人(次)重度残疾人得到“四居”服务,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为了帮助残疾人改善身体功能,2006年阮美兰主持制定了江门市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至今先后2次修订,不断加大救助力度,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难问题。阮美兰还积极搭建服务网络,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开展指导,每年举办康复技术培训班,提高基层业务水平。
近五年来,阮美兰牵头基层残联组织了“光明列车江门行———白内障复明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精神健康服务计划”等康复工程,已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16万多例(人次)。在她的推动下,截至去年底,江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为85.37%,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来,阮美兰先后组织策划了“圆梦互助帮扶计划”“重度和独居残疾人支援计划”等助残项目,连接社会资源、筹集社会捐款50多万元,为170多名重度残疾人家庭和独居残疾人提供护理用品配送、实现“微心愿”、接送和短期照护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照护、社交等方面的困难。此外,2014年以来阮美兰持续组织实施精神健康服务计划,为1.3万人(次)精神残疾人及其家属举办40期精神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和家庭护理讲座,10期大型文娱康乐活动。
家住江门的精神残疾人阿雄正是受惠者之一。阿雄曾经因无法与人沟通交流,经常到处流连在街上捡垃圾。在一次走访中,阮美兰得知了阿雄的情况,马上联系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把阿雄送到康怡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中心接受训练,并经常走访慰问阿雄。通过训练后,阿雄逐步康复,不仅学会做点心,还大胆地走上舞台表演文艺节目。“看到我弟弟能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我很开心,也很满足,感谢残联对我们整个家庭的帮助!”阿雄的大哥说道。
发掘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
曾挖掘李汉华、刘辅梁等“璞玉”
1995年,年仅13岁的李汉华意气风发地站在了全国青少年游泳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却不料四年后自己竟因意外高位截瘫,从此饱受病痛和内心的折磨,甚至对生活感到绝望。以往的阳光少年一下子变得异样沉默自闭,李汉华躲在家里不愿意见人,害怕被人嘲笑,害怕看见大家异样的眼神。
当阮美兰从报纸上获悉李汉华的情况后,她马上带着医生把他接到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并鼓励他重返泳坛。在阮美兰的关怀和鼓励下,阔别泳池五年的李汉华逐渐走出了完全封闭的自我世界,重拾信心,重新投入训练。在李汉华训练期间,阮美兰不仅关心他的身体和训练情况,还及时帮助他解决家庭实际困难,鼓励他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7月,他被选入刚成立的广东省残疾人游泳队。此后李汉华以坚强的毅力进行训练,并先后获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冠、亚、季军,2012年伦敦残奥会季军等多个奖项。“必须感谢我身边的人,他们比我更坚强,不断地鼓励我,才使我最终选择了坚持。”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李汉华说道。
近年来,阮美兰积极推动全民助残健身,已发掘、培养并向省和国家输送残奥冠军李汉华、刘辅梁等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推动江门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同时,阮美兰还十分注重文化助残,曾先后组织各类助残活动,还组建江门市残联公益读书会、爱咏恒合唱团、残疾人朗诵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残疾人文化活动。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罗韵姿
新闻推荐
睡不好+湿疹,导致5岁小男孩患上斑秃 “秃”如其来,如何打响保卫战?
5岁男孩不幸患了斑秃。医学指导阳忠辉: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博士,在过敏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激光...